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inkpig_w(薰衣草)
整理人: pinkpig_w(2002-01-11 12:16:31), 站内信件
|
和QQ上的老弟聊天,说起星期四的广州之行
他开玩笑说:哈,星期四可不是好日子,最近是非多,还不小心?
笑呵呵回他:出事了好,你娶了媳妇忘了姐,让你也疼姐一回。
片刻,朝发楞那端又发了句:死了好,只是怕痛了亲我爱我的人们。
每每累极或看倦了,便喜欢说些生生死死的话,反复那是度外之事和己无关。
有时想:像我这样一种心态,究竟是根本不在乎生死呢,
还是其实是怕极了生死,所以时刻挂在嘴边,警戒自己?
应该是在初二那年,开始对一切产生怀疑
仍记得清楚,那时小小的脑瓜里充满了是是而非的为什么。
晚上失眠,束手无策,开始喜欢看杂书,什么都看
中国的,外国的,言情的,武侠的,写实的,抽象的
诗歌,杂文,长篇,短篇,喜剧,悲剧。。。。。
慢慢地不再捧着脑门暗暗苦恼,渐渐得好像就恢复了正常。
或许应该是从那时候起,心里就留下了那说不清楚的空缺
有时偷偷地审视,才发现那空缺益发的深邃,让人视着迷茫。
明白,自己其实是隐匿性悒郁,喜欢把苦脸隐去,最娇爱,最灿烂的一面示人。
可内心常常一团糟,对任何事情没有太大热情,常觉得心里燃烧起的生命之火已丧失殆尽,外人却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有时会试着去分析因果
还算不错的家庭,非独子,有兄妹情,父母恩爱,家境尚可。唯一可能让我沮丧地只是那更悒郁的母亲,有时看着她我会想:倘若做母亲,必定不会如此不快乐,十指连心,母亲皱眉,儿女又岂能快乐?
70年代中期的孩子,是传统道德的压抑与自我意识苏醒的矛盾体。这个时期的人们似乎要多一些心灵的痛苦和挣扎。
身边有很多朋友,可是酒色筹措灯火霓虹中孤寂的感觉总是如洪荒年代的大水,流遍每个血管。
一个女孩曾激动的对我说:从来没有爱过,从来没有疼过,怎么能就这么舍弃自己?
呵呵,想想也是,真要走了,能放的开么?
欲望总是无根无缘
痛苦便会无穷无尽
我知道,上帝老儿正眉开眼笑的看着撑着腮帮子苦苦思索的我呢
----
生于70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