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shleyliu(萤火虫)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5-17 19:35:32), 站内信件
|
师范三年,聪和家人一起咬紧牙关涯了过来。母亲厚着脸皮四处借钱,母亲给别人的承诺就是聪三年后毕业一定会有出息的。这期间聪继续干了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俗语说得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连邻居们居然也都听到一些风声了,看聪的眼神也有些许戒备和异样。虽然家里穷,可是家里人却也没让聪帮忙多干点活,这或许是母亲对聪的将来抱有太大的期望而产生的宽容和溺爱吧。聪在家很少出门,她只是呆在家里,做做家务看看电视。对于邻居们的态度她也就能避则避了,并没有多难受。
在当地,有条不成文然而老百姓心知肚明的规定,子女升学要找个好学校,得求人;子女求职要找个好单位涉及机关的,得求人……这求人首要的是钱,求爷爷告奶奶的,有门路的自然省点功夫,没门路的请人搭线顺藤摸瓜也要找出门路来。
聪毕业那一年,正值国家教委下达文件要求小学教师要大专毕业。以前一位正式的小学教师的工资大概是六七百元左右,这种偏低的待遇使得不少师范毕业生另谋他业,使得代课教师泛滥。教育体制改革后,教师的待遇日渐改善,于是曾一度受人冷落的教师行业重又火热起来。各中小学校因此不得不大力裁员,首先下岗的是一批代课教师,确保由正规途径师范毕业的教师顺利就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偏远地区没人愿意去,大家都使出百般神通拼谁的后台硬往城镇挤。这种奇妙的关系使得有些代课教师最终也留任学校,等待转正的机会。每年的学校招聘指标都是少而有限的,故此每年毕业的时候便是家长们大显神通的时候。
果然,聪家里的没钱没权成了她的致命伤。聪一个小女孩社会经验少认识人也不多,母亲听说她师范在有个同学的父亲是在教育局当差的,便嘱咐聪要抓住这个机会。没钱使母亲不得不抱有一丝天真的幻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连聪心里都明白,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家里是实在拿不出钱去折腾了。等暑假结束,聪这个当初有指标的国家任务生被淘汰了。
母亲最坏的打算是让聪回家乡的小学当代课教师,然而这终究也成了一厢情愿。母亲泼辣好无理取闹,聪脾气火爆性格怪异难以相处,校长不得不考虑清楚,最终是没答应下来。
----
晃晃悠悠,看各版潮起潮落;
嬉笑怒骂,任天上云卷云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