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Sammy)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17 23:49:56), 站内信件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款。
一九三一年,日軍佔領東三省,並企圖吞併華北省份, 終於導致一九三七年爆發
中日戰爭。一九三八年,廣州淪陷, 大批難民湧入香港。估計在一九三七年抵港
的難民約有10萬人,一九三八年有50萬人,一九三九年則有15萬人,
使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人口增至160萬人。難民抵港人數最多時,估計
約有50萬人流離失所,露宿街頭。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空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一時間(香港時間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 ),日本進攻香港。日軍取道中國
大陸出師,英軍被逼撤離新界和九龍,退守港島。當時守軍包括香港義勇軍,
苦戰一周後,以眾寡懸殊,難扭劣勢,終在聖誕日投降。
日本佔領香港三年八個月。淪陷時期 ,貿易停頓,貨幣貶值 ,糧運不繼,政府
服務公用事業受到嚴重影響。不少港人避居中立的葡屬澳門,澳門政府亦盡量
收容。日治末期,為解決糧荒,日本人驅逐大批居民離境。本港居民雖然備受壓迫,
但大部分仍擁護同盟國陣線 。中國游擊隊在新界四出活動,逃匿的盟軍人員也得
到村民掩護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日本宣布投降。消息傳來,淪陷期間
被囚赤柱監獄的布政司詹森(後獲封爵士) 隨即組織臨時政府 。八月三十日,
海軍少將夏爵士率領英國太平洋艦隊抵港,成立臨時軍政府。一九四六年五月一日,
總督楊慕琦爵士回任,香港正式恢復民政統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