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西方音乐厂牌>>ECM>>ECM及其他

主题:ECM及其他
发信人: soundaddict()
整理人: KGB(2000-01-20 12:23:12), 站内信件
ECM及其他


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过去在国内无人知晓的ECM公司,有广州杂音对一张
Jan Garbarek+Ali Khan:Ragas And Sagas的介绍,有北京新街口那间著名唱片
铺的引进,加上(最重要的)过去前卫音乐网的大力推荐,Keith Jarrett,Ste
phan Micus等名字渐渐成为了乐迷口中的重要话题。不过笔者估计,现在ECM就如
当初的4AD一样,对于资讯少得可怜的国内乐迷来说仍然是只闻楼梯响,听ECM对
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件“奢侈”的事(虽然有人已找到过ECM的打口,但毕竟如
同那位找到Mille Plateaux的老兄一样,是属于幸运的极极极少数,因为卖打口
的,即便是“懂行”的,也极少知道ECM的),笔者有幸,先先后后听了七八张,
对这间公司绝不敢说“了解”,在此仅就我听过的这些唱片谈谈个人想法。

我听的头两张ECM是Terje Rypdal的chaser和Keith Jarrett那张销量雄居所有独
奏钢琴唱片榜首的The Koln Concert。当时着实吃了一惊:居然还会有这种东西
!Chaser的风格非常广泛,在一张专辑里居然自由即兴和极其Ambient化的演奏并
存,还有鼓+吉他的正统摇滚!Koln concert的全然即兴也令人跌眼镜:自由的节
拍(以至有人在ECM mailing list上说Keith的节拍掌握得不好!)、泉涌般的灵
感、以及第一个音符就能令人平静下来的魔力。

这仅是开始。

接下来是一些不可思议的乐器组合:钢琴+弦乐队+铜锣(Keith Jarrett: In the
 Light),吉他+萨克斯管+windharp(Jan Garberak: Dis, 注:windharp是由一个
挪威人制造的乐器,由风吹琴弦发声,并在共鸣体内被放大),以及西塔琴、尺八
和其他罕见的民族乐器(Stephan Micus: Implosion,Micus一个人包办所有乐器
及演唱作曲!),还有Meredith Monk的人声实验(比Diamanda Galas要认真、严肃
),等等等等。

哪有人这么做音乐的!!!

是的,我们可怜的耳朵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摇滚三件头(吉他+贝司+鼓)或是交响
乐团一成不变的编制,甚至是采样机+音序器的所谓“未来之声”,对稍微不寻常
的声音反倒嫌刺耳了!没有吉他SOLO的音乐不是好音乐!没有人唱的音乐无聊!
吉他+萨克斯管老土,不够摇滚,不够另类!民族乐器?那是七老八十的人听的东
西!(不过现在民族音乐渐渐成为主流了,结果就是一大堆伪民族乐人被捧上天
)the Koln Concert?钢琴?呆一边儿去吧!这么“深奥”的音乐我们听不懂!
(这可不是杜撰,真有人这么说!)

我们已经习惯了“摇滚中心论”,它的坏处就是令人以音乐类型去判断音乐的价
值。简单的说,就是摇滚=好。起码,见到非摇滚唱片,我们根本不会给它一个机
会,于是在成堆的打口碟中,King Crimson,Jethro Tull被忽略了(对,我不把
这两团当摇滚音乐看待,在此不讨论这个问题,各位如果有兴趣可在杂音留言板
上和我讨论),象昨天才买到Jethro Tull的一套双张精选:人民币十元,足够气
死外国乐迷。问题在于:我们是听音乐,还是听摇滚?是听那一段吉他SOLO,还
是听音乐中的意境?拜乐器狂的结果是失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这里,ECM的可
贵就体现出来了:它对“原创性”的追求在客观上打破了摇滚中心论,ECM旗下的
音乐家从不按照某个模式去“制造”音乐,而是从一片空白中独立“创作”音乐
,李皖曾经说过,音乐的形式就是它的内容,那么,要做出新的音乐,就非得打
破原有的形式不可,光改一改唱腔是不行的。



Lawrence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52.10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