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KGB(1998-10-24 21:43:14), 站内信件
|
● 钟雁龄
庾澄庆--这名台湾艺人,更多人称呼他为“哈林”(Harlem )。
“超级星期天”跟大伙玩得疯、主持愉快,但他更希望大家注意 他的音乐、他的歌。
见哈林谈起精选辑,眉飞色舞,知道这张集合了他12年来创作心 路的记录,对他而言有不同的意义。专辑中,哈林与阿哲(张信哲昵 称)合唱的《爱转动》,更成焦点。
谈到这次合作,哈林说那是“魔鬼与天使”的配搭。“在录音的 时候就想,像我这种魔鬼的声音,一定要找一个天使来配搭,做出来 的产品才会有刺激性,对消费者来讲,也是冲击性很强的音乐。
“我想,对阿哲来说,这应该是很有趣的尝试,因为他以前的歌 都是那种很深情的,从来没有这种节奏比较轻松,却又不是完全没有 情绪的东西。”将这首创作放进“Harlem No.1”精选辑中,哈林说 那是12年心血的一部分,等于是今年的一个代表。
哈林说,与阿哲前前后后进出录音室3次,心里很紧张,他说: “阿哲声音很好听,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唱这样的歌。不过,做出来 的结果我有一点点意外,超乎我的想象。”看样子,这次合作确实擦 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
《爱转动》MTV,又是另一个首创。录影新科技,让哈林阿哲“ 分身”。导演运用了“Motion Capture”电脑科技,让观众看到无数 个哈林和阿哲同时出现在荧光幕上。荧幕上两人互相模仿、唱对方歌 词的片段,也够即兴好玩。
老人带老人
哈林说,男女对唱很普遍,两个男生则比较特别一点。“不知道 是巧合还是流行,结果什么‘甲乙丙丁’;许志安、郑中基、张学友 ;刘德华、周俊伟……都出现在市场上。比较不一样的是他们都是老 人带新人,而我们则是老人带老人,哈哈。”
音域配合方面不会有困难?
“很困难。可以说从头困难到尾。阿哲以前唱过诗班,唱起高音 很轻松,不愠不火所以很像天使;像我唱高音就‘吖-啊-呀’的, 因此对我来讲,这是一次很好的经验。
“以前帮人家写歌,其实较简单,只要找一个方向、定一个 key ,这次得安排两人的vocal、key的高低……这些复杂的事。”哈林脸 上露出痛苦的扭曲表情。
除了得到一次难得的音乐经验,哈林也交了一个朋友。“其实, 之前我跟阿哲也只是“点头之交”,这次合作以后我们反而变得很熟 。”
从陌生到熟悉,哈林说阿哲觉得他太见外、太客气。“他真的有 点被虐待狂,我对他客气,他还说我见外,下回就用皮鞭伺候:‘你 给我唱!劈啪劈啪’(模仿皮鞭抽打声响)。”哈林一边比手划脚, 面露凶样、做施虐状,好玩个性显露无遗。
对阿哲,哈林印象最深刻是他在唱《爱如潮水》的时候。“现在 的艺人中,当兵之后还能这么红的,应该只有阿哲了。”哈林大方地 称赞。
希望年底开演唱会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演唱会,让哈林一提起便难过。原来 ,一早锁定的表演场地频频出问题使到演唱会不得一挪再挪。
“这个场地,等了一年多,据说要年底才能用。如果一切顺利, 预计将在户外场地搭建一个能够容纳1万多人的大帐棚。它将同时拥 有室内及户外表演场地的优点。”
除了演唱会之外,拥有自己的录音室,也是哈林的梦想。记者到 这间新录音室参观,哈林当向导,一一介绍他这间设备齐全的工作天 地。只见工作室内,有练高尔夫球的仪器、飞标靶、卡拉OK视听室、 桌球台、睡房……果然不失大男孩“寓工作于娱乐”的本性。
过不了自己那关,宁可不出专辑。荧幕嘻笑搞闹的大男孩,对音 乐创作有那么一份执拗的坚持--像小孩。正如他推出第一张精选辑 “Harlem No. 1”前,便与唱片公司“谈判”专辑的价钱。
“原本选了30首歌曲,但他们说经济不景气,要压低价钱。可是 觉得像是廉价出售……这些歌对我而言很有意义,代表我不同阶段的 想法。最后,在互相让步下,决定收录20首歌,价钱比一张CD贵、比 两张便宜。”
千万、千万别跟小孩争辩。
眼角磨伤仍来新宣传
上周末来新一天,宣传专辑 《第一张精选辑》的哈林,眼角磨 伤以致左眼通红,但具专业精神的他架着墨镜,仍把一天密密麻麻的 通告逐一完成。
当天除了上电视通告,还得出席在圣淘沙及新达城举行的国庆日 倒数派对,担任演唱嘉宾。一个晚上跑两个地方 ,工作至凌晨时分 。两场演出共吸引 了1多万人出席,再辛苦也值得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3.137.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