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集邮入门>>集邮杂感>>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两岸共拥“桂花”邮(21)

主题:两岸共拥“桂花”邮(21)
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21 12:03:37), 站内信件
1.1.21 两岸共拥“桂花”邮

  中国人对桂花情有独钟,“人间植物月中根,碧树分敷散宝黛”,好一位传统诗境的仙客;“凝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又堪称华夏味觉天地里芬芳的极峰。桂花是神话,是月树,是吴刚捧出的佳酿。台湾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八月桂花香》早已家喻户晓,但台湾一枚桂花邮票见识者就相对不多。它问世于1988年8月,是“十二时花”套票中娇美的一枚,北京《集邮》月刊1995年第4期的封底刊出了她彩色的“玉照”。
  文学的桂花出没唐诗宋词,享尽人间天上的浪漫。树上的桂花却终日碧叶遮颜,精微体态难得绘画的风流。她没有菊花流线的花瓣,也无牡丹奔放的花冠,更见不着山茶那漫野的锦簇和杜鹃那山岭的尽染。“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是花不似花,把这“暗淡轻黄”置入方寸,台湾邮票难能可贵开先河:它截取桂花串簇之局部,让颗颗花米一如置于放大镜下,底衬影影绰绰的草绿色,于是朵朵低垂含苞的花型连同丝丝伸进的线茎都一一清晰地凸显了出来。
  不过设计有“金粟”之誉的桂花来说,清晰与形象一如鱼与熊掌,实难兼得:镜头一伸入花簇进行局部特写,就腾不出空间给定型的叶片伴衬;而没有花与叶的对比,就让人无法感受出“金粟”那粟微型的外在;再则同一套邮票中菊花是原大的五分之一,而桂花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膨胀,相形之中导致观赏的视觉效果失真。我的第一印象就形成了西红柿小黄花串之错觉;其后又觉这花的“三围”可与兰花相媲美;第三眼方借标明的文字才明悉其“庐山真面目”。桂花声名太大又天生微茫,似乎这也是设计中没有办法的办法。纵观海峡对岸数十枚花卉邮票,需要三看方得一识的仅此一君,足见桂花难绘,“难于上青天”!
  1995年4月祖国大陆的邮电部发行了桂花邮票一套四枚,入选的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姐妹”一字排开,个个摇曳生辉,雅洁脱俗。
  画面上花阵疏密有致,枝叶组合配搭自然,空间透视与色彩透视相当益彰。加之印刷精美光可鉴人,备显阳光明媚。“金粟”微小,却粒粒柔和悦目,鱼和熊掌兼得的神妙神气神彩,喜煞了万千邮迷。 湖北绘花大师朱力钊真是好样的,胆大艺高,精雕细镂,额挂的汗豆当比花米更密集;展翅腾飞,“九头鸟”直扑九天,蟾宫折桂,把四枝鲜活勃放的花枝衔入方寸,熠熠生辉,“当惊世界殊!”
  千花万花入邮花,蟾宫折桂我中华。桂花沁人心脾万里飘逸的“天香”故然是画笔难绘;但海峡两岸邮花中那么多不谋而合的内涵又添“桂子”,却别有一番“地香”芬芳馥郁,弥漫在世界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头!〖JY〗1995.5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如果你想集邮,请看集邮入门
         如果你准备参展,就要熟悉FIP规则
http://photo.inhe.net/useralbum/1437496104/41455147.gif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