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lhy()
整理人: danhan(2002-01-08 23:29:54), 站内信件
|
1999年新邮预订业已结束。新办法规定,必须预先缴纳全额预订 金,对机关团体等大户也不准少收。新办法出台以后,怎样估计明年 新邮的表现呢?相信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预订新邮预先缴纳全额预订金,早从1994年底就开始了。由于当 时邮市处于低迷状态,所以预订量不太大,由此也决定了1995年和 1996年的邮票印量控制在较少的范围内。1996年和1997年邮市大热, 刺激了人们的购邮热情,原本绰绰有余的印量显得供不应求,"买票 难"的呼声再次出现。经过一番论证,管理层对1998年新邮采取了"以 订定量"的做法。其本意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发行量,做到既满足供应, 又不至于有太大的水分。这应当说是解决供求矛盾、平衡供需关系的 好办法。遗憾的是,后来为了照顾青少年集邮者,决定对其只收40元 的预订金,这就留下了一个大空子,许多地方涌现出大量冒用青少年 名义少交预订金的现象。 不少集邮公司也向大户大开方便之门,有的仅收40元,有的甚至 仅收10元。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没有准确性可言。面对出乎意料的巨 大预订量,邮电部不得不专门派人下去"挤水分"。但即使如此,1998 年新邮发行量仍达3000万之巨,以致邮市难以消化,新邮纷纷跌到面 值以下,使广大预订户受到利益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为此,1999年新邮预订办法有所改进,主要是取消青少年预订的 优惠政策,另外每出一套票都向有关集邮企业返还面值的40%。如果 这些措施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将最大限度地挤掉新邮预订的"水分", 有效并准确地降低明年新邮的发行量。但这一办法仍然留下了一个漏洞, 即把预订金全额上缴省级邮政。以往的情况表明,有的省级单位本身执 行规定就不坚决,卖大户、搞"变通"的并不鲜见。如果把预订金全额 上缴国家邮政局,这个漏洞就不存在了。再说,预订多少、销售额大小 同本单位的利益直接挂钩,那么,为了多盈利,当然会千方百计地促销 (促订),订得越多,获利就越大,这是不言而喻的事。会不会有人在 利益驱动下闯红灯、玩"变通"呢?极可能!从掌握的情况看,许多地 方执行规定是好的,但有些地方也出现了违规预订的现象,尤其在预订 接近尾声而又达不到理想的预订数量时,这种现象愈加严重。 明年邮票的表现,将主要取决于发行量是否合理;而发行量的合理 程度,又主要取决于预先缴纳全额预订金这一办法能否得到贯彻。贯彻 得好,明年的新邮就有戏;贯彻得走样,明年邮票就可能重蹈今年邮票 的覆辙。'98集邮业务创下70多亿元的惊人纪录,明年的目标很可能是 保持今年的水平甚至更上一层楼。由此不难推断,明年的邮票印量可能 少于今年,但不会减少得太多。展望来年新邮的表现,悲观是没有道理 的,但期望值也不能太高。(文 / 北京 刘格文) -- ◎ 海角有嘉树,闲者自适之。 ◎ 文学是我毕生之梦,足球是我梦中的魂。 ——?nbsp;[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max3-183.guang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