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23 22:15:58), 站内信件
|
1.1.25 “新茶”飘香
因为嗜茶,也因为集邮,故《茶》邮票发行之前便按捺不住,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有的抒发期盼之情,有的托出杞人之忧,反正心头有话积压,不吐不快。
《茶》邮票正式上市之日,正逢邮市“高烧”之时,尽管我一再自称不为“烧”之所动,但毕竟乃尘世中人,难逃邮市的喧嚣,急急将因虚名而得以照顾的套数,早早购入囊中珍藏起来,哪里舍得把它们随意贴寄。 数日之后我收到一挂号信,是新近结识的邮友郭光明发自闽西上杭县的自然实寄封,贴的是《茶》邮票中的《惠山茶会图》。郭友主集书画专题,却将其最喜爱的一枚首日贴寄给我,并附言邀我有机会到上杭作客。我左手捧封,右手端信,感慨良多:一时间仿佛邮票图中的青山绿木间拂来阵阵客家淳朴的民风,我当年落户闽西的帧帧发黄的旧照又苍翠了起来……
隔天飘然而至的是胡少吾先生从江苏寄来的“诗词封”,贴寄的是《茶》邮票中的“茶圣陆羽像”。雕塑身后碧绿的龙井茶园环抱着红顶白墙的中国茶叶博物馆。胡老题在信封上的诗词与邮票相映成趣,“歌陆羽,蔑功名,独爱新茶韵味清。辛苦探研茶学问,呕心沥血写成经”。邮票赐我色彩,邮诗赋我清音,一枚信封一个艺术的凉亭,成为人生之旅中一次怡然的小憩。
品罢胡老的新茶,我又拱手迎来了武汉何炬林邮友寄来的一包“黄陂龙井”和一枚《茶》邮票“茶器”的首日封。茶是今春的新茶,枪枪旗旗,银毫闪闪,扁平光滑。我迫不及待,即刻冲泡一杯,鲜浓的茶香冉冉飘升。在我的心目中,炬林真乃一条邮坛的大侠,他自行绘制首日封,广送天下邮友;又四处奔走,为邮坛耆宿郭润康先生八十寿辰纪念封倾心筹划……真是难得!炬林妻子在黄陂县一个与茶有关的单位工作。炬林多次将其妻的好茶赠送于我,自己却嗜烟成性,连信封信纸上都留有烟味。这下可撞到我枪口上了!本人不但奉行“不抽烟,少饮酒,多喝茶”的活命哲学,而且疾烟如仇,到处列数烟之祸害与罪状……“戒烟”的邮票早发行了,如今“茶”邮票飘香的时候,欣闻炬林已抵挡不住我的“火力”,终于弃烟投茶了。欣慰之余,真希望天下的邮友都能如同炬林一般,让我们的肺页和我们的邮票一起拒绝香烟的熏烤!
《茶》邮票原叫《中国茶文化》,后改称《中国茶叶》,两易其名,终于发行了,真乃好事多磨。我从中受益良多,一方面倍感受之有愧,理当寻机回报;另一方面又觉得十分不过瘾,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岂能以区区四枚打发了之?但愿它只是一个“引言”,能有壮观的后续形成系列,年年飘香……〖JY〗1997.6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如果你想集邮,请看集邮入门
如果你准备参展,就要熟悉FIP规则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