发信人: lbj2000626(秋子)
整理人: 41619(2002-01-28 21:08:50), 站内信件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南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谈到了轿车业的几个焦点问题。
一、轿车价格需要再认识
记者:我国入世后,百姓最关注的莫过于轿车的价格。尽管轿车的价格并不是由制造厂家单方决定的,但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您觉得上海大众面对国际汽车巨擘规模经营的强大优势,该如何不断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南阳:过去我们常说轿车价格贵,今天对于轿车价格应该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其一,如果以入世作为一个分界点的话,过去的20年,主要是以吸引投资和国家计划投资作为动力来搞市场经济,在这样的环境下,虽然同是搞市场经济,但当时的轿车价格受到国家的很多保护和影响,价格并不是生产厂家可以决定的。其二,过去我国轿车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想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投资,钱从何来?我国现在三大汽车制造厂无不是靠初期的自身积累逐步发展起来的,譬如大众,今天的资产总额已经是国家当初投资的成百倍,这都是靠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资金积累,滚动发展起来的。因此,当初的价格构成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然而自从轿车用户群从政府转向私人,人们对于价格的呼声越来越高。价格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谈到价格,不能笼统地谈它的高低,还要注意与之密切联系的市场环境、消费群体等宏观、外在的条件。我认为过去的价格制定,承担了很重的历史负担以及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
记者:历史原因应该正视,但历史的惯性在价格制约上是否应该尽快消除呢?
南阳:入世后,我们仍然要发展市场,而且是以消费为主导来拉动的市场经济,这一特性将越来越明显。这也是WTO本身对经济的一种内在推动。随着消费群体的变化,过去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的价格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市场经济,如今要按照新的视角来重新考虑价格的问题。这将是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5年的时间。
记者:现时降低生产成本无疑是扩大轿车价格下降空间的有效手段,在未来一、二年内,大众以及配套厂的成本是否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南阳:我个人认为价格的确定是个互动的问题,是个复杂的构成,不能独立于市场而只从生产厂家来谈。成本竞争力对于各大汽车厂是普遍存在的,国外的大汽车公司也同样面临很大的风险。譬如日本的尼桑刚刚关掉三家整车厂,原因即在于其产品失去了竞争力。入世后,上海大众可以利用许多从前无法利用的世界资源,这会影响成本。上海大众今年的成本风险和10年前的成本风险大不相同。那时车价虽高,若以当量计算,其风险比现在还高。当时的国产化率低,零部件价都很高。现在,我们的帕萨特、普桑、2000型如按照当量计算,现在的成本竞争力比当时还强。成本问题并不是今天碰到的,不是说入世成本要下降,而是一直存在的,现在只不过是更加艰巨。实际上,它也取决于市场对消费的推动有多大。如果三年内市场有较大的增长,我们就不会垮,发展是硬道理。要把成本下降到国际水平,既涉及很多制造业内在因素,但受制于外在的因素也很多。譬如资源问题,从原料、零部件、机械设备,到国家对市场的拉动、数量的增长、批量规模、管理水平等等,能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重组、优化配置,你就能获得一个成本空间。每个企业的解答方法都不一样,效果也会不一样。中国是以发展中国家名义入世的,关税给予一定时期的保护。利用好这段时间,加强实力变得至关重要,要提高技术,增强吸引力。
记者:您估计今年桑塔纳、帕萨特的价格走势会如何?
南阳:我认为桑塔纳(老型号)已经接近竞争平衡点了,现在没有进口车可以把它打下去;2000型经过努力,有一定的空间。其实国内的竞争比来自国外的竞争强得多,我们会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但目前看没有很大的调整希望。我们会继续增加产品的生命力,增加新品种、新设备,提高技术含量。今天的世纪新秀和10年前的桑塔纳是不同的,价格没变但技术含量提高了很多,实际上成本已经下降了。
记者:上海大众不准备打响中档车价格战的“第一枪”,但不能阻止同业会这么干。
南阳:其他整车厂估计会有动作。不管动作多大,我们都会有所准备的。但价格在通常情况下也会调整,即使不是“入世”也会有调整,这是国内竞争引起的正常变化。
二、汽车业搞不好主要是自身的原因
记者:国人对汽车业入世后的前景并不乐观,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作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轿车企业的老总,你如何看待?
南阳:不乐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离汽车强国的差距还相当的大。我们和世界其他大公司在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汽车行业入世后是冲击与机遇并存。入世后国家还将对本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三大汽车集团,进行相应的扶持。机遇并不单单是留给外国人的,我们自己更要把握好。凭借过去16年的积累,如果我们的汽车业搞不好,那是无法怨无尤人的。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信心是建立在这十几年积累的基础上的。
记者:你觉得本土汽车业与外国同业的差距主要在哪儿?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经营管理层面?
南阳:中国汽车业的薄弱,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它没有强劲的市场拉动,这种市场的拉动和整个国家的经济条件有关,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关。早期,我国的汽车以作为生产资料消费为主,而不是作为个人消费为主。以生产资料消费为特点的汽车与老百姓的代步工具,这二者有明显的区别。第二个就是国家消费政策也没有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前的整体消费水平很低,那时的消费政策是依赖于当时的市场环境的,就不可能出台以消费为导向的政策。第三,没有足够的投资和市场也就没办法保证足够的再投入。钱从何来?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甚至每年生产的车型和数量都是有规定的,这造成了汽车工业本身的投入和产出成为一对矛盾。技术开放是要以投入为基础的,世界汽车技术的飞跃是从1960年代开始的,几家大的汽车公司都是那时崛起的,而我们由于种种原因,却落后了。
----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