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oonlite(月光)
整理人: lyl780703(2001-12-07 14:34:48), 站内信件
|
只有在深夜冷空气凉透衣裳的时候,才感觉到冬天的来临。这个四季模糊的城市在华灯下演绎着自己的喧嚣与寂寞。浮躁的这城市,承载了太多的梦想与欲望。
灯下翻开一本《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家和道教”一章上盘亘不去。实实在在喜欢极了“老子”这天真 可爱的老头儿。“道法自然”、“返朴归真”,无非是要求我们遵循自然规律,祛除矫揉造作,拒绝人为的扭曲事物的本性。然而就是这貌似简单的“无所为”往往竟是我们毕生求而不得的境界。
记得昔日的一好友,不止一次向我描述起想要过的一种生活:“在某个与世隔绝的山谷里,有那么一幢小屋,住着他和他爱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山涧,鸣鸟,和美丽的晚霞。袅袅的炊烟是夜幕降临的序曲……”每听一次便感动一次,遐想一番。可惜仅限于此。毕竟如罗素般结庐于梭罗湖畔需要太大的勇气与力量。世外桃源乃可遇不可求,待到刻意寻觅也只得仙踪渺渺。的确,仙境若能强求,怕也可疑。简单的生活只因欲求而复杂。
喜欢《挪威的森林》,为的是主人公渡边的恬淡与简单。与直子的相恋已注定了他的世界不同凡响,然而渡边就是那么简单,不强求,不颓丧,上课的时候上课,恋爱的时候恋爱,甚至情感泛滥时泛滥,不见他如何勉强自己。我以为这是一种超然。
在网络上游荡,读了西藏作家唯色的散文《西藏文联的狗和人》。里边提到了与一只小黑狗的过节,其中两段是这样的:“尽管只是被它的牙齿给撞了一下,尽管不算太疼,我还是忿忿不已。我把车扔在一边,捡了一块石头就奔它而去。这漆黑的小狗没有料到我还有这一手,已经很得意地趴在它家门口,舒适地晒着太阳,我二话不说,朝着它的肚皮就是一石头。好了,一报还一报。我重新骑上了车。”小黑狗记了仇,很久之后趁唯色赤腿穿裙子之时一口咬住她不放,“我被这只漆黑的狗击倒在地。我坐在地上,看见我的光腿上,黑狗的牙印在鲜血中若隐若现,不知害羞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叫着狗主人的名字:王志成,你养的是什么狗!”看到这不竟莞尔。好一个真性情的女子!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纯净的文字,很久没有象这样真切地触摸到简单生活的美了。西藏的确是块圣地。这让我奔西藏的欲望越异强烈
倾心于简单的生活,不冀望于得道成仙,唯愿在这物欲的世界里,得享一份心的自由。或者,简单的就是有力量的
---- 别想多了,佛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