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rkson()
整理人: sisi8597(2003-04-07 04:48:18), 站内信件
|
[指挥台上的风云] 萧提 Sir Georg Solti (匈) B y DECCA
在进入本文之前, 我必须要先说明。刚开始听古典音乐都是买卡带, 当时卡带 是以福茂
为最大宗, 而萧提好巧不巧就是DECCA 的镇山大师, 听了很多的录音都是他指 挥的。
对他, 我总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进入CD时代以后, 在音乐诠释上我听到了贝 姆、
伯恩斯坦、小克莱巴等人, 纵使萧提某些作品已然在我心中不再是无可取代, 但对他,
却始终保有初识时的那份情怀。
==================================================================== ======
Sir Georg Solti, 1912~1997, Hungrian
中译: 萧提
曾出版其唱片之公司: DECCA、RCA
生前最重要任职: 芝加哥交响乐团桂冠指挥 (1992年起)
皇 铱路以案 剧院音乐总监、伦敦爱乐音乐总监
巴黎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八十五年的岁月, 终其一生在音乐的路上努力, 萧提, 这位重量级的指挥, 已 经成为
当代指挥新秀们新的努力标竿。他在音乐活动上表现出来的活力、热情与冲劲 , 也将
永远留在听众们心中。
早年的萧提也是位钢琴家, 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院时主修钢琴, 曾经受教于大 音乐家
巴托克。某日听了老克莱巴指挥的英雄后大受刺激, 决心走上指挥这条路。但 因为
母亲的坚持, 他必须继续学习钢琴。二次大战期间避居瑞士 (因为他是犹太人 ),在那里
萧提赢得日内瓦国际钢琴大赛首奖, 在乐坛上初露头角, DECCA 公司也注意到 这位新人
并和他签下合约。不过当时萧提和DECCA 签的是钢琴演奏, 虽然表明想当指挥 的念头,
但DECCA 驻瑞士代表表示, 先弹钢琴, 其他的以后再说吧!!他第一张由DECCA 发行的
唱片, 是与小提琴家Kulenkampff 合作的贝多芬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三首布 拉姆斯
小提琴奏鸣曲与莫札特K454小提琴奏鸣曲。真正涉足指挥的第一张唱片是1947 年的
贝多芬『艾格蒙』序曲, 两年后指挥伦敦爱乐录制海顿第103 号交响曲。
1937年萧提到萨尔斯堡协助歌剧『魔笛』彩排, 在指挥托斯卡尼尼迟到的情况 之下,
他一时兴起, 跳上指挥台指挥了一段, 托斯卡尼尼听到后, 说: 「很好!!」于 是萧提
更是打定主意要走上指挥台。1938年他指挥布达佩斯歌剧院演出『费加洛婚礼 』, 这是
他第一次的正式指挥演出。战后因为很多大师被暂时禁足, 这给了萧提很好的 机会。
1946年他被指定为慕尼黑歌剧院的音乐总监, 在六年任期里共指挥了45部歌剧 , 而且
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指挥!!1952年他到法兰克福歌剧院继续磨练。就如同战前的 老大师
一样, 萧提的指挥历练也是从歌剧院中得来的。比较特殊的经历是1949年, 史 特劳斯
85岁生日, 他预备指挥『玫瑰骑士』庆祝, 而作曲家本人当时正参加服装整排 , 他给
萧提一个忠告: 「当排练这部歌剧时, 你到听众席去听, 让助理指挥代理你指 挥。」
他并邀请萧提到家里访问。没想到几周后作曲家就去世了, 萧提在葬礼上演奏 了英雄
交响曲第二乐章与『玫瑰骑士』终幕三重唱悼念史特劳斯。
1961年萧提到英国 路以盎 家歌剧院, 在那里他的长才终于获得发展, 十年任 期中
他努力不懈, 终于让柯芬园获得无可辩驳的牢固地位, 英国皇室有感于他的 毕 着?
在1972年加封他为爵士, 并加入英国籍。这十年中他另外一个重要的生涯里程 碑就是
华格纳『指环』的录制工作。因为老大师克那佩布煦不喜欢录音, 唱片制作人 Calshaw
慧眼识英雄, 请他担任指挥的重责大任。从1958年起指挥『莱茵的黄金』一直 到1965年
『女武神』, 这部有22张LP (现在是15张CD); 几乎令DECCA 元气大伤的『指环 』,
让萧提真正站稳国际级指挥地位。这套『指环』在录音史上也立下了不可磨灭 里程碑,
而萧提在这部歌剧中展现的大师级功力与坚强无比的演唱阵容, 更是这套录音 一直能够
屹立不摇大风不倒的主要原因。『指环』的录音是唯一同时获得企鹅评鉴与日 本五百大
高度肯定作品, 也引领著一代代的听众进入『指环』迷人神话世界。
1971年萧提接手芝加哥交响乐团, 一直到1991年以荣誉退任指挥的名义退休为 止, 萧提
让芝加哥重现自莱纳以来的黄金时代, 再度进入世界五大交响乐团之林。当然 有人质疑
乐团的素质是否有所回升,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二十多年来芝加哥的声音, 的 确是萧提
心中所希望的。这段合作关系, 萧提自喻为「美满的姻缘」。他认为他喜欢为 乐团打下
根基, 然后看著它茁壮, 扩展其演奏曲目, 最后再贴上自己的音乐标记, 两相 合一成为
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另外他与维也纳爱乐、伦敦交响、伦敦爱乐、巴黎交 响也都
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关系, 有不少动人的音乐会演出与唱片录音, 但大宗仍在芝 加哥。
到现在, 芝加哥和萧提仍然被人焦孟不离的联想在一起。
自芝加哥退休的萧提似乎越老越勇, 不但继续指挥芝加哥, 还担任萨尔斯堡音 乐节的
总监多年, 并持续与维也纳、阿姆斯特丹、柏林、柯芬园等乐团与歌剧院合作 演出,
一点也看不出任何衰老的迹象。他甚至还列了一长串的新计画: 1998年要现场 录制
『崔斯坦与伊索德』、萧士塔高维契的交响曲全套、杨纳杰克的歌剧....等等 , 可惜
的是, 随著他的逝世, 这些计画都将无以实现。
在萧提85年的生命中, 另一个不能不提的就是DECCA 唱片公司。萧提大概是指 挥界中
最「愚忠」的人物, 不会忙著跳槽, 和DECCA 的合作关系到97年为止, 正好整 整50年。
DECCA 开启了他的国际演奏事业, 而萧提也成为DECCA 最重要的台柱指挥。大 量的歌剧
与交响曲录音造就他庞大的事业基础, 而自己也似乎非常喜欢录音。DECCA 的 录音师
如此说道: 「没有人比萧提更了解一段音乐透过麦克风可以产生何种音乐效果 。」
J. Holmes 说的好, 萧提是当今指挥家与现代录音技术紧密结合的最佳范例, DECCA 的
录音, 很少有人不被他所营造的壮丽管弦乐逼出耳油的。
[指挥台上的风云] 萧提 Sir Georg Solti (匈) B y DECCA
萧提的指挥风格, 动态鲜明, 音乐富有张力, 速度偏快和精确的专注, 这是他 受到
托斯卡尼尼的影响, 到了稍晚才开始融合福特万格勒的风格进入他的演出中。 按照
他自己的说法, 另外还有老克莱巴、华尔特等对他风格的建立有很大影响。他 全身上下
弥漫的精力十分惊人, 「人还没踏出舞台门槛, 观众席就已经充斥著骚动的气 息。」
他神经线比较粗犷, 对作曲家的乐谱有时会有点反应过度。
萧提以其广泛的音乐涵养广受尊敬, 对团员福利也相当注意, 但是一旦排练, 他脾气
可就来了。他说「最恨散漫、饶舌、浪费时间, 以前如此, 现在亦然。」作为 音乐总监
他认为应该建立全然的权威。排练时总是如临大敌, 一丝不□, 不过到了现场 却又显得
极为轻松。遇到乐团出错, 他不会急著停下乐团, 而是整段走完后再一一指出 缺失。
他给后进指挥的建议是: 「所谓技术是最枝微末节的小事, 所有的音乐知识都 是可以
学习得知, 但最重要的是引导众人的能力。一位指挥家在摸熟作品精神后, 真 正的麻烦
才刚开始!!你必须把它实体化, 传达出来。对大多数指挥而言, 这才是最大的 挑战。」
他虽然一向速度快, 但是对细节的要求很高, 尤其是在指挥歌剧时, 他更是十 足无事
不管的挑剔鬼。他给的拍子一开始并不容易抓, 而且动作有棱有角, 但团员在 摸索过
一阵子后, 会发现他并不是在打节奏, 而是在强调小节线或是提示重点音符。
萧提富张力的动态风格, 在诠释粗线条作曲家时更是出类拔萃, 最重要的应该 是马勒的
交响曲。虽然说争议不少, 但是萧提的马勒确是自成一家, 注重的是音乐的大 动态与
生命力, 而马勒音乐中充斥的雄浑管弦乐效果更可以发挥他的长才。其中第八 号的评价
最高, 另外第一、二、五、七、九也早有定论。法国作曲家中的拉威尔、德布 西也是
他手上的绝活, 其中『海』、『牧神的午后』甚至有两次以上的录音版本。英 国作曲家
作品中, 他的艾尔加也有不错表现。自己同胞巴托克对他而言更属当行本色, 匈牙利
味道没几个人比他更道地。其他像史特拉汶斯基、贝尔格、荀白克、理查.史 特劳斯
等等也都是他的拿手绝活。
但是他的优点却同时也是他的缺点。因为他偏快的速度与紧绷的张力, 在诠释 古典乐派
作曲家时, 常会有支撑不住的感觉, 甚至失去了这个时期作品特有的诗情。他 的贝多芬
显得工整但偶有斧凿痕迹, 说服力相对减弱不少, 虽然他总共已录过两次贝多 芬全集。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布拉姆斯作品上,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天性使然。另外 , 他的
布鲁克纳也有问题, 冗长的音乐线条与冥想的音乐气质给他带来不少头痛麻烦 , 虽然
他已完成全套布鲁克纳录音。
他给后进指挥的建议是: 「所谓技术是最枝微末节的小事, 所有的音乐知识都 是可以sic
歌剧方面, 问题倒是不多。他最常演出的歌剧包括威尔第、华格纳、理查.史 特劳斯与
莫札特等。威尔第歌剧方面, 他曾经录制过包括『茶花女』、『西蒙.波卡奈 格拉』、
『假面舞会』、『弄臣』、『唐卡罗』、『阿依达』、『奥泰罗』与『法斯塔 夫』,
其中以『茶花女』、『阿依达』、『假面舞会』等的评价最高。华格纳乐剧除 了早期的
『黎恩济』外全部都至少录音一次, 除了『指环』以外, 『罗安格林』、『唐 怀瑟』、
『帕西法尔』与第二次的『名歌手』都相当不错。有趣的是, 有些人吹毛求疵 的认为,
他的华格纳太过兴奋与激烈, 丧失了一些应有的高贵气质与深度。
理查.史特劳斯的歌剧有『莎乐美』、『意勒克特娜』、『玫瑰骑士』、『阿 拉贝拉』
『亚丽安德尼』、『没有影子的女人』等等, 『阿拉贝拉』于1957年录制, 当 时的他
个人风格尚未完全成形, 相对于后期的演出显得相当有趣。虽然他的莫札特绝 对音乐
评价不高, 歌剧可就不是如此。『后宫诱逃』、『费加洛婚礼』、『唐乔凡尼 』、
『女人皆如此』与『魔笛』, 除了前两部外都录了两次。『唐』与『女』剧算 是卷土
重来, 因为第一次的演出并不好。最令人惊讶的应属『魔笛』, 节制的表现莫 札特
音乐, 是最让人吃惊的一次。
他的剧目不只于此。『尤琴.奥尼金』、『卡门』、『托斯卡』、『摩西与亚 伦』、
『蓝胡子城堡』、『费黛里奥』、『 路婆 』、『韩赛与葛丽茜』、『伊 着了 王』
等等, 数量惊人。这些都是他六、七十年来努力钻研的成果, 在歌剧方面, 他 的确和
卡拉扬并列为二次大战后最重要的歌剧指挥家, 他所立下的动态与生命力的演 出方式
也影响著后代的指挥家。
萧提是二次大战后, 最重要的交响曲与歌剧指挥家, 他与卡拉扬、伯恩斯坦并 列三巨头
其鲜明强烈的个人风格带给世人无尽的惊喜与十足新鲜感受, 只可惜他仍旧没 有打破
托斯卡尼尼一口气指挥到八十七岁的记录。但综观其一生, 所完成的庞大功业 , 长时间
乐坛上的风光, 也的确足以让他留名千古--虽然曲目的空缺未补, 虽然几个计 画都将
无以为继。在睡眠中仙逝, 这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也算是福报了。萧提的音乐将 永远永远
完美的留存在CD唱片中, 继续带给乐迷们无尽的感动与怀念。
参考书目
1.J. Holmes: Conductors 杨忠衡、张强音译 世界文物出版
2.王立德: 古典大师--指挥谈指挥 世界文物出版
3.Lory, Jacques and Walker, Malcolm: Solti A Career
The Decca Record Company, London, 1992
--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01.2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