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amucuo_gz(纳木错)
整理人: jaja(2002-02-01 21:36:44), 站内信件
|
迢迢木里穿越稻城之行
一、感受木里(2001/9/28—2001/10/2)
因为走雅鲁藏布江计划的搁浅而导致了今年国庆的从木里的水洛村穿越稻城之行,同行的伙伴共4人在出发之前经朋友约好但从未谋面,但没关系,因为我们都有驴的特性,一拍即合!
去木里的路是漫长的,从广州坐了29个小时的火车到昆明,然后再坐十个小时的火车到西昌,然后再坐十个小时的汽车才到达建在半山腰的木里县,一路马不停蹄。在网上,我们所能查找到的木里资料甚少,这一路的狂奔,开始有了点印象:从西昌到盐源、从盐源到木里一路的路况不大好,大部分都是山路,虽然现在不是雨季但塌荒的路段很多,靠近盐源的路段非常漂亮,满山遍野金黄的稻田和遍地长满的不知名的野花,相映辉煌,让我们叹为观止,可惜天阴和班车不停车,不能下车拍几张留念,哀乎!就让那份美丽留在心里吧。盐渊到木里的路段,汽车基本是在大山峡谷中穿行,大山大水,植被丰富,同伴沙洲说这段路跟怒江大峡谷很相似,甚至更美!我因为没去过不拘认同,但一路的大山被云雾袅绕的感觉已觉绝美。
到达木里县的时候已是傍晚的5点半,木里的汽车站小而杂乱,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在站牌上能找到的地名,跟地图上对得上号的不多,问在车站游荡的人,探听些情况如:木里大寺呀,长海的车况,所知不多,都是班车不能直接到达的地方,要半路下车徒步去或者就是包辆小面包车去;明天已是中秋和国庆节了,可这里一点节日的气息都没有,整个县城也就只有我们这5个风尘仆仆的外地游客。我们背着大包走在大街上找旅馆,奇怪,仿佛走进了另一个国度似的,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三脚鸡”在我们身边不停的穿梭而过,但却没有人会停留下来跟我们主动搭讪,问我们去哪载我们一程,在其他很多的地方,早就一大帮的拉客仔围着我们了,这里还丝毫没有一点商业气息!旅游业也仅在萌芽阶段,或者说是还没开始有这个意识!当地的居民只是看看我们然后继续干自己的活,我们似乎象夜闯民居的异客,正在破坏别人的宁静。问一个阿姨“请问这有旅馆吗?”“跟我走吧”简单的说一句就领着我们去山城宾馆,这里10元/床,还挺干净的,然后没等我们说声感谢就走了,这就是木里人给我的最初印象,平实而不喧哗!
安顿好行李,一天没正经吃过东西的我们再次游荡到街上找吃的,经过运输管理所,因为到目前为止对木里县内的交通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决定进去找些什么人问问。结果这一问,居然问出了一段的奇遇,让我们激动而难忘,更加一无反顾的确定穿越稻城之行!
小翁是个子不高、黑黑实实的、唇上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小伙,刚开始我们还以为他有三十多呢!一问之下才知道他比我们都小,呵呵!我们进了管理所,捉着一个从里面出来的一个阿姨就问,小翁就在我们旁边突然发话,对我们很热情,有问必答,对这里的路况甚是熟悉。他跟我们指点了包车的途径和地点,大约的价钱,让我们终于对这里的交通有了些基本的了解。这里去几个所谓景点的交通的确不方便,去长海要起码花上一天,来回四、五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去木里大寺若坐班车的话,要花两天的时间,因为去那每天只有一趟车。没有去水洛村的直达班车,只能到了木里大寺的路口,再在当地找车或者租马去,所有车都是早上7:00出发。
一下子我们也定不下这两天的去向了,同伴飞雁在99年去稻城的时候曾认识个木里的朋友,他是个出色的猎人,对木里的地理形势非常熟悉,找到他就可以指点一下我们的行程,怀着一线希望顺道向小翁打听,居然是小翁认识的,小翁立马要带我们去找他,把我们高兴s了。不巧的很,这家伙出外赛马去了。我们唯一的希望破灭!失望之余,小翁说带我们去吃木里的特产----新鲜的菌子,又让我们来了兴趣,他连着带我们走了两家的店,因为太晚,菌子都买完了,于是又带我们走进了县政府隔壁的一家叫“红月亮酒楼”的餐厅,菌子还是没有,我们实在不好意思让他为我们这样跑来跑去,于是决定在这里吃算了,我们实在也饿坏了。小翁为我们点个了鲜鱼火锅,肉鲜而 嫩,味道好极!正吃着,小翁在去厕所回来的当儿带进来了一个和蔼的妇人,然后向我们介绍这位妇人是木里县的苏县长,她在外面另一个房间吃饭,碰巧遇到小翁,小翁粗略介绍 一下我们的来历,县长马上说要过来跟我们打个招呼,呵呵。我们甚是高兴,马上拉着苏县长坐下聊天,顺道打探一下附近的景点。苏县长委委道来,详细的跟我们介绍之余,和小翁一道频频的给我们敬酒,直喝得我们都有点晕头转向之时,一位高大健壮中年汉子突然闯入,声如洪钟的问苏县长:“你有朋友来了?”苏县长立刻跟我们介绍。哦,原来这位是罗县长。我们说我们是从广州过来,刚到。罗县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哎呀,你们大老远跑来我们这个穷乡僻壤,实在是我们天大的荣幸呀,感谢你们看得起我们木里,干杯!”一席话说得我们有点汗颜,也有点喜滋滋的,汗颜的是我们好象没那么伟大,喜的能碰上如此可亲的县长,让我们有点受宠若惊。罗县长谈吐大方、语言幽默,跟我们讲了很多木里的传说和典故,一时间满屋笑语欢声,干杯声不断,我虽然不胜酒力但也禁不住连连豪饮,旅途中能碰上热情的当地人是我们这些出行人最大的乐趣和收获!何况是中国唯一两个自治县的县长,呵呵,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呢。“你们大老远的跑来我们这里,一定要好好看看我们的木里,明天就带你们去我们的县政府和藏民家看看,让你们了解了解我们的木里!”罗县长不容分说的为我们安排了明天的节目,我们已高兴的不知如何表达,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席散,县长一定不让我们来结帐,由他来作东,只好作罢。
小翁热情的邀我们饭后去卡拉OK,我们虽然觉得一路奔波到这,很想洗个澡休息一下,但苦于他的盛情,而且也机会难得,所以尽管已经喝得有点云里雾里还是欣然前往。已经是晚上的十点多了,卡拉OK的人不多,基本都是小翁的朋友,他把我们逐一介绍,呀,这可不得了,每个人过来都要敬我们喝一杯啤酒,我终于搞明白了这里的啤酒文化了,酒不是一瓶一瓶叫的,而是一箱一箱的上,随便喝一两箱啤酒是这里朋友聚会交流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厉害!藏族人都能歌善舞,为我们唱了N首动听的民俗歌曲,我们在一旁摇头摆脑的大声附和着,借着酒意纵情高歌,真是高兴呀!这是我们在这么多年的旅途中少有的奇遇。小翁半带玩笑的跟我们说:“刚才在餐厅里算县长的官方接待了,有点拘谨。现在才是我们自己这些平民小社团的真正接待呢,大家尽情的玩呀。唱完歌又带我们去夜宵,吃美味的铜盘肥肠(挑选新鲜的肥肠,然后放在铜盘里慢慢的干烧,直至金黄,送进口之前再染着特殊调配的辣椒酱料来吃)哦,甘香可口,鲜辣而不腻,极端的好吃(现在边写边象闻着香似的,猛吞口水,若大家去的话,一定要尝尝);还有生吃牦牛肉条,刚开始没敢吃那血红血红的肉,看着觉得心慌,及至怯怯尝了一块以后,居然吃上瘾,肉鲜甜而肥嫩,点着辣椒末来吃,就象我们吃刺身一样的吃法,若不是由小翁带着,还不知道木里有如此美食呢!小翁的朋友真多,一拨一拨的来,他们习惯一敬酒就唱首敬酒歌,然后就大家一起唱,气氛很热烈,第一次碰到如此热情的汉子,我在旁边打着闪光灯不停的拍照,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多好啊,一路的辛劳顿时忘却,突然觉得这世界真是奇妙,刚来木里在车站的时候还觉得这里让人有种彷徨不定的感觉,几个小时以后,却觉得象找到母亲的孩子似的,一切都觉得安逸而随和。我个人认为,民情可以改变我们在旅途中的一切感觉。不知其他人是否认同?!脚打着八字回房间休息的时候已经是凌晨的两点多了,什么都不管了,醉意已将我们完全打倒,倒头呼呼大睡。
第二天刚起来,苏县长和小翁居然亲自来接我们去吃早饭来了,呀,何德何能,受如此厚待!我们诚惶诚恐的跟着苏县长走进县委的食堂,这里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子的早点,什么馒头呀,包子呀,凉拌菜呀,咸菜呀,放了糖的白粥和酥油茶,呀,乖乖!
满满一大桌,按我们的话说真是真够腐败的,我们哪能吃下那么多哦。因为昨晚吃的太多了,今天还没消化过来,我们只是蜻蜓点水的吃了点而已,弄得苏县长以为东西做得不合我们口味,满脸的歉意,我们连连解释。
早饭后苏县长和罗县长陪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农贸市场和一些藏民居,县上的民众见到他们都很热情的打着招呼,象见着老朋友一样,可想而知他们平常在民众中的地位。晚上两位县长还特意为我们设下宴席,和我们同庆中秋节,少不了又是一顿的豪饮,因为着实高兴。在异乡的游子能和一群可爱的人们共度佳节,别有一番的滋味,心里暖暖的。哇,这辈子还从没如此多的喝过啤酒,我真的醉倒了,另外4个同伴也好不了我多少,看来我们还是缺少这方面的锻炼了,呵呵!
今天已经是来木里的第三天了,连着两天来到木里的天气都不大好,有点阴沉沉的。早上罗县长带我们去参观长海和长海附近的马鹿场时,居然下起了大雨,虽然大雨让沿路的山林有点灰暗没有层次感,但遍地长满的野花,依然把沿路的景色装点得份外的动人。长海子的湖面上长满了一丛丛的色彩各异的野草,星罗棋布,如一幅巨大的抽象画,别有一番的景致。可惜了这阴雨天让我们不能欣赏到它艳阳下和黄昏将近时的妩媚,只能不无遗憾的离开。下次我一定会再来,带上我的帐篷好好的在这住几天,充分体会它的美丽!晚上,罗县长一定要设告别宴为我们送行,因为我们明天我们就要离开木里县,出发去水洛村。虽然我们认识的时间很短,但席间我们已如相识多年的朋友,无话不谈,我们都在感叹我们的相识真是一种的缘分呀!今晚我又喝醉了,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在这两天我们和两位县长的不断交流中,了解到了木里地区的近年来的经济、交通及一些社会状况。因为早年国家宣布了要保护森林资源和严禁采伐,而木里的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出口木材,导致了这几年的经济每况逾下,财政收入的减少,对于公路的建设的投入也不得不缩减,且木里到西昌的山区公路线很长,由于路面缺少保养和维护,塌荒和泥石流导致经常断路,虽然木里有丰富的矿产、野生菌类、中药材、动植物、土特产品(主要有核桃、花椒、沙棘、贝母、虫草、麝香、鹿茸、松茸、柠檬等),由于交通的不便不能及时运出和运输的成本高,物流交换不了,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更何况木里的地理位置处于一个死胡同,除了小路以外,没有公路直通泸沽湖和稻城等景区,虽然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到处是神奇群峰,绿色海洋,珍禽异兽,遍地是奇花吐艳。但由于交通不便利,所以旅游业也发展不起来。近年来县里准备发展自己的旅游业来繁荣经济,策划修通水洛到稻城的公路,这样游客就可以用另一条路径到稻城,从另一角度来欣赏贡嘎山三座神山之中的央迈勇和夏诺多吉两座神山的圣洁身姿(央迈勇和夏诺多吉两座神山在版图上属木里地段,早十几年前,亚丁那片的区域也属木里地段,后由于某些原因划分给了稻城)。我们甚为认同,况且我们这次的计划正好是想从水洛穿越到稻城,这段路少有人走,希望我们能通过这次的探路,了解些具体的路况,把这段路推荐给象我们这样热爱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人们!让多些人来认识和参观木里,随便带动木里的旅游经济。我们的这种想法很有些狂妄,凭什么呢?凭我们这几个人?呵呵,大家不要笑我们傻,当时我们是有感于罗县长的热情和木里的经济的落后,更有感于象小翁那样一群质朴的木里人,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二、艰难挺进水洛村(2001/10/3---2001/10/4)
罗县长告知我们去木里大寺的路塌荒,车去不了,我们很大机会要自己走两天的路去水洛村,但我们决意无论如何也要走这一回。按我们的一惯出行宗旨,如非万不得已,绝不走回头路,明天早上7点坐班车去能去到的地方,然后再见机行事!
昨晚的那场大雨,到早上我们起来的时候才刚停,7点钟上班车的时候,车上已满是人了,幸好昨天我们让小翁留了5个位,不然,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车是那种只有二十多个座位的小巴,破而残旧,车后的那块大玻璃已经不知道去哪了,只挂了块塑料布,权当挡雨用。我们5个就刚好坐最后一排,若真要下起大雨来,肯定
会淋个湿透的,哎。5个大包只能放在过道中间,一下子就把车给挤满了。今天,因为前路塌荒,车只能去到博科,票价是31元/人。大概有4、5个小时的行程。
雨后的路湿滑而泥泞,所以车也开得不快,一路穿行于原始丛林之中,空气清新怡人,车一路沿着河边走,河水因为雨后变得黄而湍急,但不算很深,我想在这漂流的感觉应该不错的。树上挂满了松萝,随风摇曳,在偶尔的一点阳光洒落的一刹那,闪着莹莹的亮光,应该是露水的粘在上面的缘故吧,感觉真好。沿路都有很多的山民上下车,这里的班车就象的士一样扬手即停。中午的12点到达了博科这个小地方,到处打听前路的情况,但当地的人所知的跟我们在木里所打听到的没太大的分别,从这出发到木里大寺大概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唯一庆幸的是有几个村民也要往那边走,可以带我们走一程,甚喜!赶紧在家小饭馆里随便吃了点东西,立刻出发。今天是我们徒步行程的开始了。
村民带我们走小路,路程是省了,但路面很是泥泞,没走几步已经满脚的泥浆,充分体现一双好防水鞋的作用。幸亏这段山路不算太长,大概40分钟就走出了公路,这段公路每隔一小段就会有泥石流的的下滑区和一些小型的塌荒区,看来都是这两天的下雨导致的。我们尽量小心的靠近公路的边缘走,虽然身背重负但也走得蛮快的,不久就越过了走在我们前面的村民,让他们惊讶不已。根据地图和向那些村民打听,我们决定今晚赶到915林场住下,今天尽量赶多些的路,好省点时间留待应付以后不可预料的几天。走了将近3个小时,路面开始好起来了,路边停靠着一辆农民车,在等着接往前方路段的人,这人还满有生意头脑的,但最远也只能送我们到前面15公里处,因为那段路也发生了大塌荒,还没修复。跟司机砍价,他因为是独门生意外加见我们这么多的行李,更加铁价不减,一定要15元/人。没办法啦,为了节省时间,虽然觉得这价钱有点不合理,还是迅速上车了。车行十多分钟经过一条岔路,从这条岔路下车,再走5公里就可以到达木里大寺。天黑在夕,我们不敢停留,让车继续走。大约半小时终于到那段大塌荒路段,修路工正在推土修复路面,据司机说已经断路三天了,估计还要一两天才能正式通车。我们沿着他们修的栈道走过去,还好,无惊无险。正巧有一辆运送修路工具的拖拉机准备去915林场,4元/人。赶紧跳上车去,还算运气了,居然能碰上拖拉机,不然我们要再走5公里才到915林场。
下午的5点到达915林场,住林场的招待所5元/人。今天还真顺利了,原计划要走一天半的行程被我们一天之内到达,让我们满高兴的。可惜在林场所在的固增乡转了一个多小时,到处找能去水洛的车,终无所获,又让我们的情绪低落下来。乡里的人说去水洛村的路不好走,塌荒,路不通,同时看他们的表情,似乎在吝惜车子,有钱也不想赚。若是租马过去的话,居然要价100元每天,还不一定找到马!天的。明天的路程如何打算呢,我们一时也犹豫不定:沙洲和巧巧因为感冒,今天的体力已经有点不支了,若是从915林场徒步到水洛村,最快也要走15个小时的路程,而且还要在租到马驮运行李的情况下,若是负重前行,可能要两天的时间。商量再三,我们作了最坏的打算,明天若再找不到车去水洛,就徒步过去。然后就随便吃了点东西早早上床睡觉。
一大早起来,天气居然有点好转,太阳露出了明亮的脸,暖洋洋的。飞雁和东去林场找车,我是乐得有点时间写点日记了。好消息传来,飞雁他们居然找到了辆肯去水洛乡的北京2020吉普车,要价600,从林场到水洛约有80公里,这600元的租车钱比起其他很多地方也算是满贵的,但能有车肯去已让我们高兴不已。但现在又有个新难题,由于这几天的断路,油站已经没有油了,而这吉普车所剩的油不够来回水洛。司机带着我们到处找汽油,万幸!终于找到了,但却是以每升汽油8元的天价给买下的。出发前,司机又找来了个熟人上车,这样,后排坐4个人,前面坐3人,大家都挤得象罐头鱼似的窝在那狭小的车厢里。车沿着窄窄的山路终于出发了。出发不久又开始下雨,云雾升起,窗外的景色时隐时现,我们又一次穿行于原始丛林之间,沿路有很多漂亮紫红色的野花,还有夹杂红色和黄色叶子的灌木,虽在雨中,也份觉美丽。某一山脚的拐弯处,突然发现漫山的红叶林,漂亮s了,极想叫司机停车让我照相,可看着窗外的滂沱大雨,想着也不能拍出些什么来,只好作罢。整段路因为下雨都很泥泞,有些路简直变成水潭子似的,我在想着若今天我们徒步的话,那可有好受的。正走着,前面路段刚发生了次塌荒,一块巨石刚好滚到了路中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这下可糟了,我们一起下车查看,幸亏靠路的边缘有些的草丛,路边垂直向下的坡度不是很大 ,司机左右量度,就差个车轮的位置,车子应该勉强可以过得去的。于是,我们大家一起动手搬石头填在路边的草丛,填宽路面,幸亏人多,没半个小时就弄好了,车子紧挨着巨石颤巍巍的通过了,大家都情不自禁的一起鼓掌,还好我们又闯过一关。
爬上一个大陡坡,远远就看见了木里王国废墟唯一剩下的那两根大柱子似的墙体,残破的墙体象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当年洛克就是从这里出发到稻城的。我们终于在经过6小时的颠簸之后到达水洛。水洛乡不算很大,建在山谷的中间,四面被大山环绕,气候湿润温和,村子的四周的山地都开垦来种青稞,现在正是秋收时节,一片金黄的田野,煞是好看。这是个美丽而宁静的村子。放下行李,村里的人都跑出来好奇的看着我们,我们拿着罗县长帮我们开的介绍信找乡长,然后跟着乡长在一间阴暗而潮湿的房间里住下,我们猜测这就是乡里唯一用来招待外来人员住的地方了。这里没有专门的饭馆,乡长指派了一个村民烧饭给我们吃,一大盘的辣椒炒土豆外加青菜汤,没两下子就让我们给扫荡完毕,若再来点肉就是一顿完美的晚餐了。入夜,气温降低了许多,这里还没通电,借着柴火忽明忽暗的亮光,跟乡长找来的马夫谈好以30元/匹/天的价格来租他们的马。据他们说大概两到三天的时间就可到达冲古寺
了,现在还没下雪,路况还行。
三、由水洛穿越到稻城
—寻找梦中的香格里拉(2001/10/5—2001/10/8)
早上10点半,瘦高瘦高个的斯普公布和黑而壮实的应欢甲央两位马夫就过来接我们出发了。昨晚我们说好租7匹马,但其实只有1匹是马,其他6只是驴子。开始我们分辨不出来,马夫还算老实,给我们交待清楚。行李让驴子来驮,我们几个徒步随行。今天还算天开眼,居然出太阳了,丽日蓝天,让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今天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金矿,从水洛到金矿约35公里。一路沿着山边的马道走,开始的路面还算宽阔和平缓。这里的山,山势挺拔,山上的植被不多,湍急的水洛河缠绕在山谷之中,走在其间的感觉就如走虎跳峡,甚至比虎跳峡更美更有气势。据说水洛的金子纯度很高,含量丰富,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可惜不能呆在这细细考察一下,不然,必定会发掘很多的淘金故事了。
一路上经过两个村庄,若食品不够的话,还可以在这里补给些食品,过了今天之后就没有什么补给的地方了。沿路经过好几个大型的玛尼堆群,甚为壮观,也不知道是经过多少年月的堆砌了。还有很多碉楼的遗址,它们孤独的耸立在蓝天之下,让人难以抑制的为之心动,想象着它过去的辉煌。因为出发的晚,马夫急于天黑前赶到金矿那,所以我们一路也没作过多的停留,下午4点多才在一草坪子上休息吃点干粮,我们终于把我们一路带来的月饼给消耗干净了,算是给自己的行李给减轻点重量。
傍晚的6点半,气喘嘘嘘的爬上一个长长的大陡坡之后,终于到达了金矿。这里居然有电呢,他们在山下专门设了个小型的水力发电站供金矿里的临时居民用电,呵,有钱就是不同哦。这里住了几十户的居民,都是从事采矿的。听说这里有个卫星电话,是一个香港老板设在这的。原想着采金的人也许有付不大好的嘴脸,但这里的人却很是热情和蔼,无意中闯进了矿长的家,矿长不但热情的把厨房让出来给我们煮食,还把矿上的会议室借出来让我们住,隔壁的一位妇人还特意去菜地里拔了一大把的大白菜送给我们吃,真让人感动。
一早起来整理行装,继续出发。今天的行程基本是沿着白水河走,阳光下的白水河,水色晶莹、洁白、 眩目,让人昏眩!它的美丽随着不断的前行,在我面前一层一层的 展现,让我实在有点不堪重负,步履艰难。白如牛奶的水色,阳光下妩媚的扭动着躯体,让我时时有奋身下水冲动,难已抑制。天,我已深深的被她迷醉了!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河流,可惜我跟她相处的时间太短太短了,我,一个平凡女子实在难以用那短暂的相逢来充分了解她和感悟她,我用胶卷留下她的身影却留不住她的清灵!好想再来,好想再来,今生有约,再度追寻你的美丽,我绝不会再如斯的匆忙!
傍晚时分,在喀洛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大片金黄的青稞地旁扎营,马夫做了一大锅的排骨白菜汤,好香呀。天气有点冷,围着篝火吃饭,暖暖的。马夫斯普公布说:出门在外,一起走就是一家人了。我觉得他是个挺好的人。他说他不会看中文,但却要看我的日记,他能依稀辨认出几个字,那是他自学来的。早早回帐篷休息,听阿文讲传奇故事,感觉就象幼儿园的时候听老师讲故事,好久没试过了。远处传来马儿的驼铃声,叮叮咚咚的,忽远忽近,象一首悠扬的催眠曲伴我入眠。
今天是穿越行程的第三天了,我的体力似乎有点下降,爬上一个长长陡坡以后,居然有点累的不行的感觉。休息了一会继续上路,今天的大部分路程基本是在山上原始丛林里穿越,山上的阴生植物的植被非常漂亮,有很多颜色艳丽的野毒蘑菇。下午3点多终于见到了第一座神山夏日多吉的身影,可惜天公不作美,云很厚,一直遮挡着山顶,渐渐还升起了云雾,时浓时淡,整个山体若隐若现,人如在云雾间,真美。今晚的营地就扎在山脚下的一个夏季牧场的坡地上,满地是牛粪和马粪,取水要走挺远的路。天气很冷,睡袋也觉得不够暖和了,半夜更下起了大雨,我被冻醒了以后再也睡不着,听着雨声和驼铃声等待黎明。
马夫说今天我们就可以到达亚丁了。让我满怀兴奋和期待,到亚丁后会是怎样的景色,图片就看得太多,但自己看的感觉跟图片的感觉应该有所不同吧。从我们的宿营的出发以后,走的路以碎石路为主,走了一个多小时到达山垭口,这里的海拔应该满高的,立了一大片的玛尼堆,遇到一群转山的藏民,我们的马夫也很虔诚的烧香朝拜。天居然开始下起冰雹,所幸不是很大。再转过两个山口,见到了第二座神山央迈勇,山型非常的漂亮,通体雪白晶莹,端庄而圣洁,但今天天气阴沉沉的,太可惜了,看不到她丽日晴天下的美丽身姿。马夫一个劲的说我们运气不好,哦L
大约下午的两点左右终于到达亚丁了,远远可以看见洛绒牛场。进入亚丁以后植被的颜色开始丰富起来,红的,黄的,绿的,漫山遍野的矮灌木,色彩艳丽,让我们几个人都忍不住停下来,到处拍照,没人留意马夫下山的方向,待到天空飘起雨来的时候,我们才惊觉自己迷路了。雨越下越大,我们试探性的找了两条路,但越走越不对劲,因为没发现路上有新鲜的马粪,最后我们又退回了原路,现在已经快5点了,马夫也没回头找我们,我们若再找不到路下山,就要又冷又饿的冒雨在山上呆一夜了,我们现在手头什么都没有,想着有点后怕。又发现了一条似乎是下山的小路,也不管那么多了,赌一把吧,大伙立刻决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走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发现了新鲜的马粪,太好了,我们终于找到北了!这段下山的路其实很美,有点象上哈纳斯的观鱼亭的那段路,可惜我们急着下山,都无心欣赏,实在有点浪费! 雨后的路十分的泥泞,走了约一个半小时,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公路,呵呵,我们终于
走出来了。
总的来说,从水洛到亚丁这段路风光秀丽,山高水灵,气势磅礴。按性价比来是说是绝对超值的,而且危险系数不大,没有什么悬崖峭壁要刻意攀爬,只要有足够的体力和时间也不用太专业的装备就可以潇洒走一回 。大家不妨走一遭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