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ollow_yinyin(隐隐)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1-17 12:47:55), 站内信件
|
我是通过电影《花样年华》才知道钟晓阳的,她在《花样年华》的故事大纲里这样写到:“一名冷香端凝的女子,从头到尾被23件花团锦簇的旗袍密密实实地包裹着,却不知道穿在身上的是自己赤裸裸的秘密与深情。”
她的文字总是有种淡淡的忧伤和那种深深地压在骨子里的深情。
在这个深夜,听着窗外沥沥淅淅的雨声,我终于看完《哀歌》的最后一句话:“那时我们真正地成为一体。”看完以后,有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感觉那种漫漫的寂寞、淡淡的忧伤里隐约地透着丝丝的暖意,让你百感交集,无法入眠。
《哀歌》述说的是“我”与“你”之间一段有缘无份的爱情故事。“你”是一个为理想而活的男人,“你”觉得“与其仆仆于陆地之中,不如到海上寻找安宁”,为了追求这种安宁与满足,他放弃了航空公司工程师的职位,买了一条渔船,准备做一个专职渔夫。“你”在“我”的眼里是个海豹一样的男人,“海豹化身的男人是天下间最好的丈夫。他消除你对钱财的贪欲,对死亡的恐惧,给你安宁。但是,纵然你把心都给了他,你也得不到他,留不住他。他还是要离开你,回到海洋去”。“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么也留不住“你”的,属于“你”的世界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属于“我”。而“你”也明白“我”并不适合做一个渔夫的妻子,因而远离了我。
我一直认为钟晓阳的文章是需要细细品味的,适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她的那些若有若无的文字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打动了你:
“与你在一起,在外面吃东西,或买点什么,每次都是你付钱,从来不让我付。无论我如何据理力争,终告无效。那回我买了个小玩意,值十块钱。我身上只有一张二十元的钞票。我拿出来一定要把钱还你。你笑笑说:‘我没得找啊! ’随即把那张二十元钞票接过去,轻轻松松撕作两半,把其中一半递给我,‘哪!找你十块!’我把我那一半用相框镶了起来,挂在墙上,事隔多时,还会指着它,半戏谑地向你说:‘那就是我们的信物!’”
“读到妙处,我们互相念给对方听。后来我说:‘喂,有漂亮的女人,你来不来看?’你忙跑到我这边来。结果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光是四肢着地地趴在地上,就着那昏黄的灯色看报,大概一年之中也没看过这许多报纸。”
“黄昏灰云滚滚,海上吹着大风,我们坐在堤缘的木桩上,没事就朝着史提芬的渔船喊:‘史提芬,五十块钱,一顿意大利饼……’有喝得半醉的渔民,看见我们在叫,也过来凑趣乱叫一通。”
“你握着我的手,如此为我的生存担忧。我胸中忽然充满了一种悲壮之感。我觉得自己甚至可以屹立于末日的余灰之中,安安静静,没有眼泪。”
“我拿了一把常备在家的尤加利叶,放在锅里煮。不多久,微辛的清香漾满空间。我坐在沙发前面的地板上,静静地看着你睡。朝阳把细微的影子,印在你的脸上。你睡得极深。”
“我倚在门框上看着你刮鱼鳞。屋里煮着一锅尤加利叶,一缕清香缓缓飘送出来,经过我身边飘到门外,在半空中懒懒地蟠成一条龙,仿佛是从一个古老的香炉飘出来的,使人觉得眼前的一切,不过是阳光下的一场迷梦。”
“那个客厅十分敞亮,阳光照进来,都照遍了。地上有微微的阴影,却没有阴影的感觉。仿佛只是一种植物的微凉。”
“楼梯口设有一个水喉,工作告一段落,你每在那里放水洗手。你们离去后,门前的小渍,慢慢地也干了。”
“我忽然不知道应该如何生活才好。有时候,我无缘无故地走出去,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或者毫无防备地哭泣起来。”
…………
读着这些句子,你不禁就会想起自己的过往,心里也跟着百转千回起来。于是你会忍不住去读第二遍。
“也许只有山中小径上,远远的一盏寒夜的灯,方才是你心目中永恒的家园。如果是这样,我愿意点一盏岸上的灯,让你捕鱼归来,远远地看见。”
“有一次,你指着一个石头里的黑洞说:‘看那个洞!’就这么一句,并没有其他的话。我无论如何也看不见你所看见的。”
“一生中,有多少事情,其实是发生在梦与醒的交界处。归根究底,世事并无真假之分,只有虚实之分。”
“我曾经在你身上,看见了一切。当时我所看见的,现在我正渐渐失去。”
“世上只有一个你。因为有过你,我与世上所有的女子都是不一样的。”
…………
读到这儿,你难免就会有些惆怅,心里就有些侧然.....
她的文字就是这样,缓慢地流淌着寂寞的气息.无边的寂寞。但是当你看到分手多年以后,“我”从“你”表妹那里知道,“你”的船是以“我”的英文名字为号时,不免的就会跟着主人公轻叹一口气。正如她说的:“能够为了一个心中的世界,将一生抛弃,我觉得是幸福的。”是呵,纵然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玫瑰色,但毕竟有你陪我走过一段路,看着我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