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原 创 长 廊 〗>>【網友文集】>>╠ 舉杯邀月 gd108 ╣>>【不咸不淡渡人生系列篇】>>【米系列1-3】>>不咸不淡渡人生 米篇之三

主题:不咸不淡渡人生 米篇之三
发信人: gd108(邀月)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16 12:06:08), 站内信件
                     不咸不淡渡人生  米篇之三

    两广人,对肚皮有个叫法,称橡皮肚,就是多可以多吃,少些也无妨;对男
孩子,也有叫大肚仔的,因为在发育期饭量都很大的原因。

    两广人形容一个人可恶,有句口头语,“怕咗你先至怕米贵”,可以想象,
米价的重要性了。

    城里人吃不到鲜米,到了粮店的,绝对是陈米,因为国家有个粮食储备制度
,新米入仓,旧米出卖,年年轮换。供应老百姓的米都是三号米,米价是几十年
如一日,一毛四分半,口感非常之差,而农民又赚不到钱。难怪老百姓会一面扒
饭一面骂娘了。我曾经到过一些国家储备库去看,粮仓一溜排开,高高大大,真
的是“备战备荒为人民”,所以才有国家粮食储备费一年浪费多少个亿。所幸这
个制度现在已经改了。

    一个人能吃多少,不敢说,我自己试过,学农和贫下中农三同时,每餐按每
人秤斤半米的量来煮饭,吃完之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一帮少男少女同乐时,自
己包的饺子,吃完60个之后,再将煤炉捧回集体厨房,又到操场打羽毛球。

    读中专时吃得比较好,因为那时卫校已经被解散了,我们读的护士班是附设
在医院的,全都集中在医院营养室(就是病人食堂)吃,女生吃不了多少,也就
经常有剩的了。到恢复高考后读大学,伙食就很差了。我是属于带薪读书的,属
学生中的有钱分子,可就一个月32元5角的工资。伙食交了15元,剩下的经常要请同学。开始食时是一个组一盆饭一盆菜自己分,以后慢慢改成了拿饭票吃。总之差极了。现在的学校我感觉已经很不错了,在天河工作时,我办了一个华师的磁卡,花钱不多,每餐有一百几十样菜选择,主食也有十多样,不过,学生仍然不满足。吃这个东西,我想人类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现在的米,也是多种多样了,新鲜的大米,满街都可以买得到,还有农民推
着车子到你家门口转悠。在超市里,什么薏仁米,西米,泰国香米等等过去没看
见过的米都有。糯米,以前是过年时才配给一个家庭多少用来包粽的,现在想什
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

    说起包粽子,以前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骑楼边垒一个灶,放上一个大锅或
圆柱式的大铁桶,烟雾弥漫地在煮粽,通常要花一个晚上,再加上备料,从泡绿
豆、糯米,到用五香粉腌制猪肉,等等,没有一两天做不完,所以是家家户户的
一件大事,需要全家总动员的。现在还有谁自己做呀,满街十元钱三个,高档的
还不少呢,谁都挂上自己是“正宗肇庆粽”。

    米的市场放开了,价格也放开了,到处都有人在卖,不过,毒米的消息也来
了,闹得人心惶惶。

    现在的人们,对米已经是没有感情了,不论大学校园还是酒楼排档,到处都
可见白花花的米饭给倒掉。据说50大庆的国宴,做的就是家常菜,每桌是8000元
标准,一桌20人,一个也就400元一餐。400元的概念,大概是一个穷学生一年的
学费吧。不过,这还不算多,还有人一桌吃掉十多万元的。 

    虽然国家已经号称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       (米篇完)


----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后退一步自然宽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