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著名外国传统乐队>>Shonen Knife>>拒绝成长的SHONEN KNIFE

主题:拒绝成长的SHONEN KNIFE
发信人: adking()
整理人: KGB(2000-04-08 12:30:19), 站内信件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偶像文化泛滥的国度;而另一方面,"繁星满天"的日本隐藏了
众多的优秀地下摇滚乐,如即兴爵士噪音的实验音乐怪才JOHN ZORN在东京有自己
的独立唱片公司,更不用提灰野敬二、南条麻人等前卫大师的超人音乐。而这篇文
章的主角:日本著名独立女子朋克乐队SHONEN KNIFE即来自拥有许多噪音实验乐团
的大阪。但千万不要认为她们亦是玩噪音的,这三个拥有标准的日本女性温良、娇
憨、坚韧与燃烧于内心的热情之性格,皆已年过30的小妇人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表现
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情怀的流行朋克作品。

S.K的音乐虽然是扎根在THE RAMONES/BUZZCOCKS的西方70年代朋克基地上,但其中
贯穿了THE BEATLES式的美妙旋律,在她们早期作品里这个特点尤其明显。尽管如
此,这与她们所歌唱的幼童式心理表白亦显得格格不入---有必要将儿歌用朋克这
种狂躁混乱的载体来表现吗?有趣的是,94年自杀的"GRUNGE皇帝"KURT COBAIN是她
们的忠实歌迷;"GRUNGE子宫"---西雅图独立公司SUB.POP曾为她们发行过一张细碟
"NEON ZEBRA";在她们的93专辑"ROCK ANIMALS"里,美国噪音摇滚领袖乐队SONIC 
YOUTH的主将THURSTON为她们的一首歌做了领衔吉他;最近,在庆祝香港独立音乐杂
志《音乐殖民地》的演出里她们是最火爆、最受欢迎的乐队......S.K的魅力在什
么地方?

先让我们游览一下她们的童话世界:对于女孩们最敏感的爱情问题,她们这样看待
:"他是我的王子,他是我的上帝,他是我的英雄,他是我的明星......如果我们俩能单独在一
起,我知道我能让他感到快乐......我想做他的麦当娜,我想做他的公主,我想做他
的海洛因,与他在一起我会非常高兴。"(QUAVERS)这首歌实际上是对日本偶像文化
桎梏中单纯而愚昧的追星少女们的一种毫无恶意的戏谑。S.K经常会去用非常卡通
,非常表面化,却出人意料的角度的象征化语言来表明她们的态度,如下面这首是对
被都市浮躁生活压榨得变态的女性对自由、自然向往心理的描绘:"我每天晚上都
喝番茄汁,可能有人觉得我疯了,我仅仅是希望自己看起来想一个番茄。今天我变
成了一株绿色的植物,我在床上进行着光和作用,我是一个番茄。"(TOMATO HEAD)
我们更多听到的是S.K小学女生作文般的音乐文本:观看动物的愉快心情(ANIMAL 
SONG)、参观工厂记(A DAY OF THE FACTIRY)、踏单车旅行(CYCLING IS FUN)、收
集昆虫乐趣多(INCECT)、漫游太空(RIDING ON THE ROCKETS)、我爱吃朱古力棒(
I WANNA EAT CHOCOBARS)......无论什么,哪怕是非常无聊的事物,在S.K手里也会
变成歌曲的素材。

不知道你们看到这样的场面会怎样想:三位穿着幼儿园大班服装的年过30的妇人站
在台上,挎着吉他,握着鼓槌,拿腔捏调、面无表情地唱出精灵古怪的童语---滑稽
还是扭曲?装疯卖傻还是更深层的揭露?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对社会露骨地美化,对
现实刻意地筑茧自缚般的幽闭,它更象谁都可以但谁都没有兴趣去拆穿的一句谎言
,它是孤注一掷的逃避,明目张胆的自欺,不计后果的自我沉沦,是在边缘建起的一
座摇摇欲坠的海市蜃楼,一闪即逝的幻想迷宫。同所有最诚实的朋克艺术一样,我
们没有勇气去思考它的结局。对于那些将S.K当作儿童音乐听的结满心茧的"成人
"----特别是最近几年在音乐上S.K愈来愈显得懒散与自我封闭,她们用日益缺乏灵
性与斗志的音乐敷衍着自己与大众----当伪装与回避成为一种习惯时,一切都无所
谓了。她们的幽默不是黑色,而是无色的。由于截然不同的社会背景才会产生同H
OLE、L7等西方女子朋克乐队立意反差强烈的音乐意识,S.K的朋克音乐就象临刑前
不愿醒来的美梦,飞扬着更加丰满的女性气质,那种东方女性的懦弱、肥皂泡般的
幻想、不堪一击的反抗,还有固执,都从她们的音乐中体现出来。这是最畸怪的乌
托邦式朋克。

乐队从1983年组队至今一直是三个人:主唱兼吉他手山野直子、贝司手中谷美智枝
和鼓手山野敦子。她们最好的音乐是在大阪独立公司ZERO旗下发行的四张唱片"B
URNING FARM"、 "YAMANO -ATTCHAN"、 "PRETTY LITTLE BAKA GUY"和 "712"。9
2年乐队在日本及美国分别走上了主流公司MCA VICTOR和VIRGINA RECORDS AMERI
CA,随后发行了首张全英文专辑"LET`S KNIFE",93年的"ROCK ANIMALS"的音乐中融
合了一些西雅图的GRUNGE风格。在1997年,SHONEN KNIFE一连发行了两张REMIX(再
混音)专辑 "SUPER MIX"与"ULTRA",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她们对REMIX 文化的浓厚兴
趣,并有所涉猎于德国KRAUTROCK电子乐、美国POST ROCK、DIGITAL ROCK等摇滚前
线阵地的风格,当然我们亦可将这些对时尚乐风的跟随看作是她们创作力的衰退,
艺术上盲目地附庸。

"崭新的刀子(BRAND NEW KNIFE)"是SHONEN KNIFE的96专辑,当初听这张有13首曲
目的唱片,听到第11首时已不想再听下去了----牵强的旋律,不求长进的演奏及故
作幼儿状嗲声嗲气的演唱......突然一个老僧晦暗无力的颂经声传进耳朵,我尚未
给自己的惊奇找到解释,又听到了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组建于美国60年代
末,重金属摇滚乐队的鼻祖)式扭曲缓重的吉他和弦,接着直子开始用OZZY OSBOUR
NE(B.S主唱)的唱腔讲述SHONEN KNIFE有史以来最阴森荒颓的故事,碎乱的吉他噪
音一直藏在音乐后面,还有结局时直子的那声怪叫......如果说它是这三位顽皮的
妇人对死亡金属鼻祖的一次戏拟,她们颇严肃的歌名 "佛陀的脸(BUDDHA'S FACE)
"及直子用哭腔唱 "YOU'VE GONE TOO FAR THIS TIME"时不似伪装的悲戚表明她们
确实想用这支歌隐喻什么;如果说这是SHONEN KNIFE音乐上一次大换血的先兆,那
么直子稚气十足的嗓音确实与这首歌的题材大相径庭,以及她们滥俗恐怖片般的搞
笑歌词:"......你甚至没注意到你将要变成干尸/福尔马林浸泡的脑子融化、流出
/剜出眼球排列起来/到处是潮湿的空气与下水道的恶臭/胖老鼠走向死亡/因为它
太胖了......"在专辑的最后一首S.K竟然又回归到她们十几岁时的状态,这首名为
"ONE WEEK"的歌一开始用优美慵懒的曲调类似THE CURE的 "FRIDAY I`M IN LOVE
"一样将自己从星期一到星期日的生活讲个遍,无非是打电脑游戏,逛超级商场,看
电影,去朋友家玩,喝酒等等,歌曲结尾时节奏猛然变快,轰隆隆的和弦亦响起来,直
子急速地一口气喊出17遍"ONE WEEK",最后大喊了一句 "ONE- WEEK- LIFE!",这种
巧妙的音乐结构与最终画龙点睛的一句甚为贴切地表现出百无聊赖的生活使生命
可以浓缩在毫无意义的七天里,你的生命就是如此的短促与可笑!这最后的两首歌
唤起了我们对S.K音乐的信心。

98年的新大碟"HAPPY HOUR"委实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惊喜,这是一张回归的唱片,她
们亦承认这种音乐回归意念是在创作时已被定格的,即拾回S.K早期那种简朴的意
境与构架醒目的音乐层次,这种刻意的追忆在16年丰实繁杂的音乐经验之基础上呈
现出她们音乐最璀璨的顶点。专辑中的音乐风格令人瞠目,碟首"SHONEN KNIFE P
LANET"诡异而清新的HIP HOP、暴躁而动静分呈的"HIE PET"式GRUNGE遗风、"DOL
LY"里爽直清冽的乡谣风格、"GYOZA"对中国民乐的引用、"CATCH YOUR BUS"中畸
怪的布鲁斯之音、NO WAVE式的折衷主义噪音美学则青柿子般出现在"HOT CHOCOL
ATE"中,当然其根源的70年代大傻朋克仍占据了多数歌目,如 "KONNICHIWA"和"SU
SHI BAR"。再者,与其说在"HAPPY HOUR" 里SK的音乐文本更加无厘头,更加卡通化
是对音乐整体内涵的迁就甚至阻碍的话,不如说她们在极端的对孩童心理的沉沦里
漫无目的地将音乐已形式化地升腾为主旨,这其实是应该值得尊敬的,如坐禅的老
僧平和快乐地用影子将对面的石壁凿出痕迹来,S.K的影子是和弦和噪音,是这张唱
片开头处那牵强的梦呓般呼唤:"每个人都醒来吧,让我们拥有快乐的时光!"

对成长的拒绝自然暗示了对生命的误读或蔑视----当"面对死亡"这个说法已成为
一种陈腔滥调时,必须被提出的或许是"面对成长",在如今满是压力与陷阱的社会
迷宫里,"面对成长"即主动的存在应该比消极的泯灭需要更大的勇气。


--
世俗中的另类!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84.18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