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超级评论>>普罗艺术精品“名曲馆藏系列”新闻通稿

主题:普罗艺术精品“名曲馆藏系列”新闻通稿
发信人: hotopop()
整理人: sisi8597(2002-11-13 02:18:49), 站内信件
普罗艺术精品“名曲馆藏系列”新闻通稿
    
        国内音像制品现状
随着近年来人们的收入和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艺术消费,国内艺
术消费的市场也越来越被看好。从音乐领域来讲,国内音像出版的品种越来越丰
富,包装也越来越精美。
但相对于流行音乐来讲,国内古典音乐的出版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古典音乐的引进版价格偏高,制作和包装也不如原版。在价格相差不太大的情况
下,消费者宁愿选择原版唱片。
国内艺人的古典唱片制作和包装的水准不尽如人意,而且关于作品和艺人的文字
介绍内容也不多。
少数包装和制作比较精美、价格也合理的唱片,其中的艺人知名度不高,演绎水
准参差不齐。
因此,现在国内古典音乐的唱片,基本是外国进口唱片。但国外进口唱片也有不
如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唱片的价格和国内人的平均收入相比偏高,因此造成了国内盗版和水货的泛滥,
盗版已经对国内正版音像制品造成极大伤害。
内页文字关于作品或艺术家的介绍都不太详尽,而且无中文。这样的内页对于大
多数的购买者没有使用价值。
没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对于自身和艺人的宣传角度和力度还有待加强。
国内古典音乐普及教育现状
古典音乐是西方文化艺术的产物,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有相当的差距,因此
古典音乐的普及教育工作更为艰巨。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国内大部分的古典
音乐普及读物,在具体分析作品时只能附上曲谱,而无论五线谱还是简谱,大多
数人在阅读时都有困难。而且,在阅读时没有可参考的音乐来聆听。
而国外著名古典唱片公司出版的唱片主要是以音乐家为主,大多数的乐评也都是
针对进口原版CD的艺术家的演绎、针对“比较版本”、“收藏版本”的资深乐迷
。“版本比较”属于高层次的音乐欣赏水平,无疑是应该提倡的。但对于还没有
听过那些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入门者来说,分析演绎,比较版本则显得高深莫测

因此,就产生这样一种情况:许多人对于古典音乐感兴趣,但苦于无门可入。古
典音乐的普及读物缺乏声音资料,而且大部分人读不懂其中带谱例的作品分析;
而唱片欣赏的文章过多地涉及了音乐方面的各种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并不能
解决他们目前遇到的困难,相反会使他们觉得古典音乐太“玄妙难解”,从而产
生畏惧和消极的心理。
现在市场上缺乏的是:以经典曲目为主,相对完整地形成系列,同时提供作曲家
、曲目的有关背景资料,提供不用看谱就可以对作品进行分析欣赏的文字。唱片
的包装和制作比较精美。另外,价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多数的入门者,并
不希望花费太多的钱去购买唱片,由于进口唱片的价格太高,国产唱片曲目不全
,于是他们更多地选择了盗版唱片。
“普罗艺术名曲馆藏”系列的出版目的和特点
现在这套 “普罗艺术名曲馆藏”系列,它针对的正是这样的消费者:受过一定的
教育,有较高的欣赏品味,希望了解(但并不研究)古典音乐,又不想花费太多

该系列的文字部分有:艺术家生平介绍,对艺术家的评价,艺术家年表,艺术家
主要作品,演奏者介绍,音乐小词典,著名作曲家年表、作品介绍和作品分析等

在“艺术家生平介绍”中,介绍了作曲家的生平,在生平中穿插介绍其主要作品
的创作背景,对于其中出现的人物都列出了英文名称,便于读者进行进一步查找
,其语言力求通俗易懂,但对于史实和相关数据力求权威严谨。在“对艺术家的
评价”中,采用了不同版本的书籍和不同权威人士对作曲家的评论,力求使读者
能够从多角度来立体地了解作曲家及其作品。“艺术家年表”则概括了作曲家生
平大事记,有助于对作曲家所处的年代和主要生平有一个宏观的了解。“艺术家
主要作品”罗列了其主要作品,便于听者进一步了解作曲家其他的作品。“演奏
者介绍”介绍了演奏者的有关资料、艺术成就和特点。“音乐小词典”是本张唱
片的说明文字中涉及到的有关音乐名词的解释。“著名作曲家年表”用图表的方
式罗列了西方一百零六位重要作曲家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明晰地勾勒了西方音乐
史。“作品介绍和作品分析”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在分析的同时附带介绍了许多音乐欣赏的知识和技巧。最重要的是,对于篇幅
比较大的作品,直接对应唱片的播放时间标注了作品的段落,比如什么时间进入
音乐的展开部,什么时间开始主题的第几次变奏等,标注的时间精确到了秒,这
样就使作品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解决了读者“不识谱就不能分析作品”
的问题。
因此,这套系列可以说是古典音乐的有声读物,解决了入门者的许多实际困难。
对于一般的入门者,如果借助本系列的文字,基本就可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相
应音乐作品的内涵。对于已经入门的听乐者和音乐工作者,本系列也有他们感兴
趣的资料和图片等。
当然,唱片设计、包装、工艺水平和价格也是重要因素。本系列的唱片选用了日
本JVC公司的音源,大部分都是全数字录音,而且全部经过20BIT数字处理,音质
非常优秀。盘面和封面、封底采用了很有创意的设计思想,独具特色,印刷精美
。同时此系列采用了低价位,每张售价才35元人民币。因此相对于进口唱片,它
在文字和价位上占据了优势,相对与国产唱片,它的文字、包装和制作也占据优
势。
本系列第一批五张唱片“贝多芬交响曲系列”采用的是库特·马舒尔指挥莱比锡
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本系列每一张唱片的内页文字都超过了两万字
,并且还有几十张珍贵图片,对读者非常有帮助。另外此版本的演奏内涵深刻、
严谨规矩,在权威的英国企鹅唱片指南中获得很高的评价,属“演录俱佳”之作
,也是入门者的优先选择版本之一。如果对照说明文字仔细聆听这五张唱片,应
该对贝多芬的重要交响音乐作品有明白的了解。
但音乐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如本系列“写在后面的话”中所说:“对于
同样的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演奏家,甚至同一演奏家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
态下,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演绎是不尽相同的。而且,不同阅历和修养的听众,对
于同一部音乐作品,其感受也是各有千秋。甚至演出场地、乐器、演出现场的气
氛等微妙因素,都会影响音乐的表达。因此,音乐作品的每一次演奏,每一次聆
听,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过程,是音乐作品本身的又一次再生。对于内容通俗、
结构严谨的音乐,文字分析会对欣赏者颇多帮助。但那些底蕴丰富、内涵深奥的
音乐作品,需要乐迷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自己去体味、揣摩和把握。我们知道,
如果文字能准确地对音乐的内涵进行表述,那么音乐作为一种不可取代的艺术语
言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音乐欣赏最重视个人的体验和感觉,其魅力在
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即使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人,也并不是每次聆听音乐
时都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结构分析上,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的流动
,从中获得艺术上的美感和享受。因此,千万不能只满足于了解作品结构,也不
能完全依靠文字解说来听音乐。正如佛教一位高僧所说:‘通过我手指的方向你
可以看到月亮,但你我最终的目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如果这套系列的文字部
分能成为通向月亮的手指,我们将感到莫大欣慰。”
    综上所述,本系列唱片非常适合作为古典音乐的入门读物,也适合作为音乐
普及教育的参考资料和音乐收藏。

附:对本系列唱片的评论文字:
                           世纪末的“安可”
              ——写在“普罗艺术”贝多芬交响曲系列发行之际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晚的北京世纪剧院,对于一千七百多名普通的中国爱乐
听众来说,实在是一个激动人心而又永生难忘的夜晚。那天晚上,本世纪伟大的
指挥家之一——库特·马舒尔先生指挥着纽约爱乐乐团,为我们演绎了一场丰盛
而又别开生面的音乐圣宴,作为当晚一名幸运的观众,笔者有幸聆听了这场“世
纪绝响”。
这位七十一岁高龄、酷似电影明星肖恩·康奈利的美髯公,当晚带给我们的不仅
仅是美妙的音乐,更向我们展现了他那优雅风趣的人格魅力。且不说当晚的正规
曲目演奏了,光是那几首“安可”曲就特别值得一提,按照交响曲音乐会的惯例
,上半场结束后是常规的场间休息,然而那天我们可爱的马舒尔先生面对热情的
中国听众,竟在场间休息前,意外地安可了一曲刚刚演奏完的德沃夏克第八交响
曲的第三乐章,当那舒缓优美的波西米亚旋律再次响彻之机,相信那一瞬间热泪
盈眶的不仅仅是笔者一个人!而当晚的最后一个安可曲,是纽约爱乐铜管乐组的
三重奏,为了让演员充分展现自己,尊贵的马舒尔先生竟站到舞台的一侧当起了
听众,当铜管表演完毕后,场内天翻地覆的狂热喝彩声显然是给予我们最伟大的
音乐使者、最可爱的音乐老头库特·马舒尔先生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爱乐听众来说,马舒尔先生在世纪剧院的“安可”毕竟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然而当我获悉“普罗艺术”的名曲馆藏系列要出一套库特·
马舒尔先生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选集时,直觉告诉我,这套系列将会成为中国普
通爱乐大众真正的世纪末“安可”!“普罗艺术”出版的这套贝多芬交响曲选集
,选则了代表性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七及第九“
合唱”交响曲,另外还有一个序曲专辑。这些伟大的曲目,都是由库特·马舒尔
先生指挥着德国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于七十年代录制的。
    成立于1743年的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几个乐
团之一,该团有着演奏贝多芬交响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乐团进入二十世纪后,
每年的元月一日上午,该团都要公开演出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虽然它
远没有同期举行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那样久副盛名,然而对每一位
亲身聆听这场“欢乐颂”的爱乐者而言,这一时刻永远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在琳琅满目的贝多芬交响曲唱片版本中,比之富尔特温格勒的深邃、瓦尔特
的从容、克伦培勒的大度、伯姆的优雅、卡拉扬的火热、伯恩斯坦的激情、小克
莱伯的厚实,库特·马舒尔先生诠释的这一套也许并不是最完美的一套,但不可
否认的是,这绝对是一套坦诚而又忠实的全集,通过聆听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
乐团朴实无华的演奏,你也许会发现,贝多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人,同时也是一
个普通的人!
    这套引进版唱片选集,是由荷兰著名的PHILIPS公司录制的,又经过日本JVC
公司20比特的数码转换,使得原本就很优异的音色变得更加通透和迷人,更令我
感动的是,唱片所附带的几本厚厚的中文小册子中竟包容了那么多详实的音乐普
及介绍,足见出版者之诚意!再加上极其便宜的价格(相对于原版进口的唱片)
,相信这绝对是国内普通音乐爱好者和古典音乐入门者聆听贝多芬交响曲的最佳
选择!
    朋友!世纪末的您,如果还没有寻到慰藉心灵的“世纪安可”,不妨来听听
库特·马舒尔先生通过贝多芬所带给我们的这些感人至深的音乐吧!

(作者勇敢的心,系“爱乐人走四方”个人主页版主。此主页以古典音乐和旅游
游记为主,汇集了京津等地的许多古典音乐爱乐者和专业人士。网址:
http://home.baoding.cn.net/~linjie
http://greatheart.163.net

迟来的慰藉
听说普罗艺术工作室要出“普罗艺术名曲馆藏系列”唱片的时候,还是在今年的
春天。当时只知道是要引进国外公司的音源,加上中文的说明,并且以较低的价
格推出。有这几点已经很吸引人,尤其是象笔者这样的古典音乐初入门者。然而
没有想到,首先推出的第一批唱片,仍旧是给了我非常意外的惊喜。
首先,没有想到唱片制作得如此精美。一般国外的廉价唱片,内页做得都相当简
单。象NAXOS的唱片,通常只是非常简单地介绍一下作曲家、作品以及指挥家或演
奏家。但是普罗系列的唱片内页的内容却非常丰富。以笔者手头的五张贝多芬交
响音乐作品为例,不但附有相当概括而又凝练的作曲家生平简介、国内外重要的
音乐出版物及乐评人对于贝多芬的评价、贝多芬年表、贝多芬主要作品目录、演
奏乐团以及指挥家的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作品分析,而且在小册子上还附
有音乐常识及名词浅解。此外,在这些文字之间,还有大量的同作曲家和作品有
关的图片,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作曲家、理解作品无疑有很大的帮
助。
其次,这些所附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不但丰富,而且非常精彩。笔者尤其喜欢其
中的“作品分析”。对于笔者这样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虽然粗懂一点乐理,但是
对于乐曲的结构、曲式等方面的感受还是比较困难。比如,虽然知道奏鸣曲式是
怎么回事,但是到具体听一首作品的时候,往往就听不出哪里是第一主题,哪里
是第二主题,哪里开始了发展部。过去就因为这个问题买了很多的资料。现在觉
得为此而买的大部分资料,在这个“作品分析”面前,都显得毫无必要了,因为
在“作品分析”中,通过标注唱片上具体的时间,非常详尽而清楚地告诉你作品
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下发展的。对于古典音乐入门者,对照着“作品分析”听音乐
,可能是最佳的入门方式了。如果这套唱片早出两年,那笔者在入门过程中就会
少走很多弯路。
文字编写人员对于古典音乐强烈的热爱以及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给笔
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了听古典音乐,笔者曾经读过很多种介绍古典音乐
或者是评介唱片的书籍。仅就贝多芬而言,我觉得同我所理解的贝多芬的形象最
为接近、最有说服力、最中肯的评价,还是这“迟来的”普罗系列的小册子。我
最喜欢的是“写在后面的话”。对于古典音乐的初入门者,这些话是你最好的指
引。说到这里,我愈发觉得这套唱片出得太晚了!
最后的惊喜来自它的价格。古典音乐爱好者时常会高呼“没钱爱乐”,这是因为
古典音乐的唱片绝大部分来自国外,价格不菲,动辄就是上百元一张。目前世界
上最便宜的NAXOS的唱片,都要45元一张。普罗系列定价35元,实在是爱乐者的一
大喜讯。
当然,普罗系列还只出到第一批,我个人热切地盼望着这个系列能在保持这样好
的质量的情况下继续出下去,并且盼望着会出更多的作品、更好的演绎。
(作者洛疏,系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爱好文艺,尤其喜欢文学与音乐,现在中
国民航结算中心工作)

     吹入国内唱片市场的一股清风
    刚走出高中校门的我,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开始于一年前。对于大多数音乐作
品,可以说是只懂些皮毛,要更加细腻深刻地理解作品时总感到力不从心,无从
下手。其原因最主要是找不到关于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详细介绍,对音乐的
理解同样需要旁征博引的资料才能准确到位。所以选购时,是否附有具有指导作
用的说名书成了我的一个标准。
    如今市面上的古典音乐CD制品大多数出自EMI、Decca、DG、Philips、Sony等
外国大唱片公司,其价格也较昂贵。每次购买时总得思量很久,从众多喜爱的CD
中选出一张或两张。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些大公司的产品音质效果的
确无可挑剔,包装精美高雅,其下属的艺人和乐团对作品的释译也各具特色,魅
力独到。但是其价格使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成了真正的高档消费。另外,外国制造
的音像制品,其说明均是外文,这同样给大多数购买者造成了麻烦,降低了文字
的使用价值。因此,我希望能够买到既便宜又高质量的CD制品,最好还有详细的
中文说明。虽说这种愿望有些过份,但我想这同样也是众多古典音乐爱好者所盼
望的。
    最近,社会上正在掀起欣赏古典音乐的浪潮,音乐厅上演了无数场演奏会,
电视台也播出了大量各个乐团的演出录象,影响力之大令人乐观。但人们是不可
能天天上音乐厅,时时看电视。比较起来,似乎倒是可以随时揣上个Walkman或D
iscman欣赏一番。所以要想实现真正的普及,音像制品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前些天,经朋友介绍购买了五张贝多芬交响乐CD盘,是由刚刚成立的普罗艺
术工作室制作的。其音源由日本JVC公司提供,库特·马舒尔指挥,莱比锡格万特
豪斯管弦乐团演奏。这套CD首先令我吃惊的是其价格:五张的价格仅相当于一张
进口CD,但其精致的制作使我无法把它同如此低廉的价格联系起来。但更令我震
惊的还是:我从未见过如此详备的说明,包括有贝多芬生平介绍、贝多芬的主要
作品目录、权威音乐书籍及众多权威音乐界人士对贝多芬的评价,贝多芬的一封
遗书、著名作曲家年表及对作品的逐段分析,还有对音乐专用术语的详细解释。
其中对贝多芬的生平介绍就达十九页之多,可以说是一本袖珍的贝多芬词典,其
间参插有珍贵的图片,对读者更加形象地了解贝多芬提供了很大帮助,对确切地
掌握作品的内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牛津音乐词典》、法国著名音乐评论家罗
曼·罗兰、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等各国著名工具书和学者分别对贝多芬的成就各
抒己见,使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分析贝多芬及其作品。相关音乐常识小词典对刚
入门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十分有用,掌握这些常识是理性地鉴赏作品的牢靠基础。
CD内页另外夹带的“作品介绍和作品分析”详尽地把作品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所
要表达的情节与感情展现给人们,指导人们更加完整地欣赏作品。
等我大体阅读了内页中的文字后,我可以说这套CD基本满足了以上我所说四点“
过份”需求,即高质量的音效、中文的内页、关于作曲家和作品的细致说明和低
廉的价格。我想如果今后我再买唱片,肯定会先看看普罗艺术工作室有没有出版
相关的唱片;在相同的曲目下,我也会优先考虑这样的唱片。
我想普罗艺术工作室出版的这套唱片,应该是许多消费者所热切希望的,也应该
是中国音像界出版的一个方向。它就像国内唱片市场的一股清风,带来了令人兴
奋的讯息。真切地希望普罗艺术工作室能出版更多这样的唱片,也真切地希望国
内越来越多的出版社能出版类似的唱片,使这股清风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换来
古典音乐出版市场的一片蓬勃生机。到那时,不仅象我这样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不
会再为无钱买CD而苦恼,而且越来越多像我的朋友和长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对
古典音乐感兴趣但无门可入”了。

      (作者何方,系99届大学生,曾是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团员,参加过许多演
出活动,受过较系统的专业声乐教育)

--
我是进口唱片的订货员,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可以MAIL我,我给你全国最低的价钱!
还有你找了很久也找不到的唱片,以及录MD之类的服务!希望在为您服务之余,又能与您交友! [email protected]
  **支持正版  合理价钱的正版 ** 反对翻版  价低但质劣的盗版**
          正视音乐    并不是有钱人及正版商人的专利!!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8.10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