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2 影视评论>>⊙ 华语电影 ⊙>>念你如昔,关锦鹏/Luc@清韵书院

主题:念你如昔,关锦鹏/Luc@清韵书院
发信人: eastnet(东方剑)
整理人: dyldm(2002-03-26 11:16:58), 站内信件
www.qingyun.net

Luc 
时间 0:6:27 16-12-2001 
主题 念你如昔,关锦鹏 
一、序幕 

2001年11月10日。夜,11点。 
台北,Funky酒吧。 
音乐响起:黄品源的老歌《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过去的数年里,这首歌曾无数次被播放,然而这一刻却如此不同——酒吧里正举行《蓝宇》主题曲MTV首映式。 

Funky是台北著名的gay bar,老板二哥有“同志教父”之称。该晚首映吸引了数千人到场,关锦鹏的十分钟致词频频被掌声和呐喊声打断。关锦鹏说,感情这回事其实一直都是很自私的,永远在一些症结上都是“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不管真的是哪一方对不起另外一个人,到头来一出口问对方,永远都是“你怎么”。 

《蓝宇》,入围了本届金马奖10项提名。 


二、女相 

关锦鹏的处女作是84年拍的《女人心》,当时他应该还不曾意识到,这个片名将是他之后十年里为之纠缠的主题。据说关锦鹏自己最偏爱的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地下情》,然而我还是最记得《阮玲玉》予我的惊艳:惊便是这样惊法,艳亦便是这样艳法,一如内中张曼玉的绝代风华。 

我是五六年前看的胶片,记得最牢的是阿阮行将自尽前那一幕独舞。当时在幽暗的礼堂里,屏幕也是一个暗调的底色,只有阮玲玉的雪肤花颜是唯一亮的所在。她手腕轻扬,在眉前似浪般舞过,柔若无骨;她凝神带笑,稀薄笑意罩着薄面——30年代的女星,身形面容总是一种“薄”的况味,是“薄命”的“薄”罢——伊恍惚的独舞于伊的寂寞,绝美得世所不容。 
自此,若说及“风情万种”,我眼前便只有这舞姿。 

我想关锦鹏一定是爱极了阮玲玉,所以才能把扮上她的maggie拍的美丽如斯,他也一定心疼极了玲玉,所以镜头里的她又寂寞如斯。然而也因此,《阮玲玉》的结尾成了最为人垢病的部分,人们说,他收得太仓促——多情如他,面对阿阮的死大约委实是不能了。 

好在整部影片关锦鹏聪明的用了时空交错的方式,90年代对30年代的探访,令情绪得以疏离。张曼玉的阮玲玉得了柏林影展的影后,是华裔女星的第一人。不知这样的结局会不会让梅艳芳略有失落?关锦鹏原本属意她出演阮玲玉一角,阿梅曾是他镜头下的女鬼如花。 

《胭脂扣》应该是最初替关锦鹏赢尽大众口碑的作品,他细细密密的铺陈五十年前的塘西风情,奢靡、颓唐、耽溺。苍白幽怨的梅艳芳,竟活脱脱一个如花,折下世七年阳寿来寻她的温心老契,女鬼面色凄惶:“十二少:老地方等你。如花”。寻到末了,赔上来生际遇,看一眼那个男人苟活尘世……黯然离去。黯然就黯然罢,偏他苟且的如此不堪——关锦鹏说,如花有多痛,我就有多痛。 

关锦鹏对“故事”的兴趣远远不及对“人物”,他细细体贴着他影像里的女子。他曾说:“以‘人物’出发,这是我的个人喜好。其实我跟编剧度剧本的同时,我正等待着剧本中的‘人物’与‘人物’能够擦出火花,去刺激剧本的plot。”《阮玲玉》和《胭脂扣》是一个女子与周遭织就一张放射状的网,86年的《地下情》则是一个男子串起三个女子——焦点仍旧是女人,但男人是那根不可或缺的线。与之类似的,是94年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他这部作品,记得当年看完电影同人说:“这个导演也真叫做是好玩,恨不得给看的人个个手里塞一本原作:拍不了两个镜头就要插一回原文字幕。”——误他的,还是一个“爱”字:这一次,他爱的是电影背后的张爱玲(我也爱张爱玲,所以这边厢笑他,那边厢又早已引为知己),张爱玲的敏锐、张爱玲的幽默、张爱玲的一针见血、张爱玲的懂得慈悲……还有张爱玲的文字魅力。但电影有一个好处,是镜头在美丽之余,带“余韵”的趣味,相当的张爱玲,也相当的寂寞——寂寞也本是关锦鹏一说再说的母题。 


三、男生 

在大屏幕上再见关锦鹏要到四年后,彼时他已出柜。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恍然大悟,说怪不得香港女性电影拍的最好的,竟然是这个男子。应该是有关系的吧,他也爱的是男人、恨的是男人,情绪上感同身受,表达上却不会被疑作掏心挖肺反而更少顾忌。然而总还有些别的,令得他决意以一部《愈快乐愈堕落》开始“男生”的一章。 

这是一部用女人串起男人的电影,月纹同Rosa面貌相若宛如两生花,牵三挂四的扯出小哲、伟还有唐世琛这三个男子。然而事实上,五个人里任谁也没能似阮玲玉或如花那般,得到导演的深深体恤。我想这也是98年之后关锦鹏电影的一个变化,他把自己散点般投射在数个角色身上,这样的平均用力使得对某一人物的深入挖掘变作了更多分神在人和人之间彼此的关系还有反应上。 

之后的《有时跳舞》亦如此。 
性格各异的五个人,孤岛上的突发事件,以其中一个男子的叙述推进影片,他的观察既未必等同于事实,甚至他还许基于自己的立场在叙述中隐瞒事实。如此关锦鹏并不求“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贴身角度,而是让某种普遍的寂寞感和寂寞里夹杂渴望的矛盾感弥散:暧昧不明的未来,隔膜的人群,且让我们来跳舞。关锦鹏说:“跳舞是一种不需要交谈的活动,是一种互动、需要touch对方的活动,大家在跳舞期间多了一个依傍。”——换言之,彼此戒备又彼此渴望,所以人才会觉到寂寞。 

另一个变化,是关锦鹏对现下香港的切入。《愈快乐愈堕落》最后的青马桥是一个象征,伴随暧昧不明的天色,伴随黄耀明幽暗低回的歌声,影片里的他们经历了97之前之后,“然后睁不开双眼看命运光临”的,不单单是车里的世琛和伟,还有车外的世间。而《有时跳舞》里的孤岛,关锦鹏说:“虽然我无指明那是香港,但相信大家已心照不宣了”——同样经历变故,以及人们同样的“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四、记录 

在“女相”和“男生”之间的四年,关锦鹏拍了两部纪录片,《男生女相》和《念你如昔》。如果说电影是别人的故事,那纪录片则是关锦鹏更彻底的自我投射:他是如此善于以一己的私情为立足点,来处理一些看似宏大的题材。 

1996年,电影诞生百年之际,英国电影学会(BFI)策划了一组纪录片,是请一批电影人拍自己国家的电影史,如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美国电影史,大岛渚的日本电影史。而回眸华语电影的担子,则落到了关锦鹏肩上——这便是《男生女相:中国导演之性别》的来由。 

在这部被台湾影评人焦雄屏夸作“神采飞扬”的纪录片里,关锦鹏以性别作切入点,以体己的视角看全景的视野,把两岸三地的电影娓娓道来。全片分作六章:“父亲的缺席(一)”、“阴柔与阳刚之容颜与肉身”、“父亲的无所不在”、“寻找父亲,发现哥哥”、“阴柔与阳刚:Transvestites and Transsexuals”和“父亲的缺席(二)”。关锦鹏从对自己父亲的追忆入笔,进而在华语电影的范畴内,讨论男性和女性电影、影片中的父亲形象、同志电影、性倒错影片等问题,最后镜头重回私己记忆,关锦鹏问母亲说,对他和威廉的关系怎么看?关妈妈说:无所谓啦,现代社会有什么事,将来一闭眼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好简单的嘛,我也不一定要什么传宗接代……*最终给全片下了一个私人的注脚。影片通过追忆父亲去触及华人宗法制度里相当根基的“父权”概念,从而使个人体验得以反过来关照社会;与之类似,个体的自我性别认定伴随的是对传统社会概念的颠覆,在追寻这一路电影足迹的过程中,重温的也即是二者短兵相接的历史。电影和现实,私人记忆和集体追忆,经由性别这个巧妙的切入点,这部《男生女相》浑然的将之串起,并以首尾两段的脉脉温情奠定了全片的调子。 

一年后关锦鹏拍“香港”这个城市,《念你如昔》是面对九七,关锦鹏作为一个普通香港人欲说还休的心事。他拍他发色斑驳的母亲,拍童年往事如今的痕迹,拍演大戏(粤语)的剧院此刻空荡荡的回响,拍地铁里昏昏欲睡的人,拍专心打街机的男孩,拍街上或专注或茫然的人,拍篮球场上“汗水芬芳的少年”……**他有一双“loving hand”,细细描起这个城市的眉,丝丝毫毫都上心。关锦鹏说:“我周围的朋友都在忙着做事,要把自己想做的事赶在‘七一’前做完,因为对自己以后的命运没有把握”。所谓今昔,是“惆怅旧欢如梦”的那个“惆怅”,更担心当今变作昔,人会愈加惆怅。中国也好,英国也好,香港对其而言只是“政治”,唯有之于日日在这里穿行、留存了关于往昔记忆的人,这个城市才是“日常”,也只有他们即便唱的是《棋子》,也仍会藉多情的镜头抚摸城市的美,祈祷城市的好。 


五、蓝宇 

终于要说《蓝宇》了。电影还没有看到,但从林林总总看来的资料里,觉得今次的阿关,似乎又回复些许对人物的深切关注,并同时兼及彼此间的关系,也许两个人一段关系是最有可能左右逢源的。由于我个人更偏爱他“女相”时期的作品,因此我是期待《蓝宇》能有胜过《愈快乐愈堕落》和《有时跳舞》的表现。 

早先看过《北京故事》原作,读到关锦鹏说小说在情色性事上的描写之大胆令他惊讶的时候,就颇认同。关锦鹏的多情,多的是温情,所以他接着说“拍一部同志情色电影并不是我的意愿”。而后来终于令他回心转意,是“故事中横跨十年的感情关系”,他说“我觉得这才是把小说拍成电影的价值”。时间可以击垮感情,也可以见证感情,在自己与男友十一年的感情经验里,关锦鹏找到了同小说共通的“人之爱恨交缠,人面对大环境变迁所衍生的无奈”。这也许是关锦鹏最贴身的一次导演经历,有最懂得的心情在里面,这样才可能诞生类似阮玲玉独舞的那幕罢?我想。这是我期待这部影片的缘故。 

也看了一些剧照,红黄的暖调,类似油画的气息。甚至记下了一句台词:“我知道最终我还是要走的。我一直这么提醒自己,让自己在明天醒来的时候喜欢你少一点。在离开的时候可以轻松一点”——编剧魏绍恩说吃关机饭那日,整个剧组哭得昏天黑地。假如……我只是说假如,《蓝宇》事实上没有预期的好,那败也是败在关锦鹏的情难自禁上,好比《阮玲玉》的结尾。 

他是多情的人,只恐镜头,载不动如许情。 


六、收梢 

关锦鹏笑说,他宁愿把蓝宇“看得大一些”,解释作“蓝色宇宙”,如此便有了一种人的感情之于天地的对比,人纵然无力,却也可以试着比较的真挚、坚贞……或者,不自私。 


附注: 
*:没有机会看到《男生女相》,文中所引该片情节,来自焦雄屏的评论《关锦鹏切入中国电影史》。 
**:同样没机会看到《念你如昔》(多么遗憾^-^),文中所引该片情节,来自黄小邪的评论《关锦鹏:〈念你如昔〉》   



----
 爱我者皆爱之 
     ★★★     
    至HOT碟讯,尽在广州DVD/VCD!!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