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集邮入门>>集邮杂感>>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眼睛(33)

主题:眼睛(33)
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29 13:45:30), 站内信件
1.1.33 眼睛

  我事前很早就获悉,国家在1995年阳春要发行一套《鸮》的特种邮票。然而说来惭愧,我这个大学教授,非但不知“鸮”为何方神圣,就连这个汉字该怎么念亦张口结舌无音可吐。只能凭着老祖宗造字时偏旁部首的暗示,猜它大概是某种不太安静的飞禽。
  邮票上市时,一打照面,方才大悟:哦,原来是“老熟人”——猫头鹰呀!不瞒您说,我三、四岁看《小朋友》时,就结识了这种会吃田鼠的益鸟,此后又有好多美丽神秘的童话与传说强化了对它的印象与想象。遗憾的是拖到如今人到中年,才明白它的学名“鸮”,音发“肖”,歉意之中竟情不自禁脱口一声:“嘿,老肖!”  凝神细赏:四枚邮票五头77,十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一道道犀利敏锐的闪电!“猫头鹰一样的眼睛”,这样的形容和比喻,我们读过多少回,用了多少年!
  鸮早已是域外方寸上的常客,要到中国邮票上崭露头角,设计上可谓脸谱易得,个性难求。科普宣传讲究不能超越雷池的严谨,而艺术创作渴望蓝天的无垠,二者形成中国动物邮票构图如一道险峻的风景:往昔的《野羊》恪守前者而备受“呆头标本”的斥责,《白鹤》则展现后者结果遭致“变形失真”之非议。“钢丝绳上”的设计家猫着腰前行,小心翼翼求平衡,却又圆睁着一双不甘平庸的眼睛,探寻着脱颖而出的突破口:羽耳如猫,不行,那只能是陪衬;勾嘴似雕,不成,那只能是点缀……眼睛、眼睛,唯有飞禽中那一双罕有的大眼睛!抓住眼眼,点亮这夜察秋毫的探照灯:内显展翅的力度和扑食的凶猛,外映树身的清冷和暮色的幽深……  不要说个性独具的马刚只设计了区区三套邮票,可他是珍惜每次机遇的“边锋”:于密集防守处强行突破,在最小的角度上起脚射门:《陶行知》正方的柔蓝压衬着浑圆的赤‘红;《彭德怀》紧拧的眉心锁不住如焚的忧心;《鸮》中枝影森然,有十只透视夜幕的眼睛在闪着逼人的光芒。〖JY〗1995.5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如果你想集邮,请看集邮入门
         如果你准备参展,就要熟悉FIP规则啊 
             谈论自己集邮路程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 
         
http://photo.inhe.net/useralbum/1437496104/41455147.gif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