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音乐全书>>作曲家>>Chopin>>我爱肖邦(三)

主题:我爱肖邦(三)
发信人: dannylu()
整理人: joojoo(1999-11-20 08:40:25), 站内信件
肖邦 
(Fredric Chopin, 1810-1849) 
  我的生活……是一首没有开始但有悲伤结尾的插曲。 

 钢琴诗人肖邦 

  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有一半的法国血统。他的父亲从法
国移居华沙,教贵族子弟学法语。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并就学于
新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恋上了年轻的歌手康斯坦西娅·格拉特科
芙斯卡。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据说就是这位少女激发了肖邦
的创作灵感。1831年9月,肖邦来到巴黎,他的余生便和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活联系
在一起。肖邦在沙龙中与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往,如音乐家李斯特、柏辽兹,文
学家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海涅,画家德拉克洛瓦。通过李斯特,肖邦结
识了“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奥罗尔·杜德旺夫人,也就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
治·桑。肖邦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在一种他从未
经历过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乐想象力达到高度兴奋的程度。其后的八年中,每
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诺昂乔治·桑的别墅里度过的。这些年也是肖邦创作最旺盛
的时期。但他的健康逐渐变坏,他和乔治·桑的关系也走向破裂。在他最后的信
件充满了孤独的绝望。1848年他在英国演出,返回巴黎后几个月便逝世了,时年
三十九岁。他的葬礼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礼进行曲》中举行。
他被安葬在拉雪兹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兰的泥土。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
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
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的想象就献给了键盘,他在这狭窄
的结构中创造出了一个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成美的源泉。
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
些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下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肖邦
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诉
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
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
顺手的,音乐几乎像是自己演奏出来的。 

  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
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
的主流。在肖邦的战争气氛的波罗涅兹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它
们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条。那骑士般的玛祖卡闪烁着火热而辉
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之中。除了这些精神化了的舞
曲形式之外,肖邦还写了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
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
心血温暖而慈祥的。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一种普遍语言的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
的练习曲中庆祝着最大的胜利,而那些夜曲则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
诉着一个人的最恳切的渴望。他虽然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但实际上,却和他
那浪漫主义的许多同代人一样,也是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72.24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