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2-01-04 11:51:53), 站内信件
|
每次外出我都会到当地的邮局,集邮公司或集邮门市部的柜台瞧瞧,令我印象和感触最深的就是,几乎每到一处都大量的堆放着总公司制作的新邮首日封,以及各地,市,县公司开发出的各类纪念封,原地封等邮品。说实话我有些年没集官制首日封了,自从一九九一年热衷于收集民办原地实寄封片以来,就很少再去光顾“官封”了。
随着集邮者邮识的提高,对“民封”愈来愈要求“小”而“精”,也就是封要求小一些,原地要求精确一点。同样各地“民封”的办理者和组织者也响应封友们的呼声,一般封的尺寸都为1,2号封(小型张和个别连票除外),与邮资明信片差不多大小,当然受到封友们的喜爱了。而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官封”却一直是老面孔,都是5号封的尺寸,我们先暂且不说它的实用性,起码其消耗的原材料要多是无疑的,更何况广大的官封“发烧友”早就有过让封“小”些的呼吁了,而我们的官封制售者们却一味的一意孤行,全然将“上帝”的话至于脑后,我行我素,大有“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派头,然而市场是无情的,任何一个产品不能适应消费者或者说是顾客(也就是上帝了)的需求,那就要受到淘汰,今天各地集邮柜台“官封”的大量积压就是教训。
为什么“民封”今天越来越受到集邮者的欢迎和接受,各地的办封组织也越来越壮大,而“官封”却越来越受到冷落和拒买呢?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顺市场则盛,逆市场则衰”的道理吧。首日封的大与小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它所涉及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根源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曾经见过一些台湾的首日封,大小就比较适中,一般的邮册和贴片摆放也不费事和占地儿,特别是其纪念戳很是新颖别致,且十分的清晰。应当说对我们的“官封”而言是有一些可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的,但绝不是照般哦!
我在结束本文的时候,突然想起央视的《焦点访谈》曾经谈到“沙漠离我们有多远”这样一个话题,你看到这里或许会问:“沙漠”与“首日封大小”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儿吗?但是别忘了首日封是用什么做的--纸,其最终的耗材是树木啊,我们就从保护自然,保护地球这个意义上讲,首日封是否可以“小”些?更何况首日封已经大量积存,积压了,所以这里的“小”就不再是单单指尺寸小些了,其数量也应该小些才好,你说不是吗,相信广大的集邮者无论你是不是“官封”的收集者都会有:首日封应该“小”些的呼吁吧!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如果你想集邮,请看集邮入门
如果你准备参展,就要熟悉FIP规则啊
谈论自己集邮路程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