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5eeeee(思念的翅膀)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1-23 17:31:12), 站内信件
|
有时,我想一个城市太发达了也未必是件好事,很多民间传统都没有了。比如烧鞭炮。所以,在一些小城镇,你反而可以感受到在广州没有的强烈的过年气氛。
在吴川,经济并不发达,但是却有著名的吴川三绝。三绝中的飘色在全国来说,只有番禺沙湾和吴川才有呢。
以下是吴川元宵的简介:
(注意:如果你真的要去吴川的话,一定要提前订房,因为有家乡的朋友说,到时所有的房间都会住满人的。)
吴川元宵
吴川市的元宵活动,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最具特色,闻名海内外。
每届元宵节,市内各城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绸布缎条满城飘扬。正月十五开始正式进入元宵活动,传统的内容包括游神、开灯、走菩萨、传年例、放烟花、偷青、看花桥、看泥塑、游飘色等。游神是各片将自己所奉的神扛着游遍各村庄;“开灯”是上年生子者即张一灯笼于村中灯棚之内,然后摆酒席庆贺一番;走菩萨似游神,无顶轿扛一菩萨沿各村、街游行一周;年例亦称“搜捕”,抬着头上包着红布的神像,跟着5个画花脸孔的人,手捧纸船,随着道士逐空搜捕,户主将家内鸡毛、蒜皮之类放到纸船上,道士口中念道:“驱邪出外引福归堂”,后将纸船放到江边烧掉;偷青是在十五晚,年轻女子到田野偷取生葱、萝卜之类青苗回来,象征吉利,常是“夜半归来闻笑语,小姑夸胜得青多”。现在的元宵活动增添新的内容,但许多传统仍保留着。
吴川市梅录镇元宵活动中的花桥、泥塑、飘色被称为“元宵三绝”。元宵期间,梅录镇江桥上,用竹搭一桥棚,布满各种灯饰、鲜花、诗对,故称“花桥”。元宵之夜,人群如蚁涌上花桥摘花观灯,年轻男女还在桥头购买生菜、桔子、薯菇之类,求发财和生贵子。元宵期间,全镇民间泥塑艺人纷纷在大街小巷和邻近村庄,用砖、瓦、泥塑出一百几十套逼真的大型泥塑,以及一批小型案头小品,供人们观赏。这些泥塑内容多取村子传统戏曲、神话故事,以及喜庆风俗的片断。如《西厢待月》、《八仙过海》等,近年来还创作了《黄金时代》、《人民教师》、《财神到》等现代题材作品。泥塑造型优美,塑工精致,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是十分精美的艺术品,闻名全国,被誉为“泥塑艺术之乡”。飘色是集戏剧、杂技、美术为一体的综合舞台造型艺术,它运用力学原理,用钢筋支撑演员,以华丽的服饰加以遮盖。飘色通常由一至几人装扮而成,一般由十一二岁少年担任,每台飘色一个内容。除《穆桂英挂帅》、《哪叱闹海》等历史神话故事外,近年增加不少现代题材。飘色游行是元宵活动高潮,队伍长达数公里,吸引无数游人。
吴川市元宵活动,从十五开始,来自各镇村的飘色队伍轮流游行,至十七达高潮。这几天,来自本市各县、邻县及外地,甚至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纷纷前来观看,整个梅录城水泄不通,每天观众达数十万人。湛江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均播放过吴川元宵的飘色游行活动。吴川飘色队常被请往市区及各地演出,曾在广东省民间艺术欢乐节中获奖。近年来,吴川市人民政府还把元宵活动作为促进民间文艺繁荣与对外经济的活动,节日期间,邀集四方友人前来吴川,共商经济建设大计。
---- 乘思念的翅膀
带真心去流浪
远离这没有爱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