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daphne(黛芬妮keepfit)
整理人: kaiyun.lin(2002-01-13 14:05:11), 站内信件
|
篆--多用在篆刻上,至今我沒有一枚好的印章,所以也不敢枉下結論
隸書--的出現,是為了因應日益繁複的文書處理。為適應快速書寫的要求,
隸書寫起來比篆書方便很多,為後代子孫節省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這种男人适合做會計師,認認真真、小心翼翼、恭恭敬敬,還是挺煩人的,但是婚姻不會出軌,嫁給他也算是買了一世保險。)
楷書--是在漢朝時以隸書字體作楷法加以改進的書體,今人稱之為正楷。
由於楷書寫起來又比隸書方便,因此漢朝人民都採用它以適應實際生活的需要;
楷書至唐代大盛,書家如顏真卿,以雄健恢弘的氣勢獨樹一格,影響後世甚鉅。
(寫得好和寫得差相距太遠,相信大部分男人都是楷書,真正雄健恢弘的倒也不常見,大學府里那些知識淵博又不流于刻板的男人算的上是正楷,哦,做做高級工程師也算是寫得不錯的楷書)
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方不如隸書,圓不如篆書,換言之就是楷書
的變體,因寫起來像人行路,故稱行書。一般認為行書起於東漢劉德昇,至魏初
鍾繇稍變其異,二王造其極,行書乃大行於世。行書寫起來十分方便,能達到赴
速應急的目的。歷代有名的行書作品多如恆河沙數,而尤以東晉王羲之的「蘭亭
序」為第一書蹟。
(這樣的男人讓有點根基的女人喜歡,雖然驕傲還是看得明白。女人是有刻苦好學精神,對于她不甚明白的有點草,去琢磨去研究,研究完,哦,會心一笑。)
草書--的名目相當多,如草篆、草隸、狂草等,其結構省簡、筆劃糾連,
書寫流暢迅速,不易識別;然而也由於有以上的特點,故有「書已盡而意不止、
筆雖停而勢不窮」之妙。在五種書體中,草書是最具抽象藝術特質的。歷代能草
書者,如東晉王獻之、唐代懷素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等,均能亂中有緒,獨樹一格。
(這樣的男人肯定是寶,做他的女人要掌握亂中的頭緒,說不難不難說難也難。只是婚姻對于他來說:沒有界里界外,行蹤又飄忽,嘿,神了~~)
男人如字,女人在選字帖的時候,就要考慮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字体,不管你練的是什么字体,日子有功比能寫出一手气勢如虹的好字。
---- 藍天碧海,椰林樹影,水清沙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