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原 创 长 廊 〗>>【網友文集】>>╠ 舉杯邀月 gd108 ╣>>【不咸不淡渡人生系列篇】>>【米系列1-3】>>不咸不淡渡人生 米篇之一

主题:不咸不淡渡人生 米篇之一
发信人: gd108(邀月)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16 12:06:08), 站内信件
                    不咸不淡渡人生  米篇之一

    米,理解为人类食物的总代名词。

    开门七件事,填饱肚皮最重要。

    就米而言,我们这个世界超过30亿人是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尤其是贫穷的南
部国家,更显得米的珍贵,不象我们现在的大学校园,哪个旮旯都有白花花的米
饭。

    我曾经有机会驱车北上,在收获的季节,到了北方的平原大地,公路又平又
直,公路两边就是望不到边的金色波浪,毛泽东赞叹此景为:“喜看稻菽千重浪
”,还有那“遍地英雄下夕烟”,壮哉、美哉!

    在山东、河南的公路两旁,不时会看到卖米的老乡们就在田边摆的档口,就
象增城路边卖荔枝菠箩和四会路边卖金桔一样的摊档。摆出来的米据说都是新米
,有白米、红米、黑米、黄米、绿米、紫米等,绿米和紫米我是第一次见,不知
是真是假,但诱人极了。后来看到报道说有的是染色的毒米,但也有是真正的绿
米,如江苏灌云“五彩米”在世界化商大会上展出,其中的绿色香米以其自然纯
真的淡绿色及米香浓郁、营养丰富、口感极佳的特点引起了海内外华商的青睐。
看来想吃特殊的米,到市场时必须准备两只瓶子,一只装水,一只装酒,因为染
料不是无机的就是有机的,放到水里不溶解,就放到酒精里试一试,都不溶解的
顔色那才是真的了。

    还是说维持家中生计的东西吧。小时候,我们历经国家困难时期,国家连续
三年的自然灾害,苏联老大哥要还债,资本主义尾巴又割得干干净净,天灾加人
祸,市场上印象中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卖,那时没有幼儿园上,经常就当大人的跟
屁虫去市场游荡。

    国家给居民的粮食是有指标的,根据性别、年龄、工种不同,粮食指标不同
,例如一般男性干部是27斤,后来增加到29斤半,按工种最高的是36斤。绝对没
有私营的米行,如果有个乡下亲戚出来给带上几斤米,那就是一份很大的礼物了
。在粮店买米要凭粮薄(后来改成粮票)购买的,粮票有市票、省(区)票、国
票的区分,出差开会学习,必须凭单位证明到粮所换领省票或国票,不然你出到
外面可就没有饭吃了,如果考上大学,还要办理粮食转移手续到学校才有饭开。
有一段时间,粮票还分出米票、面票(只能买面制品)和粗粮票(只能买玉米粒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八十年代中后期。     (待续)



----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后退一步自然宽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