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个人文集>>piy>>钢琴在中国

主题:钢琴在中国
发信人: piy()
整理人: sisi8597(2004-01-04 03:45:11), 站内信件


  钢琴在中国已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乐器,有人考证说,在中国有五百万人在
学习钢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钢琴销售量的超级大国。同时,中国的钢琴教学水
平、钢琴演员水平以及钢琴制造水平等都在飞速的发展,令当今世界刮目相看。
 

  钢琴这一乐器真正进入中国只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关于钢琴何时进入中国
这一问题,研究家们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直至今日仍没有定论。据《利马窦中
国札记》一书记载,是在1601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1552—1601)在北京献
给皇帝明神宗的一架古钢琴,这架古钢琴后来专供北京皇宫收藏和内宫玩赏之用
。此琴现已无踪影,至于这是一架什么样的古钢琴,谁也说不清楚。至到19世纪
初叶,西欧的钢琴音乐已经进入了浪漫主义鼎盛时期,这时中国才有由外国传教
士带来的钢琴。 

  鸦片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投降于帝国主义列强,除亡地割让侵略者外,东
南沿海、天津及长江中下游有许多口岸变成帝国主义进入中国的港口,由此帝国
主义的传教士和大批外国商人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钢琴也从两条途
径进入中国,一条是通过外国租界内洋人空话和教堂,带来了现代钢琴。曾有一
本书记载当时中国人初见钢琴时的评论“洋女习洋琴,琴大如箱”。这种如箱大
的琴也由外国使节作为礼物送给满朝宫廷,可惜腐败的清政府,不可能像俄罗斯
那样重视外国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使钢琴音乐迅速发展,而只作为玩物采之高阁
。另一条是外国商人想通过贩卖钢琴在中国赚一笔大钱,据传有位英国商人不远
万里运钢琴到中国,谁知无人问津,积运成废品。 

  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成了从文化上麻痹中
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带进了许多的传教士,在澳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等
地开设了教堂,用钢琴伴唱圣诗。同时还在中国开办了一些教会学校。教会学校
内专门开设了钢琴课,仅一些中国学生有了学弹钢琴的机会。最早在这些教会学
校担任钢琴教师的是外国传教士。他们教学随意,有的只能自己弹什么教什么,
不懂得弹琴方法的正确。也有少数传教士可以弹《拜厄》拿初级钢琴,他们还将
从外国带来这些简易乐曲的教本中国学生弹,这些钢琴的基础教学用本却一直使
用至今。 

  有了最初的钢琴教育,自然会有萌芽的钢琴创作,1915年赵元任创作了中国
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随后又有几个作品陆续完成,它们虽带民族音调
元素,但在风格上还有西方音乐风格因素,还不是完全中国化的乐曲。 

  几十年来,中国的作曲家、部分钢琴家在不断探索和追求如何从钢琴演奏到
钢琴创作,建立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体系来。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意味着
排斥一切西方和外来钢琴之献。恰恰相反,一个从事钢琴教育和钢琴演的,一个
对钢琴有着爱好的业余学琴者,必须尽可能多的学习世界各国不同时间,不同流
派,不同风格的优秀钢琴文献。因为世界各国的钢琴艺术是属于世界文化的一部
分。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与中国音乐传统密切相连
。通过当今中国钢琴曲,加深对中国音乐的理解,实际上,也是在加深中国音乐
文化修养。 

  中国的优秀钢琴曲从音乐表现的意境和创作手法上有着不同于西方音乐的思
路。中国文化更注重表现意境和内涵。中国音乐有自己的音阶、调式,有自己的
和声和复调用法,因此中国钢琴曲包含有许多西方乐曲中没有的弹奏技术和音乐
表现手法。我们只有通过对中国优秀作品的学习和研究,才能从中国丰富的民族
民间优秀音乐文化中吸收养料,才能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尽可能多地了解世
界音乐文化,因此,在我们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中国优秀作品在培养中
国人才上的重要作用。 

--
这里是代表着两个人的意见!
请你注意了!!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63.9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