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幽冥夜谈>>鬼谷探幽>>神鬼分类>>东岳十太保

主题:东岳十太保
发信人: neptunefish(鱼小咬)
整理人: neptunefish(2001-12-13 21:52:07), 站内信件
东岳十太保 

  东岳大帝作为幽冥主宰,统治着极其庞大的阴间世界。 孤家寡人自然不行,就是人手少了也忙不过来。 于是,他手下设置了十分庞大的阴府官僚机构,以便处理阴间的各种事务。 重要的帮手除了十殿阎王、五道将军、判宫、城陛以外,还有东岳十太保。 “太保”本为官名,’古代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为辅弼国君之官。 后世也用作对武士豪杰、绿林好汉的美称, 如《说唐》中镇守登州净海大元帅靠山王杨林收有十三个武艺高强的好汉为义于 , 号称“十三太保”,《水浒传》中有个“神行太保”戴宗。 “东岳十太保”也是对东岳大帝手下的十位阴将的尊称。 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州有一座广灵庙,与东岳太保有关: 广灵庙,在石塘坝,奉东岳温将军。请于朝,赐庙额封爵。 自温将军以下九神皆锡(赐)侯爵,曰:温封正佑,李封孚佑,钱封灵佑,刘封显 佑, 杨封顺佑,康封安佑,张封广佑,岳封协佑,孟封昭佑,韦封威佑。 东岳十太保中的温元帅最有名,孟元帅、康元帅也有一定知名度,其他几位则没 有多大影响。 东岳十太保又称东岳十元帅。这里的“元帅”与人间统帅全军的元帅概念不同, 只是对阴问将官的一种美称 『康元帅』 康元帅传为东岳大帝属下的十太保之一。 康元帅名字不详,父名康衙,母金氏,生于黄河之滨。 康元帅慈慧悯生,从不伤害幼小者,照顾孤寡,连虫蚁也怕踩死。 当时有一只小鹳被牵所伤,折断了翅膀趴在地上,康元帅“收而哺之”。 此鹳痊愈后“含长生草而报”。康元帅还治愈了邻里不少病人,“四方谓之能仁 ”。 ☉ 康某慈爱悯众,声闻于天。玉帝特救封其为“仁圣元帅”, 掌管各地的土地神。民间说法,人死后,亡魂被无常鬼勾走, 先送到当地的土地庙中土地爷那里报到,然后送至当地城隍庙中城隍爷那里汇总 , 最后押到东岳大帝处听候处理。 有这么一位连蚂蚁都伯踩死的仁圣康元帅掌管着基层权力机构, 就可以大大减少冤假错案,不但东岳大帝觉着他办事放心,就是百姓们心里也感 到踏实。 康元帅为一武将模样。浓眉虬髯,威严勇猛, 一手执金斧,一手执瓜锤,不大像个慈善之辈, 或许做了阴间将军,就该有副凶猛样子,才能震慑住鬼魂。 康元帅与孟元帅、温元帅等并为东岳十太保。 其塑像通常配祀东岳庙中。 近代民间仍有祭祀康元帅的习俗。如广东一带: (农历)七月初六日,俗传为康元帅诞日,群往沙头庆祝之 (沙头,地名,属南海县霞境,在省城西,有水道可达。礼佛者舶艫往来,衔接 不绝)。 料有所谓主帅会,即聚醵资以供礼神之用。令他把释放的800 名囚徒全部抓回, 少一个即处死他。 孟山自思难以复命,便在窑中引枪自杀,但连续三次未遂--一只白免三次撞倒 其枪。 玉帝闻之,即救封其为“酆都元帅,遂后于其帽上加琼花一朵”。 宋初为其塑像建庙,“而加以将军号焉”。 『孟元帅』 孟元帅是阴府中的一位善神,为东岳大帝十太保之一。在民间受到人们的崇拜。 相传孟元帅是为了帮助感化囚犯受到玉帝嘉奖而被封为阴间元帅的。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 孟元帅名孟山,本是个狱官。为人仁义孝慈,敢作敢为。 一年,将到年底,监狱里的囚犯们都很思念家中的亲人,伤心落泪。 孟山看了十分同情,心想:谁没有父母亲人?犯人也是人,也该让他们见见亲人 。 孟山遂与囚犯们约定:腊月二十五日放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年,正月初五按 期返回监狱。 犯人们感泣而去。到了正月初五,犯人们都按期返回,没有一个误期或逃跑的。 以后,年年如此,成为惯例。 久之,孟山思索:“囚犯们一念思亲,孝也;信而四时,义也。 既孝义且信,可感化他们使他们改过自新。” 于是,他对犯人们说:“假如赦免了你们,能改善吗?” 犯人们说:“我等已犯了罪,岂可一错再错?谁愿死心塌地的干一辈子坏事?” 孟山说:“汝等真能改过,我就全放了你们。” 囚犯们泣日:“这是在阎王殿上得到轮回转世!可我们逃走了,您怎么办? 若是您为我们而死,我等活不如死。” 孟山说:“以一人死而活百人之命,何虑焉!” 众囚皆泣曰:“君如此宽厚,恩莫大焉。我等碎身难报。”孟山遂将他们放走。 不料,上司滕知府知道此事,把孟山抓来鞭打了一顿, 并限令他把释放的800名囚徒全部抓回,少一个即处死他。 孟山自思难以复命,便在窑中引枪自杀,但连续三次未遂,因为有一只白兔三次撞 倒其枪。 玉帝闻之,即救封其为“酆都元帅,遂后于其帽上加琼花一朵”。 宋初为其塑像建庙,“而加以将军号焉”。 孟元帅的诞辰是农历八月十二日。 明人余象斗编著的《北方真武祖师天上帝出身全传》 (即《北游记》)记述了真武祖师降妖伏魔,收其为三十六天将的故事。 其中卷四《孟扇放囚入仙道》一节与上面的情节完全一样。 『杨元帅』 东岳十太保中还有一位杨元帅。杨元帅名叫杨彪, 因他出生时,“邻惊喊有飞虎至”,故起名为“彪”。 据说杨彪本是汉代廷尉,即中央政府中执掌刑狱的高级官员。 他性情和顺,判案公正。有个盗窃主人玩物的,皇帝想定他死罪, 但杨彪按律条定了他盗窃罪,依法判处。他的一个老朋友触犯了法律, 给了杨彪千金“好处费”请他高抬贵手,杨彪面对重金连眼睛也不眨一眨, 对老朋友说:“你这是把我推进脏水坑,让我和你一块挨骂!”坚决分文不受。 他对朝廷中那些受宠大臣犯法的决不手软,就是皇帝求情也不行。 后汉末倒也有个杨彪,做过汉献帝的太尉(丞相)这样的大官, 为人正直,反对过乱贼董卓,但没有当过大法官,与上面的杨彪不像是同一人。 前面那位以“守法”著称的杨彪死后,被上帝封为地祗。 他“下察五方之凶秽,幽按十阎君之纵横,阳纠人间囹圄之曲直,阴鉴海岳之魅 魑”, 责任重大。特别是作为东岳十太保之一的阴帅, “察人鬼,断凶顽,校牛头马首之关,剖岩林水国之藏,无不可者”。 杨元帅的诞日为农历十月十六日。 在《北游记》中,真武祖师手下三十六天将中也有杨彪。 他本是个吃人的妖怪,在地下开了无数地坑,行路之人黄昏时过此, 跌入坑中,杨彪便捉而食之。后真武祖师带从将设法将其降住。 玉帝封其为“地祗元帅”。 『温元帅』 温元帅是东岳十太保中的第一太保,兼任道教护法神将、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之一、又是真武大帝属下三十六天将之一。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温元帅姓温,名琼,字子玉,后汉东瓯郡人。 父亲温望是位儒生,憾于没有后代,“以为非孝也”,遂与夫人张氏祷于后土娘 娘。 当晚梦一金甲神,持巨斧,手托一颗明珠, 对张氏说:“我乃六甲之神,玉帝之将,欲寄母胎托质为人”。 遂委珠于其怀而醒。张氏因而怀孕。 十二个月后诞生,乃以六甲神所赠玉环名之曰“琼”,字“子玉”。 温琼幼而神明,七岁学习推算星象, 十岁通儒经传,十九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考了多年不中。 一天,忽然叹曰:“男子汉生不致君泽民,死当助帝诛奸灭邪,以酬吾志。” 抑郁间忽见苍龙坠珠于前。拾而吞之。 突然变幻,面青发赤蓝身,英毅猱猛。 东岳大帝“闻其威猛,召为佐岳之神”。 后被玉帝封为“亢金大神”,左手执玉环,右手执铁简。 又奉帝旨,“为岳府猛将众神之宗、岳班之首”。 宋时,位列东岳十太保之首,并为之立庙。 以上所述温琼事迹神话色彩很浓,他的前身被说成是玉帝帐前的金甲神, 他在青少年时其实是个书生,后来变得勇猛是因为吞了一颗宝珠。 他的功德讲得也很简略,不如《北游记》(《真武神师出身传》)讲得生动感人 。 该书中讲了个“瘟元帅”的来历。大体于温琼相同,但名字作雷琼,成神的经过 也有区别: 却说玉帝一日升殿, 斑竹村中灶君出班奏说:“斑竹村中有三百灶火,百姓俱不行善, 恶人为生,作恶非常,不信天地。” 玉帝闻奏大怒:“准奏。即宣行瘟使者钟仕贵,领旨降凡行瘟,灭了斑竹村一村 人民。” 仕贵领旨出朝,下中界,土地迎接。 钟瘟神日:“玉帝闻奏大怒,说这一村人民不信善事,可灭, 差某下凡,你可将我此药明日巳时,放于各井中,于众人饮水,则尽瘟死他一村 人民。” 土地禀曰:“这里人果不信善,该灭,其中只有一人, 姓雷名琼,卖豆腐为生。其人为人心好,常种善根。施舍心重,此人不可害他。 使者日:”善人当救,余者不可卖放。”将药吩咐土地。 土地接了药,变一老人,去到井边等侯。 正遇雷琼来打水作豆腐,土地于琼背后曰:“此水你多担些去,明日巳时, 此水放药,吃人会死,吃不得。”琼听见回头一看,不见其人,琼大惊, 心中付曰:“若天降之神,明日入药于井,害却一村之人,吾安可知而隐之. 偷存自己性命?不若宁作我死,倘若救得一村人,亦是老夫阴功。 古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次日自天光一起,直至井边等候。看果如言否?果见一老人,手拿一包药而来, 正欲放入井中。琼向前一抢在手,土地大惊,正欲抢回, 那老子一气吞下,即时瘟死于地,四肢青黑。土地大惊,即时带此老子三魂七魄 , 上天官去见玉帝。玉帝闻奏感叹,封雷琼为威灵瘟元帅,头戴百姓帽, 赐金花一朵,金牌一面,内有四字“无拘霄汉”,出入天门无忌, 下界助师。雷琼谢恩奏帝,赦一村人民。玉帝准奏。 雷琼回转斑竹村,托村中人梦,个个改过行善。 这位瘟(温)元帅真是个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好汉! 他死后到阴问担任要职,协助东岳大帝工作,应该是很称职的。 一个为救别人连自己命也不要了的人,是不会循私舞弊、贪赃枉法的! 因温元帅为东岳大帝第一太保,名气不小, 故东岳大帝的阴间属臣城隍神碰到难办事时,也要派温元帅协助擒拿鞫讯。 清代记有一些这类传闻,如《子不语》载: 杭州周云衢孝廉,有女嫁盐商吴某之于。 吴以住屋颇窄,使居园中书合,婚三月,忽周女患奇疾,始而心痛, 继而腹背痛,继而耳目口鼻无不痛者。哀号跳掷,人不忍见。 遍召医士,莫名其病。但见白黑二气缠女身,如绳带捆缚之状。 云衢与吴翁斋蘸无效,不得已自为碟文,投城隍神及关神(关帝)处。 半月未见灵应,又投文催之。 一日云衢与其女及婿,俱白昼偃卧如死去者,两日而苏。 家人问之,据云衢云:“城隍神得我牒文,即拘此妖。妖抗不到。 直至催牒再至关神处,神批发温元帅擒讯。讯得为祟者乃一雌猴,其白黑二气, 则黑白二蛇也。” 据这个母猴精交待,四百年前,它与一公猴去花园偷果子, 被小婢见到,以石掷之。雄猴逃走,正碰见猎户张信,一箭将其射死。 母猴慌忙逃跑,修道于括苍山中。后猎户张信辗转托生为吴盐商之子, 婢女托生为周云衢之子,等了四百年,故两仇齐报。 温元帅大怒,道:“婢女掷石驱猴,理所应当;张猎户射杀一猴,亦人间常情。 ” 于是,先斩其妖党二蛇,又对猴妖说:“汝罪亦宜斩,但念尔修炼多年, 斩汝可惜。速改过悔罪,治好周女之病,我便赦汝,一面详复关帝。” 此猴狰狞不服,奋爪向前,欲扑温元帅,此时空中有大声道 :“伏魔大帝(即关帝)有令,妖猴不服,即斩妖猴。”言毕, 瓦上琅琅有刀环声响,猴始惧,叩头服罪。 温元帅令猴治病。猴抉周女眼耳口鼻,取出横刺、铁针、竹刺等十余根, 又伸手女口,直至胸前,探出小镜一方,犹带血丝缕缕。女病旋愈。 温元帅便“命吴氏父子领女回家,遂各苏醒。此乾隆四十四年七月间事也”。 吴翁地狱梦游一遭还阳后,还向人描绘了温元帅的模样: 温元帅幞巾纱帽,如唐人服饰,貌温然儒者,白面微须,非若世间所画青面睁目 状也。 按理说,温元帅“青面睁目状”才是其本来面目, 他是因吃了瘟药(一说宝珠)而瘟死才变成可怕样子的, 明清的一些水陆画、鬼神画中的温元帅就是青面睁目模样。 其实,不管面凶面善,要紧的惩恶扶善,主持正义。 上文故事说他最终饶了这个母猴精,并让它住在吴翁园中的三间小楼里, 这就有点姑息养奸,跟一个心术不正的老猴精做邻居,吴翁周女两口子永远安生 不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