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港 事 錦 囊 〗>>【 香 港 指 南 】>>【香港历史】>>香港历史(2)

主题:香港历史(2)
发信人: sam726hk(Sammy)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17 23:49:56), 站内信件
中英兩國對前訂條約的詮釋各執一詞,最後引發第二次中英戰爭(一八五六至
一八五八年)戰爭的導火線為中國水師登上英艇亞羅號搜捕海盜(這艘船船身
為西式設計,有中式索具),而發生衝突。結果兩國於一八五八年簽訂<<天津條約>>,英國可派遣外交代表到中國,戰事暫告平息。
第一任使節為香港首任布政司布魯司爵士,他奉命前往北京呈遞國書,但途經
大沽突遭炮轟,戰火遂於一八五九年再起,到一八六零年始告平息。從本港
早期照片所見,參與第二次遠征的英軍曾在九龍結營。英軍發現當地環境適宜,
遂保留九龍半島駐防,經英國駐廣州領事白加士爵士與兩廣總督交涉後,獲得
九龍半島南端(北至界限街)連同昂船洲的租借權。一八六零年 ,戰爭結束,
訂立《北 京 條 約》 ,九龍半島正式割讓予英國。歐洲其他國家和日本相繼
要求中國租借土地。
 一八九五年中日戰爭結束後 ,曾為中國說項的德、法、俄三國更有藉口提出
租地要求。其後,局勢緊張,英國認為如要防卫香港,則須取得鄰近土地的
控制權。 根據一八九八年六月九日在北京簽訂有關拓展香港界址的條約,中國
同意把九龍界限街以北直至深圳河的新界地域以及235個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
99年。英國此舉僅在針對法俄兩國,而非對付中國。中國軍艦仍有權使用九龍城
的碼頭,中國仍然保留該處的行政權,“惟不得與保卫港之武備有所妨礙” 。 
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英女皇會同樞密院決撤銷這項條款,由英國單方面
接管九龍城。在此之前,英國人已於一八九九年四月接管新界。接管初期,尚有
零星反抗,但後來終告停止。
 新界遂成為香港的一部分,但與市區分開管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