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听乐随想>>乐段随想>>Beethoven>>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

主题: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
发信人: wiener()
整理人: joojoo(2000-01-17 00:41:08), 站内信件
    这是我最喜欢古典音乐曲目,也是欣赏次数据最多的(三十余次)
、拥有版本最多的音乐,现在把这部伟大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这部巨作完成于1824年2月,1824年5月
7日在维也纳首演,当时 贝多芬因失聪无法考虑担任指挥,他坐在乐队
中,演出结束时,掌声雷动五次(因此受到警察的干预),他都没有知
觉,直到女低音歌手拉着他的手使全而向观众时,他才知道听众的狂热
情景,终场以后,他感动得昏过去。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交响曲,它包括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庄严的快板,引子中神秘的空五度象是开天辟地前
的混沌。主题从混沌与黑暗中渐现,似闪电劈开长空。高潮后是展示部,
尾声中低音区有一种启示似的预见。
    第一乐章是一首悲壮的叙事诗,既有黑暗势力的阴影,也有壮丽的英
雄气慨,音乐开始是一段简单的小引,由弦乐开始,这是第一主题的基础。
    其后逐渐发展而引入第一主题(呈示部),由全体乐队奏出,出现在
D小调之上,显得威严有力。                                   
    第一主题反复了一次之次后,在进入第一主题之前,由木管乐器第一
次预示《欢乐颂》主题,以作伏笔。
    展开部的材料主要从第一主题帛出并加以发展,第二主题在展开部曾
作短时的出现,带有阴暗悲伤的感情。
    再现部一开始便形成第一乐章的高潮,充满惊心动魄的音调,第二主
题的音调变非常明朗而充满希望,以后全体乐器奏出了暴风雨般的图景,
最后奏出了第一主题开始的乐句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十分活泼的快板。本来,在贝多芬的交响乐里,谐谑曲多数
系入在第三乐章中,这种位置的变换,跟整个交响曲的布局和结构有关,这
一乐章由弦乐的引子开始,定音鼓继之,再由全体合奏,第一主题以高超的
赋格手法来处理,首先由第二小提琴奏出四小节后,中提琴和之,跟着用四
小节的大提琴和四小节第一小提琴作和应,以后又有四小节的低音提琴,继
续全体合奏,由弱而强,暗示欢乐之神,愈来愈近。
    第二主题出现在木管乐器上,由弦乐奏出第一主题作为伴奏,这是一个
明快而活跃的主题,一切都充满信心。
    谐谑曲的中间部份洋溢着牧歌的田园诗,把人引入梦幻的境界。柏辽兹
的评价是:十足的乡村式的愉快情调。这个主题由双簧管和单簧管吹出,它
和《欢乐颂》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第二次伏笔。
    当乐队重复两次第一大段之后,就出现一个简短的尾声(即系中段的田
园诗),全体乐队就奏出了一个强烈的弦而结束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如歌的极慢板。第三乐章和先两个乐章有着鲜明的对比,这
乐章抒情而富有诗意,充满了高尚的情操和博爱的精神。
    开始时有两小节简短的引子,之后,便由小提琴奏出了沉思般的第一主
题,蕴藏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宁静与温纯。
    第二主题改为适中的行板,由第二提琴和中音提琴同音奏出,这个主题
题气悠长,绵绵不绝,这种主题甚少在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中出现,大概这时
贝多芬在灵性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才能以这种极平凡的节奏,注入悠
久的生命,在豁达的心灵里,胸怀广阔,充满爱,一切都以宽恕为怀。
    两个主题的变奏,实质以变奏手法处理的只有第一主题,第一变奏只把
旋律加以修饰,第一变奏之后,第二主题会一度再现,第二变奏先由单簧管
吹出,法国号追随模仿,好似两个谅解的心灵,亲切地交谈,第三变奏改为
十二分之八拍子,流畅的十六分音符,颇有田园风味。
    结尾部份两次响起了战斗的号角,便仍然打保持着安祥和沉思的音调。

    第四乐章--急板。
    第四乐章不仅是本乐曲的总结,也是贝多芬生活的总结。
    在交响乐中引入人声,是贝多芬生平的一大夙愿,贝多芬经过长时间的
思考,才决定把《欢乐颂》的合唱放在《第九交响乐》的第四乐章中,《欢
乐颂》是德国伟大诗人席勒在1785年所作,它歌颂了全人类的团结友爱,洋
溢着爱的欢乐,祝愿全人类的和平共处。
    第四乐章以管乐器的惊心动魄的引子开始,这段引子,瓦格纳称之为“
可怖的号角”。                                                      
    接着,大提琴和低章提琴奏出了一段宣叙调,之后,前三个乐章的基本
主题,依次一一出现,回顾和总结了前三个乐章的整个历程,但每次均被宣
叙调所断。
    这段宣叙调,贝多芬初时准备以人声唱出,而且为历次出现的宣调写好
了歌词,由于考虑到这时出现人声,条件尚未成熟,于是就取消了。乐曲在
几次戏剧性的对话之后,《欢乐颂》的主题,终于出现了,这时,由大提琴
和低音提琴同音奏出,并无和音,单纯简结,朴素无华,若非贝多芬的情感
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实在不可能出现这样圣洁的旋律。这个
旋律渐次加强出现,大提琴奏出之后,继之以弦乐,跟着是木管乐,并扩大
到全体乐队。
    在出现了一个最不协和的和弦之后,歌声就脱颖而出,先由男中音唱出
一段宣叙调:“啊!朋友,你别旧调重弹,且让我们来唱些更愉快、更欢乐
的吧!”
    接着,合唱队的男低音和应着独唱者的歌声,男中音和合唱队唱出了席
勒的《欢乐颂》,唱出了全人类的同情和喜悦。

   《欢乐颂》:
    欢乐,你是天国的仙姬,神圣光芒无比,天女,我们如醉如狂,走进你
的圣地,习俗使人各奔东西,凭你的魔力手相携,在你温存的羽翼下,四海
之内皆兄弟。
    。。。。。。
谁算得上非常幸运,有个朋友心连心,谁有一个温柔的妻子,请来同聚   
同欢庆!真的,只要世上还一个可以称知己,否则离开这个同盟,让他偷偷
去哭泣。
    。。。。。。
    一切众生吸吮欢乐,在自然的怀抱里,她那玫瑰色的足迹,善人恶人同
追觅,甜吻,美酒,生死之交,都是欢乐所赐予,虫豹也和神前的天使,一
同爱着生命。
    。。。。。。
    欢喜。好象太阳飞行在天上壮丽的原野里,兄弟们,赶你们的道路,快
乐地,象英雄走向胜利。
    。。。。。。
    拥抱起来,亿万人民,让全世界接着吻,兄弟们,星空的高处,一定住
着慈爱的天父。
    。。。。。。
    亿万人民,可曾跪倒?是否认识造物主?向着星空寻找吧。他一定在住
在那星际的尽头!
    《欢乐颂》充满激情,号召亿万人民拥抱在一起,让人类团结友爱的颂
歌高唱入云。全曲在胜利的欢呼中结束。

    这个曲目,首推福乐特万格勒指挥的版本,他把这部壮丽的作品发挥到
了极致。美国TAS推荐的是索尔蒂的版本,索尔蒂的版本低频浑厚,场面宽
广,人声也录得异常饱满,美国TAS评它为发烧天碟。
    这个曲目,还有一个最佳版本,就是伯恩斯坦为庆祝两德统一,1989年    
   
12月25日在东柏林的演出实况,庞大的乐团成员来自巴黎交响乐团、伦敦交
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乐团、巴代利来广播交响乐团
、合唱团、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合唱团、德累斯顿儿童乐爱合唱团。把《
欢乐颂》的名称改成了《自由颂》。气势无比磅礴,而且在深度的表现上也
不错。
    我手上最好的版本就是伯恩斯坦指挥九大乐团的《自由颂》;然后是托
斯卡尼尼的版本;再次是卡拉扬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版本;最后是杰里毕达
克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的版本。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69.9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