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影音器材>>音响世界>>随身听专栏

>>CD 机>>索尼极品CD机玩家手记(上)[转载]


主题:索尼极品CD机玩家手记(上)[转载]
发信人: xeon22(o^O^o)
整理人: jackneng01(2002-01-30 13:23:39), 站内信件
索尼极品CD机玩家手记
         --什么是随身听玩家心中的理想CD机呢?

   肯定是索尼牌,喜欢索尼的人就如同情人一样,除了索尼看别的都不太顺眼。玩家心目中理想的DISKMAN,当然是SONY的DE777、DE335这些经典了。可惜最近几年来索尼过于骄傲,97-98年度的CD机故障频出,大大地降低了人们对索尼CD的评价。更糟的是松下借机对索尼发难,以轻薄、小巧、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等征服了顾客。

   据业内人士反映:2000年度松下的随身听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也就是说:松下居然代替了索尼的随身听龙头老大位置。作为WALKMAN的发明人,索尼一定会有“心痛的感觉”,也许还痛到了骨头里; 看索尼还敢目中无人吧! 痛定思痛,索尼决心再度出击:2000年度,索尼开发的新型CD机,以两项超前的重大发明,捍卫了自己的荣誉:

   第一项是G防震技术。

   大家知道,CD随身听特别强调防震。原来的电子防震技术, 主要是内含一个存储器,由于容量的不同,分别有3秒、10秒的防震。原来索尼CD的防震时间是ESP10秒,后来有更好一点的“新生防震”,但是松下的“40秒防震”似乎更得人心,弄得索尼老大不高兴。有心再推80秒防震,但是存储器成本高不说,万一松下又来个“100秒防震”………。看来按原来的游戏规则索尼没有必胜把握。

   果然,新世纪索尼推出了无限防震的G-PRROTECTION技术, 这项防震手段改变了以前DISCMAN的游戏规则,从原来号称3秒,10秒或40秒防震的技术中走了出来,以不用标注时间的“无限防震”宣告了新时代的开始。这样一来,松下就算出了“400秒防震”也不是问题了。笔者实际测试时,狠心用了各种敲、打、击、 拍的手段“严刑逼供”索尼CD机,足足不停地折腾了十几分钟希望让SONY D-EJ815 发出求饶的声音,可是它的歌声依然流畅。看来索尼的G防震确实不是吹的。

   第二项法宝是采用直流变频技术。

   遍观索尼的资料,上遍索尼的网站,也见不到索尼对这项技术的介绍。索尼没有大加宣传,不知是否因为“秘不示人”的关系。本文这里就荣幸地成为“首家披露”的“独门新闻”。原来,我得到的是一台美国版的随身听,包装盒里有一张外语纸片,特别说明索尼的CD机在正常运行的时候会根据运行情况随时改变转速以节省电能,因此运转声会不断变化,望消费者勿以为怪。哈:这不正是国内目前吵得正热的直流变频技术吗? 本技术的使用,使得原来索尼同松下相比出于劣势的几个功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首先是节电。有经验的玩家知道:原来的索尼CD很费电,我一直使用的索尼DE335音质优越,但是一对电池只能听两张CD, 坐一天的火车下来电池要用一小盒。正在寻思松下的CD机一对电池能用几十个小时,牺牲一点音质换一台松下CD,这样一星期也不用换电池了。不过现在的索尼一反常态:一对五号电池,可以轻易用上三十多小时,说明书上特别注明,两对电池一起用,是76小时。跟松下的差不多。这是索尼第一次可以与善于精密制造的松下一比高低,原因就是索尼CD机采用了新型的变频电机,根据CD机光头在不同状态下读取数据的需要而改变CD的转速,从而达到了节省电能的目的。把工作中的CD机移到耳边,您可以听到电机的转动声并不均匀,时快时慢地在不断变化。

   第二个优点是读盘速度快。 读盘速度的快慢,反映厂家技术的高低 。老式的索尼机,读盘速度不佳是有名的:CD放进去,好长时间才出来曲目。选一首歌,您都可以听到光头在哧……哧地费劲移动、呻吟。万一跳了几下,索尼也要找上半天才恢复原位。而且这种读盘速度还影响到了电子防震:我发现我的索尼DE335CD机在十秒防震时的表现很一般,比松下的3秒防震好不了多少, 相信是由于读盘能力不行而带来的负面效果。现在新版索尼CD机曲目搜寻很轻松,很快就可以找到目标,感觉上比松下SL780要快。 有意把曲目锁定为第98首,把松下SL780和索尼D-EJ815都定为完全停机后恢复播放,同时按PLAY键,结果发现几乎刚按下键,索尼CD就开始播放了。

   而松下是等索尼数字走到14秒的时候才开始播放的;把曲目定为2,SL780在D815走到9秒的时候开始正常播放。索尼在读盘速度上的优势确实令人意外。拿SONY最新的顶级机D-EJ925与815相比,竟然发现815的读盘速度比925还快了4-5秒钟。 新索尼还有一个重要的、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故障率:1997-1998 年度的索尼CD简直就是灾难:大量光头的损坏和奇高的故障率,使得索尼CD的消费者和经销商都“谈索尼色变”。因此1999年以后松下随身听以优秀的产品质量,实惠的价格几乎把索尼“赶尽灭绝”。我知道有一家销售商曾经有过松下VS索尼达10:1的销售纪录,这简直是索尼人的耻辱。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