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angmingdo(方鸣)
整理人: happystar(2002-01-05 15:42:33), 站内信件
|
“铃——铃——”
DK坐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他还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同学们来了,看见了几天未见的DK,他们丝毫没有感到什么惊奇,因为DK从来都是以“讨厌一切束缚”而著称全校的。
“这几天过得如何?”同学们调侃地说。
DK没理会他们,他正在为这几天所发生的怪事寻思着。唉!在兽群中生活的神需要有坚不可摧的意志。
街头演讲,教堂流血,医院救人,野外埋尸,河边争论。一件件事情像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中重放。
那是梦?那是真实?或是梦的真实?或是真实的梦?DK脑中的思绪象乱麻一样,怎么理也理不清。
无论那些发生的事是真是假,有一点是可以绝对肯定的,DK不再是以前那个不求上进,只求快乐的凡夫俗子了。现在他的思维方式远远超越了他的年龄,超越了正常人的思想,超越了庸俗和平凡。他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每个天才都有的包袱——以拯救世人为己任的超凡责任感。
有些时候往往是这样。一个过于聪明的天才,生活在平凡的环境里,碰壁是不可避免的。
理由很简单,因为天才都锋芒毕露!
政治课上,老师正在教有关唯物主义的章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宇宙是由物质组成,意识则来源于物质。这些都是正确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老师,既然你说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的哲学家都不同意唯物主义者的观点,到底那一种才是正确的呢?”
DK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质问道。过份暴露自己必然会遭到挫折。
政治老师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同学们都用极度惊讶,陌生的眼光望着DK。他是谁?
“那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吗?”“保皇党”头头学习委员,给老师搬了个下台的台阶。不过他小看了他的对手。
“唯心主义哲学家,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提出‘绝对理念’和‘绝对精神’,从而否定了物质先决于精神而存在。
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罗素,提出惊世骇俗的‘中立一元论’。他认为现代物理学一直在使物质的物质性减弱,而现代心理学一直在使精神的精神性减弱,这就使得物理学和心理学从两极端逐渐彼此靠拢。用一句话解释,就是物质与意识要归于感觉经验。
孤独的疯子尼采则是‘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他把精神性的意志看作是世界的唯一的意义,但是他又不否认世界的存在,不否认万物之必然。只是说这存在的世界是永恒轮回的,本无意义的,是人这个万物的尺度去赋于它意义的。用一句话概括他的思想:他是一位高扬个体生命意志的哲学家。
存在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萨特,则继承发扬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思想。在他看来,必须摆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因此,他既反对唯心论,又反对唯物论。他认为彻底讨论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是没有意义的,而世界本身是存在先于本质。
最后,谈谈我自己的观点,我是神秘论者,我个人觉得物质固然具有绝对性,精神只不过是物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一个极为偶然的产物。物质运动是没有绝对规律的,它具有极大的变数和无数种不同的可能性,精神仅仅是它的副产品。但是物质从何而来?宇宙运行的规律性难道是天生的吗?于是一切都只好归于神秘了。”
“哇!天才。”
“精采绝伦”庸才们不过是惊叹于他流利地口才而非那深奥的哲学。
志在宇宙的DK无心暇顾他们羡慕的眼神与钦佩的目光,反而感到毫无头绪。每一种思想体系,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也都能拿出足够地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可是真理只会是其中的一种,或是尚未发现的一种。这个迷底到底会是什么呢?
不会有任何人来回答他的,除了他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