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集邮入门>>集邮杂感>>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11(求封)

主题: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11(求封)
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15 12:21:52), 站内信件

1.1.11 求封

  世界上有很多人信仰妈祖,但我是不信的。至于湄洲岛上的妈祖雕像则另当别论,因为它已从泥菩萨升华为艺术品。当这尊美丽的雕像要登上邮票的消息传来,我便再也坐不住了!雕像的作者是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美术系的李维祀副教授和蒋志强讲师。老李是我的隔楼邻居,本人集邮30余载,“国家名片”直接与本邻居有关,可算得上是破天荒了!近水楼台,当然要搞几枚签名封了!各地邮友也闻风而动,委托信纷至沓来;加之何大仁教授(《基础集邮学教程》主编之一)将别人委托他的多封任务转嫁于我,邮友邮情,更令我不敢怠慢!
  老李是位50开外的关东大汉。他60年代初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得高手真传,加之灵气,加之勤奋,加之一股执着的韧劲儿,如今技艺已炉火纯青,在福建可是数一数二的大雕塑家了。除了妈祖,福州的林则徐铜像,广东虎门的林则徐座像,厦门的陈化成雕像,以及八闽各校园中的鲁迅、陶行知、王亚南、严家显等等石雕铜塑,均一一由他神奇的双手艺术地再现出来。最近他那小小的雕塑刀遥指大洋彼岸,参与了美国芝加哥华埠广场的十二生肖雕像的创作。
  记得七年前,女设计家任宇来闽设计“林则徐诞生200周年”的纪念邮票,原本第一枚的取材是李维祀创作的林则徐铜像。林身披战袍,威风凛凛,与第二枚“虎门硝烟”的浮雕正好呼应。厦门的邮迷们听了风,便是雨,特委派我为全权代表,与老李接洽签名封事宜。当时老李正一心忙着创作,交谈时我提起任宇,他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说任宇曾是中央美院附中的小同学;他还记得有那么几个调皮的男生给她取了“小狐狸”的绰号。后来由于铜像尚在浇铸,而任宇的设计又“时间紧,任务急”,终于阴差阳错,未能如愿。造成“J115·林则徐画像”难见半分英雄气质,至今乃被邮人戏称为“一休和尚”。
  往事如烟。这回不会有误了,信息及时的《中国集邮报》9月9日刊出了邮票的图稿和万维生的创作谈。万在文中赞美雕塑是“艺术珍品”,并谦虚地写到:“邮票的画面,主要是雕塑家塑造的妈祖像,我着笔的地方很少。”这无疑使老李的签名更具份量。艺术教育学院在厦门大学新区,离校中心颇远。它创办多年,我从未去过。如今为了索要信封,我气喘吁吁踏遍了它两幢六层的大楼,结果空手而归,该院和美术系都没有专门的信封,倒是该院的音乐系有信封,这令我好扫兴,毕竟妈祖不会弹钢琴!只好用“厦门大学”的信封代替了,叹息之余,我也为该院及其美术系失去一个自我宣传的良机而惋惜! 
  9月30日晚我来到李家,不巧他爱人病倒在床,儿子也染上流感,他又正忙着为台湾客人赶塑另一尊妈祖。他满头大汗,忙得不可开交。我手握一叠信封,进退两难。哪知老李见到我喜出望外,原来全国许多邮友直接将求签信寄到他的手上,眼下他正为邮票的事犯愁呢!这下好了,我努力为他解决购票难题,他挤出睡觉的时间来签信封。老李真是个搞艺术的,每一封都签得极认真,一丝不苟,自然也极费时间,我等待,探望,再等待直至10月2日夜“最后期限”方才如愿以偿。10月3日我一大清早赶到邮局门口,托前往参加《妈祖》邮票首发式的邮局李振群局长和邮票公司陈毅慧经理,把信封带往莆田市实寄。这样我这叠信封集签名、原地与首日于一体,“难度”达到最高峰!
  忙完了,极累!局外人常笑我等邮迷“自讨苦吃”,可他们哪知道苦中有甜,乐在其中啊!〖JY〗1992.1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如果你想集邮,请看集邮入门
         如果你准备参展,就要熟悉FIP规则
http://photo.inhe.net/useralbum/1437496104/41455147.gif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