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nox(黑啤)
整理人: sinyi(2003-07-24 15:15:09), 站内信件
|
感悟丽江
2002-1-7 7:17:32 □流风/文
我的丽江之行
终于,可以去丽江了。
8点40分,飞机降落在丽江机场。透过飞机的玻璃窗,丽江的蓝天白云展现在我们面前。我见到了我家乡整个冬日里都不大会有的朗朗阳光,心情也明丽了许多。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从机场去古城有20多公里,这路程对于小小的古城而言,已是不近的距离。
出租车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驰,尽管这里的海拔高度已近3000米,然而我们却没有缺氧的感觉,丽江的空气是清新的。
跟两位同事一块儿住“瑞雪”客栈。
喜欢这小小的客栈,是因为客栈门前的那条小溪,清澈的溪水欢快地流淌着,让人的心情也少了许多郁闷。客栈是一座方正的四合院,分上下两层,整个建筑的内部都是木质结构,让人感到清洁与温馨。外出的日子,对于食品我基本上没有更高的要求,但对于居住,则是一定要求舒适的。且,我喜欢独居。
丽江,我终于投入了你的怀抱。
古城感悟
早早地起床,想一睹小城风貌。
早就听说,丽江有高原江南水乡之称,所以想象之中一定会有小屋顶上的袅袅炊烟及少女们在古城小道上摇曳的身影。
也许是露水的原因,小城的石板路比白天滑了许多。此时,绝大多数的人家大门紧闭,路上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游人与一些本地妇女。游客中多数人的表情与我一样,一边小心翼翼地注意着路面,一边用不解的目光四处张望,这丽江的早晨怎么会静成这样?难道一夜之间这小城忽然变成了睡美人的城堡?
城市早晨的繁忙与喧嚣在这里是绝然不见的。几个本地妇女在小路上走来走去,低声地询问着游人是否需要租车外出?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当地妇女把几个游人全部带走了,小城陷入了更加的沉静之中。看着这一切,心中忽然生出许多感想:其实,丽江的生活与其他小城镇没有太大的区别:破旧而单调的古老建筑,纯朴而原始的思维方式,而对于丽江的一切美好感受都在于我们自己。
太阳朗朗地升起来了,路上的行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看着商店里各不相同的手工艺品,跟商店老板为一些极便宜的东西侃价,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本地的村民,所有的紧张与烦恼不见了。在丽江的小店里买东西,可不能指望店主能给你多大的优惠。店老板在自家的住房下开一家小商店,卖一些自己加工的东西,没有生活的压力,也没有发财的欲望,人们在平和的氛围中过着恬静的生活。
看着这些粗糙却独到的工艺品,禁不住满心的喜欢。原来对于不加修饰的纯朴,人们也会有如此的追求,只是在喧哗中,很多的时候我们已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要。
丽江的中午,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给人以无法承受的温暖。我随便找了家小餐厅吃点东西以后,便要了咖啡,在明丽的阳光下发起呆来。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无限的面孔,无限的心机,无限的欲望,在眼前穿梭不息,没有其他更多的想法,只是笑看———一种超然的境界。
看够了,觉得这大千世界也不过如此。便向老板要一本书,看起书来。在太阳底下看书是一种无限的享受。
在丽江,懒散的生活让人的思维都慢了半拍。不用去想工作的竞争,也不用去想生活的压力,只要能静下心来,享受阳光与青天,你一定会觉得这是何等的惬意。
在丽江静静地过了三天,原本种种复杂的心思也变得恬静而懒散。然,心中却生出了许多感悟:对于生活,无须刻意追求,也无须刻意逃避,从容地面对所有的平淡无奇,并当作一种享受。对于都市的繁华与虚浮,也不必鄙视与抛弃,只是不执著,不沉迷。听从自己心灵的声音。世上的一切,何需去谈论对错,重要的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又一个清晨,还是沿着那条滑滑的小路,我走了。我将乘9点50分的航班飞往昆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喜欢志摩兄的诗,尤其是这首“再别康桥”,情在诗外,淡淡的悠远……
喜欢丽江,是因为喜欢这里的古老与宁静,喜欢这里游人眼中的神情。
自然是伟大的,几千年的沧桑如围绕小城缓缓流淌的溪水,人们所有的不幸与悲伤在它面前都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自然创造人类,又是多么的神奇,我们干吗还要自悲自怜,无病叹息。
也许是明年的三四月份,我一定还会来丽江。是为心中的一份愿望?也许。此时此刻这愿望我自己也不清楚。
丽江之夜
当如血的夕阳辉映天边,丽江迎来了她一天中最具魅力的时刻。
小城中每家每户的灯都亮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也发出了鬼魅的光。远远望去,小溪两边的酒吧显得十分热闹。白天如农家少女一般羞涩的丽江,此刻,借以夜幕的掩饰也变得轻浮而放荡。
应该说,中西方文化在丽江的小酒吧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每家小酒吧的门前都挂着两块招牌,一块是给国内游客看的,写着中文,而另一块是给老外看的,写的英语或法语。在这些小酒吧里,既能买到咖啡,也能买到许多本地的茶与食品。
丽江的酒吧是游客们放纵的天堂。酒吧内煽情的轻音乐,朦胧的发着粉红色亮光的蜡烛,布置得小巧却精致的咖啡桌。游客们二三成群地坐着,他们面前放着酒或者咖啡,尽管夜幕低沉,却仍能清晰地感受他们眼中闪动着欲望的光芒。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发挥,借着酒精的作用,找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闲聊。不用担心,不用提防,把心中所有的孤独,所有的痛楚,所有的期盼,都讲给陌生人听,让他与你共享。
记得不久以前的《时尚》杂志上曾登过这样一篇文章,叫做:丽江———老外的桃花源,中国“小资”的天堂。应该说,文章写得很美,用纪实的朴素语言描述了丽江之夜的浪漫。然而,文章的描述哪能跟你的亲身体会相比,真的去了丽江,真的在小酒吧里用像血一般颜色的葡萄酒把自己沉醉,你才能体会什么叫“醉眼看世界,人比黄花美。”
丽江之夜,恬美的夜,我知道,就因为这夜,我一定会再来丽江。
也许是我自己太过于追求“小资”的情感,其实,每当夜幕降临,丽江更为引人关注的还是她的古老乐曲。以《纳西古乐》与《东巴乐舞》为代表的两大音乐流派,传颂着两千多年来纳西人的文化精髓,尽管音乐描述的年代距今是那样的久远,然而,音乐中所流动的内含仍能让今天的人们感动与悲哀。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情感。写不完的沧桑,述不尽的凄凉,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与美人,都是为了权力与财产。
应该说,以宣科为代表的《纳西古乐》,是古乐中的杨春白雪,十多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吹拉弹奏着古朴的民族乐器,为你讲述帝王将相的悲欢离合。一个半小时的演出,我的心也犹如百岁老人的心,悲伤而沉重。好多时候,那哀怨的乐曲都让人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与《纳西古乐》相反,《东巴乐舞》则欢快与流畅。他描绘了二千多年以来纳西百姓的纯朴生活,他们在这云南边陲的偏远小镇,生息繁衍,简单而快乐。他们享受阳光,享受爱情,享受劳动的结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没有更多的要求,也没有更多的奢望,有一口饭足矣,有一件衣足矣……
丽江的夜,恬静而温馨,东西方文化交融,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与随意。就像农家少女与交际花,纯朴与放荡,此时,在丽江游客的心中,她们不过都是女人而已。
丽江的夜,广阔而逼仄,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机会在制造浪漫。然而明白人却深知,这飘来晃去的不过只是面影的摇曳,你抓拿不到一点点实在的东西。
我已经记不清楚这是我喝下去的第几杯红酒,只觉得大脑越来越沉重。该告别了,所有今晚的朋友,不用告之姓名,也不用交换名片,只要留下一个记忆,在丽江的一个小酒吧,我曾与几个陌生人一道儿喝酒聊天。此时,昏沉沉的大脑却清楚地记忆着:所有的人都企图在寻找一种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感。可找到了吗?
这是一个真伪难辨的黑夜,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心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