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言网语>>信仰论辩>>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9)一

主题: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9)一
发信人: sev7(sev7)
整理人: zbw(2001-12-03 16:05:20), 站内信件
四、西藏心理学:人脑的复杂软体

  罗伯.索曼博士 Robert A. F. Thurman, Ph.D 
  哥伦比亚大学印藏佛学研究杰桑.卡帕讲座教授 Jey Tsong Khapa Professor of Indo Tibetan Buddhist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心理学是心的科学,它在印度与西藏被称为「内在科学」 (注) ,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在西方,它是来自哲学、自然哲学,既属形而上学对实相 reality 的追求,又属认识论对正确知识的追求。在印度,科学与哲学从未分过家,哲学一直被认为是控制科学理论部分所必要的,因此终究与经验部分也分割不开。而在哲学性的科学中间,内在科学哲学╱心理学,一直被认为是所有科学之首。

  在印度,探讨实相的知识一直被认为是非常实际的事。十八世纪的印度哲学家法称论师(Dharmakirti) (注) 曾说:「所有成功的人类行动,都源於正确的知识。」如果人类想在任何方面成功,他必须获得关於实相的正确知识自身的实相与环境的实相。我们或可加一推论:所有不成功的人类行为现今似乎为数不少都源於错误的知识或无知。因此,在个人或国家的生命中,破除无知,获得正确的知识,应属首务之急。

  在西方,科学家将实相先入为主地认定在人类思想世界之外,是物理世界,是外在世界,是「外面某处」的世界。对於科学来说,环境是需要被驯服、被控制与被设计建造,以便来适合人类的需要。因此,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再加上数学与几何学,在西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科学,而把精神留给了教士们他们最後又区分为哲学家、诗人、艺术家与精神病医师。当心理学於相当晚近想跻身科学殿堂时,它试著模仿「硬」科学。弗洛依德 Freud 为心理学发现一看不见的能量领域,类似於天文学家的广大领域、生物学家与化学家的微小领域,以及物理学的近於神话的次原子领域。他後来发展出关於精神的不可见、不自觉的能量作用,以及由梦中观察这些作用之机制的理论。

  将那机制扩大,包括了对文化作用的检查,并由集合的梦神话,来研究这些作用;将正式的要点分析成为各种原型。其他心理学家最後认为这种研究方式过於迂缓,另创立行为论,将精神的作用简化为可观察到的身体与语言的行为。

  相沿至今,在心理学或认知科学中间,最强而有力的运动是神经科学,它仍然继续将心智简化为大脑中的物质过程,并结合化学、生物与生物物理的观点,去瞭解并控制那物质化了的精神脑╱心。霍华.葛纳 Howard Gardner 在他所著《心智的新科学  The Mind s New Science  》 (注 ) 一书中,画有认知科学图,图中显示神经科学是六种认知科学之一,其他为哲学、心理学、人类学、人工智慧与语言学。到目前为止,由经费与投注的精力观之,大部分的能量都用在神经科学上了。许多实验已经获致结果,还有更多的在期待中。布达喇嘛与其他西藏心理学家对神经科学都很著迷,认为神经科学家参与东、西方的对谈,會有重大的贡献。

  我决定提出两个主要的问题来讨论:第一、为什麼现代的西方认知科学需要老式的西藏心智科学?第二、假使印藏传统有可贡献者,那會是什麼?它會以什麼形式贡献出来?而西方认知科学如何方能对其做最有效的利用?探讨第一个问题,ァ№逜解西方科学是由物质主义所支配,然後再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科学的物质主义所认为对於心智的瞭解,是将之简化为大脑过程。探讨第二个问题,需要对印藏心理学及某些实例做一通盘的观察。我将以某些实用的建议做为结论。

  在古老的印度,当佛陀设立了佛学教育机构,如同在西方一样,那时实相是被当做外在环境也是内在的自我来研究的。而内在的自我,则被选为是更重要、更应该去瞭解,也更实用、更应该去控制、建造,以适合人类之需要的。这并非由於天真地相信人的精神不灭,或是因为某种神话。物质主义在当时已颇为兴盛。佛教徒在实用处也使用唯物观的化约方法 reductionism ,尤其在医药他们列为第三优先(在语言学与逻辑之後) (注 ) 的外在科学的发展方面。佛教徒有批评意味地拒绝在当时存在於大多数宗教中的灵魂说,同时也并不认为任何方面的自然不论内在或外在是神秘地不可侵犯,或是超出於分析与理解之外的。

  最重要的是,佛教徒宣称他们将内在科学心智科学视为各学科之首要,乃是基於对实相完全、透彻的知识,以及对自我与环境经过评估的深刻瞭解,亦即指基於佛陀之完全开悟。这是他们的声言,由多位至少部分开悟的佛陀之同道与继承者所支持。

  当然,在今日我们应该以强烈的质疑来处理这项声言。我们必须怀疑它。佛陀本身也要我们怀疑他已开悟这项声言。他说「要怀疑,不能只是接受」,但是我们必须审查所有尚存的赞成与反对双方面的证據,以这种方式来怀疑才是。我们不能仅预设立场地摒弃这项声言,好像我们虽然坦承自己的无知,实际上又确信从未曾有人开悟。我们必须批判地来考虑这项声言,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有任何可能性,不论大小,一个人可以经由内心发展的过程,没有外在助力,而可达到全知的境界的话,那是极为意义重大的。测验与评估这一内心发展的过程,应该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工作;不是宗教的追求,而是科学的工作。

  实相的内在与外在,究竟那一方面更为重要?应该去瞭解与控制;在做这项选择的背後,是关於实相究为何物的复杂观点。生命的实相是什麼?特别是人的生命以及它的目的为何?它的需要与期望为何?如果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急忙地去分析环境的形势,修改看起来可修改的,满足立即的需求而不做长期的考量,此种处理问题的程序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实上,这种程序已将我们带至一个非常令人怀疑而危险的境地。

  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对於环境已累积、发展了多方面之优异知识,却尚未获得整体透彻瞭解的知识;根據这些片面的知识,我们却深深地在搅扰自然的程序。我们的确灭除了许多种疾病,并且改善了某些生活条件,但也因之严重地破坏了人口与地球及环境之间的平衡。我们制造出强力的机器可以做不同凡响的事,却因此竭尽我们的资源,并将自然的平衡污染、拉紧到了危险点。我们将战争的毁灭效率带到了无法想像的高峰,而使自己立即面临自导的行星毁灭之危险。在本质上,我们影响外在实相的能力远超过了对於自己的能力,这是关键性的要点。

  我们对於自己基本实相的直接认识,较之历来的人类,增加得很少。我们大多数的行动,都是根據深入且普之错误认知,而此认知又已一再经过预感、猜测、学位、证书等的保证。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无可救药地被欲望、贪婪、傲慢、嫉妒与仇恨这些基本的情感所左右;我们很快就會失去自我控制,而做出迟早或立即就會伤害别人甚至自己的行为。如果像我们这种會生气又贪婪的人,在一脆弱的行星上,发明了具有无限集体毁伤力的核子、化学及生物武器,把它们交到同样缺乏自我控制的领导者手中,而这些领导者,在技术上来说,又大有可能触发超乎想像之恐怖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使这星球在其後的数十万年间,不可能有任何生物存在。

  假如像这种电影剧情似的事真正发生,而有谁还可能留下来看到的话,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希腊、罗马与欧美人所做的决定不去瞭解与控制自己而胡乱更改环境,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是愚蠢而恐怖的决定;而做成这决定的西方人,却还可悲地自以为是地球上最伟大、最聪明的人。

  我个人并不觉得这世界末日的电影會成真,因为我认为这宇宙存有真正的智慧,而我们也不至於如此简单。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我们也曾致力於瞭解与控制自己。虽然西方在这方面的努力很少是科学性的,但是我们的宗教与人文并非毫无作用。我认为我们會成功。要预演这场电影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赏识佛陀影业公司的远见,他们已预见到,如果人类不把自我瞭解放在支配环境之先所可能陷入的险恶危机。因此我向诸位提出这急进的想法:印度人之所以决定不去发展外在科学、科技、工业机器所有我们认为是西方文明的东西可能不是简单的智力不足的问题,反而可能表示他们了不起的智力。智力不足的可狾我们由我们决定去干涉、乱搞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由如此纵放自己身体的能力而没有任何精神的能力表现出来。没有做某件事与决定不去做,这之间有重大的区别。我们对此有无清楚的瞭解,对於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接近另一种文化的科学,将會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能因为有本事毁掉这个星球,就自认为高人一等,因而摆出老大的姿态;或是我们可能觉悟到因选择上的错误,几乎毁掉这个星球,而采取谦逊的态度。诸位可以看出来这两种态度非常不同。

  如果我们想要从印藏发展的内在科学与内在技术获益的话,我们必须在这里心怀谦虚。

  西方神经科学研究人的心智,是将它当作脑一部复杂的「湿体」 wetware 机器。如今对心智最新的譬喻,是视它为机械化的电脑,是一思想机械,记忆的模型,全相的、光学的、雷射储存的装置。我确定当我们的机器愈做愈复杂时,我们心智的机械模型也會更微妙。但是请停下来想一想电脑:电脑只是一部机器吗?它纯属机械的吗?电脑是不是也有心智呢?电脑毕竟不单只是硬体;最复杂的硬体,没有软体也无法作用。软体是由人的心智所创造,再将设计输入机械格式的。而人的心智所做出的设计,是来自於自己的程式,以及来自於语言、文化、教育、甚至数学的特殊语言所有由其他心智影响而形成的产物。此外,电脑只能提供一个结果,仍然需要使用电脑的人用他们的心智去解释。电脑的譬喻不能解决身心问题,它只是将之转变成了另一种媒体。

  神经科学对待心智的方式,它所做的分析、控制与修改,正如同对待电脑一样将之当成硬体;波特博士在前面对谈中(注)所拥护的极端唯物主义的方式就是如此,那的确是个强而有力的方式。如果一部电脑没有磁碟机,它就不會有记忆;如果它有大磁碟机,它就會有巨量的记忆。它的中央处理机,将决定它可以处理多少数據、多麼快等等。但是若无提供图形与结构之软体设计来指挥能量的话,它的任何硬体零件,不论制作如何精巧,不论有多大的电流通过,都将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神经科学有没有顾到软体的需要?谁在负责软体?认知科学避开软体的问题,是怕被看做「软」科学吗?

  要点是,我们需要「软」科学来处理心智的软体。假定神经科学可以发展出新的电子生化脑;假定他们加上数百万的矽晶片,新中央处理机可以将脑的连接容量增加十亿倍;假定他们可以测定具有这种功能的每一个神经元的位置,并且全将之增多一兆倍;假定他们可以随意打进去强化的神经传送器与神经调节器;假定他们可以赋与实验对象增加智慧的潜力,获得资讯的管道;假定他们可以提供机械的便利,使能取得世界上所有图书馆的资料、所有的卫星档案、所有的显微镜与望远镜的观测记载。

  想像所有这些都连在你头上;想像你自己是有如此浩瀚知识与经验的机器中的意识结;而且想像所有这些并没有任何结构适当的软体系统使之组织化。把开关按上之後,它若不是文风不动地搅在一大堆电线里无法操作,就會是因为太多杂乱的输入而烧毁所有的保险丝。

  所以,实际上假使由我们经管一项以生化电子来增大人脑的计画波特博士与布达喇嘛当笑话说的奇妙计画创造一个超级头脑来完成各种有用的工作,我们會将预算中相当大的数目分配到发展电子生化脑的软体上。如波特博士所说,许多纳税人的钱,很多经费會分配给硬体;有多少经费分配给软体?这是我们想要知道的。如果我们在经管一个电子生化脑,我们绝不會将所有经费花在硬体上而不顾软体的发展。 


----
国内最丰富的奥修中文资料静心家园
获得奥修英文全集

南无阿弥陀佛!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