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ijianliu1(治荐)
整理人: danhan(2002-01-08 23:29:55), 站内信件
|
一、邮票的本质是什么
1、邮票的存在因为它是一种邮资凭证,若今后寄信或邮寄物品不再需要贴邮票,邮票的功能消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走向消亡。石岩先生提到,“今天,邮票已成为文化品、收藏品、投资品、宣传品”。其实这些功能只是邮票的外延功能,若为这几个功能而发行邮票,一来邮票必定失去自己原来的身份,二来邮票现有的作用、性质、供求关系等都全要发生改变。
2、邮票不应当成为邮政盈利的一种工具。邮政本身是以服务为主的,为了本身发展而赢利不能用邮票的面值来体现,也不能用邮票发行数量来实现。目前恰恰是邮票发行单位以赢利为目的,在邮票和各种集邮品上大做文章,不顾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不顾集邮者的信任和爱好,超限量、超邮票本质而发行。
3、邮票不是股票,也不是债券。邮票有面值,却不具有货币的属性。邮票一直是单向流动的,市场也是单向的,绝不等同于股票、债券等交易市场。不同市场有不同的规律,不能等同而论。
二、邮票脱离本质产生怪事
邮市“怪事”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邮票脱离本质。
1、邮票本来是用来粘贴在信上、包裹上或其它邮寄品上的,现在却搞出什么金、银、铜、铁的邮票,无任何实用价值。这是一怪。
2、小型张是一种特殊型邮票,但随着开始发行的几种小型张邮票的增值,引来邮票发行单位大量发行,品种也大增,再加上邮商从中炒作,致使小型张成为热门中的热门。这是二怪。
3、邮票是有面值的,广大集邮者从邮局购买或预订时,完全是按面值交钱。但近年来大批邮票在邮商手里却大打折扣出售,是邮商们犯傻大赔本,还是国家批给他们时就低于邮票面值?若低于面值批发给邮商,为什么对集邮人却要按面值收费呢?邮票是不是也有批发价和零售价呢?这是三怪。
4、邮票发行是用来寄信寄物时贴用的,应当把邮票投放到邮局流通使用。而现在却是把大批量的邮票存起来,只向邮局投放一些普通邮票。邮票本身是消耗品,却被存放在仓库里等着升值卖个好价钱。本来随着使用而大量消耗,所余部分邮票自然升值。而今没有消耗也想升值,就难以实现。这是四怪。
5、集邮者每年到邮局交钱预订下一年的邮票,这是对国家邮政的信任,但结果每年邮政部门都采用摇号或其它一些办法,发行一些数量相对较少的邮品,只有少数预订者才能得到。而这种邮品却大量在邮市上出现,可以用高价在邮商手里购得。这一现象和倒火车票的票贩子现象一样,集邮人的信任度还能高吗?这是五怪。
6、由于邮票和各种邮品发行大大超过限度,为了保值、升值,近年来时常可见有销毁邮票和邮品的消息,甚至有毁去印刷版的消息,尤其是对一些高价的珍稀邮票,不时传来社会上仅存若干张的信息。但一到拍卖会上,却不断涌出什么四方联甚至全版张的情况,使集邮人如何能相信这些销毁信息呢?这是六怪。
这些怪事,把邮市带入了歧途。
三、邮票前途之我见
对邮票发行今后何去何从,这是我作为一个集邮者所感兴趣也希望进行探讨的,但对于“拯救邮市”,我并不想去探讨。
1、邮票的发行除了用于贴用外,目前主要销售到集邮者的手里。股票市场要靠广大股民有信心,有投入;在集邮上,也要靠集邮者有信心,肯把钱用来购买邮票和有意义的邮品。所以,要振作邮票、邮品的发行,首先要让集邮人恢复信心和信任度,要拯救的也正是这个信任度。
2、广大集邮者心中目前存在许多疑点,邮票发行单位如果不予以合理解决,集邮人继续不信任,低迷问题是绝对解决不了的。
3、邮票的根本职能是用于贴用而并不是收藏,因此过去发行邮票时,低面值的邮票发行量大,高面值邮票因用量小,发行量也小,并不等量发行。现在低面值邮票和高面值邮票等量发行,往往一套邮票中高面值邮票数量超过低面值邮票数量,大量高面值邮票很少进入流通消耗。所以今后在印发邮票时,仍应遵循低多高少的规则,以减少积压。
4、今天社会已发展到信息时代,邮品的功能、作用将如何维持下去,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一来,多年来邮寄包裹、特快专递、单位寄大宗邮件时,都已不再贴邮票,而用“邮资已付”的邮戳或贴一些替代邮票的印片。而每年发行的许多套邮票中仍有大面值的邮票出现,这些大面额邮票并非为了使用,而是为了赢利,对集邮者来讲,是一种多余的支出。二来,现代通讯迅速发展,许多人不再靠写信联系,尤其是电脑普遍进入各单位,并很快扩展到家庭,单位和个人的信息交流通过电子邮件就能实现。邮票的使用正在减少,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