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集邮入门>>邮票辩伪>>邮票辩伪的要素(十二)邮戳

主题:邮票辩伪的要素(十二)邮戳
发信人: danhan(*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06 17:52:20), 站内信件
邮戳也是集邮者研究的收藏品之一。它的历史比邮票的历史更长。作伪者利用邮戳作伪可分为三种类型:

(1)去掉邮戳,用信销票冒充新票。将邮票上的邮戳全部洗去,然后重新出售,以牟取暴利。

(2)伪造假邮戳,用新票冒充信销票。用新票画上假邮戳伪造假信销票出售,从中牟利。

(3)用真邮戳盖假邮票。将杂志或纪念张上的邮票图案取下来,然后用真邮戳覆盖住邮票图案右下角的划角线,造成信销票的假象,欺骗集邮者。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使用的邮戳是不同的。自清代以来,我国先后使用过的邮戳千差万别,极为复杂,其中的差异,为利用邮戳辨别邮品的真伪提供了重要线索。

例如,存世仅1枚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元”旧票,上面盖的是一种特殊的八卦戳 。经过研究鉴定该戳,从而确认该枚邮票是真品。

从1932年起,中华邮政局决定改用钉齿邮戳 。这种边线较深而带有尖锐钉齿邮戳,一经盖戳,邮票即被洞穿,目的是使邮票损毁,防止作伪。这样一来却使集邮者叫苦不迭,很难觅得品相好的信销票。

新中国各期使用的戳具形式有过许多次的变更,而且日戳的品种也趋向多样化。加盖方式也由单纯的手工向机械化发展。

用假邮戳加工的信销票赝品,常会暴露出一些马脚。例如,伪造的邮戳与当时当地使用的邮戳具年代或内容不符;假戳点线间距不匀,粗细不一,字体不规范;从邮票背面来看,没有钢制邮戳销票时在邮票上留下的凹痕,等等。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