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网友之家】>>〖个人文集〗>>〖精华暂存〗>>〖尘封记忆〗>>※冰霜微语[glxlxy]※>>[转载]:梦里敦煌

主题:[转载]:梦里敦煌
发信人: tony1979(沧海笑)
整理人: qiusz(2001-12-25 13:17:54),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glxlxy版glxlxy的《梦里敦煌》★

    茫茫戈壁,古老的丝绸之路,绵延千里的黄沙,血红的落日下,踽踽独行的驼队;金灿灿的鸣沙山上,无数重重叠叠、神秘的石窟。。。
    想象中的敦煌,该有这么一种动人心魄的瑰丽景象。
    初识敦煌,还在多年以前。
    那年,班上来了一名插班生,她说,老父许诺,如果能考上美院,就带她游敦煌。那时我并不知道,敦煌是一处怎样的胜地。虽然她最终还是没有考上梦寐以求的浙美,却也被一所陶瓷学院录取了。从敦煌回来,她给我看了一组图片和拍摄的照片。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壁画和彩塑的图片栩栩如生,尤令人痴迷的是从画上隐隐透出的古老、神秘的气息。其中一张照片至今记忆犹深,照片上,她骑着高大的骆驼,心满意足的微笑着,背后,无边的黄沙、如血的红日。。。
    从此,我知道了,遥远的阳关,遥远的敦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这句诗,一直令我向往不已。以后的日子,梦游敦煌的念头,象秋天的落叶,总在不经意的时候飘然而至。
    想象着,在连绵无尽的沙峰浪谷里,赤脚徒步而行,踩着柔软细密的沙粒,感受它的松软与灼热;
    骑上高大的骆驼,抚摸它该是粗糙坚韧的毛皮和储存生命之源的驼峰,伴着悠悠的驼铃,摇摇晃晃的走一程;
    落日下的鸣沙山,金子般的灿黄,一道道沙峰如金色波浪汹涌澎湃,滚滚沙浪如万马奔腾,瞬息万变,聆听壑谷间传来的阵阵轰鸣,或似鼓似雷,或如笙如笛;山顶,晶莹光亮的五色沙在日光的照射下,闪着奇异的光;
    暮色苍茫,当遥遥相对的三危山顶上幻出一片绚丽神奇的佛光,如七彩晚霞,似千佛显现,乐樽和尚手中晶莹透亮的锡杖,为沉积了千年文明的莫高窟,敲开了辉煌的第一扇门;
    被称为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象一弯新月,静静的躺在沙的怀抱里,任凭几千年狂沙肆虐,却依然清澈澄明、碧波荡漾。泉中,游鱼嬉戏,水草招摇,泉边,胡杨亭亭,芦苇依依,鸟儿翩翩;
    然后,还要去看一看道士塔。那个将被唾骂千古既可怜又可恨的王圆箓,畏畏缩缩如贼运赃般地,用数以万计的珍贵古物换取了几两马蹄银,斯坦因的车队在沙漠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余秋雨煽情地说,我好恨。
    当然,更不会忘了到那400多个石窟里走一遭。无数的经卷、手稿、文书、织绣、法器等珍贵的文物在这里沉睡千年,终因愚昧无知,更昏庸腐败而四处流散。存留洞中的壁画历经千年颜色不改却在几年之间被毁无数。
    安祥沉睡的卧佛,端庄慈祥的菩萨,刚劲勇猛的金刚,妩媚多姿、凌空飘舞的飞天,纷纷扬扬的鲜花,诸多乐伎怀抱乐器演奏动听的音乐,一幅幅色彩鲜明,神态逼真的壁画,讲述着一个个美妙动人的故事,构筑着令人神往的佛国天堂。
    带飞翼的神,西方人称“天使”,一直以为都它是西方文化的形象。而古老的《山海经》里竟也有这样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神人造型,中国人称之为“羽人”。拜城克孜尔尕哈千佛洞的壁画上的神人据说有许多这样奇异的形象。电视剧本《人类的敦煌》有一段令人神往的解说词:倘若当时伫立在河西玉门关的城头,举首仰天,一定能看到佛国的天人们,启程于西天,鼓乐齐鸣,衣带飘举,扬手散花,香气四溢,越过昆仑山和大沙漠,在通透万里的碧天中,浩浩荡荡列队而来;而来自东边的中原一方的本土诸神,伏羲女娲,雷公电母,仙女童子,方士羽人,也是脚踏彩云,骑鹤驾凤,翻过千山万水,款款而至。相逢在这西北大漠的上空。
    也许这就是独异而神奇的西域风格吸引人的魅力了,熟悉本土风貌之中又带着浓浓的异域风情,神秘而奇特。
    还有那风光明媚的西千佛洞,百年老柳盘根错节,浓荫敝日,党河古道小溪潺潺,鸟语花香。
    “古道丝绸路,敦煌几时兴”,边塞长城的残垣断壁,蜿蜒起伏的莽莽沙海,置身其中,定会被它的广袤、壮美所震撼。承载了千年文明的佛教艺术石窟,也许永远也不能完全领略它的艺术底蕴,却能用心感受它的魅力,它的浩瀚,它的诡谲,它的神秘,它的变幻莫测,它的苍凉雄浑、寂寥空灵的意境。
    敦煌,永远走不出我的梦。
                                                        2001.12.24


----
      朝 饮 木 兰 之 坠 露 兮    夕 餐 秋 菊 之 落 英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