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历史/常识/综合介绍/流派>>摇滚历史>>后摇滚 前卫中的抒情 (转)

主题:后摇滚 前卫中的抒情 (转)
发信人: blackapple()
整理人: KGB(2000-11-19 20:43:35), 站内信件
——柳生


      20世纪90年代,可能是音乐文化最为丰富的10年。各种风格流派在这一
时段内 分化、衍生、裂变、嫁接并且融合。音乐分类学词汇像从流水线上加工出
来的一般,每天在各大音乐媒体上狂轰烂炸。每一大类又往往出现若干小类,音
乐 谱系空前发达。搞前卫音乐的音乐家们更是乐此不疲,总希望这棵已经太过枝
 繁叶茂的“家族树”上,能增生他们自己的新枝节,只是枝虽繁,叶却不见得茂
。营养始终传输不上来。一方面摇滚需要营养,而另一方面那些拗口的时髦 新词
搅得人已没有了观望的兴致。正是这种两难的处境,使后摇滚的诞生显得 有点不
伦不类。它是前卫的、反摇滚的、无商业价值的、技术主义的。 

  时间啊,这个贼 

  最早提出“后摇滚”(Post-rock)这个词的是英国著名的乐评人Simon Rey
nolds 。他在1994年5月号的《The Wire》杂志上,用后摇滚来界定一些英国乐坛
出现的 新乐队,诸如Seefeel、Disco Inferno、Main、Stereolab等等。他将后
摇滚定义 为“用摇滚乐器做非摇滚乐”。在后摇滚乐队中,吉他可能只是用来获
得一些音符 和音色,而并非讲究riff和强力和弦。并且他们在传统鼓、吉他和贝
司的摇滚乐标 准配置的基础上,加载一些电子音乐技术,如采样器、音序器、M
IDI等。但他们在 技术上有时更倾向与Lo-Fi效果和过时的音效。比如Stereolab
和June of 44乐队就 喜欢穆格合成器(Moog)这件老古董电子乐器从音色上,就
将传统摇滚的戾力 一扫而光。 

  如果要追溯后摇滚观念真正的始作佣者,可能会将这笔帐记在Sonic Youth的
身上。 Sonic Youth有句名言“重新发现吉他”。他们在实践中就是以大规模的
音块来达到 一种连绵的音效,从而获得色彩感。许多后摇滚乐队都将这点奉为要
旨。其实你听 到Sonic Youth的《Washing Machine》(洗衣机)专辑,其中实验
色彩颇浓的效果 音色与Cul de Sac乐队和Jessamine乐队的音乐已十分相象了。
其实,此时的Sonic Youth已经算不得是一支摇滚乐队了,他们在使吉他非摇滚化
。再听听他们在自己的 唱片公司SYR中所推出的一系列专辑,又有哪张还和Geff
en时期的Sonic Youth相同 音色还是原来的音色,只是观念已经大相径庭了。其
中尤以他们与JIm O'Rourke合作 的那张专辑最具代表性。而他们在2000年到来时
所发售的一套双唱片致敬专辑中,他们重新演绎的都是些诸如John Cage之类的前
卫音乐家的作品。现在,如果硬要将 摇滚的屎盆子往Sonic Youth的头上扣,显
然太过对不起人家了。 

  而大多数后摇滚乐队还是将自己的源头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Krautr
ock运动。 当时的Can、Faust、Neu!、Ashra Temple、Cluster和Kraftwerk等乐
队,都是以电子 合成器和录音室技术为中心的摇滚乐队,当时的称呼也只有“艺
术摇滚”才算得妥帖。 在他们看来,音乐应该是由各种风景和色彩评装起来的。
Brian Eno也持同样的观点。 他在为U2乐队制作唱片的时候,就一再告诫他们如
何创造“虚拟的声音空间”,而不是 用乐器一个劲地猛戳。有些人只是将当今的
后摇滚看作是对Krautrock的抄袭,Cul de Sac 就经常遭Can的批评。其实,音乐
的潮流与服饰并无两样。过去时髦的,十几、二十年 过后说不定再度时髦起来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抄袭不抄袭可言的。至少,后摇滚 是目前唯一艺术成分最足
的摇滚音乐。况且,后摇滚也并非是一种风格上的统称,它 无法涵盖所有后摇滚
乐队,它只是一种观念上的集合。 

  除了Krautrock的影响,60年代末的the Velet Undergroud和Pink Floyd;7
0年代纽约 的No Wave潮流;80年代的另类音乐代表Joy Division、Cocteau Twi
ns、The Jesus And Mary Chain、My Bloody Valentine和AR Kane等,他们的吉
他又有多少还有传统摇滚 和弦的影子。一旦将后摇滚的概念说开去,似乎这些乐
队都能进入这个范畴内。只是,他们 当时还缺乏规模效应,在分类学上也只能用
无关痛痒的Avant—rock(前卫摇滚)以概括。 

  拿着地图画图 

  后摇滚音乐发达的地区不外乎三个:美国的芝加哥和波士顿地区、英国、以
及德国。地域上 的划分,对于我们理顺后摇滚的风格帮助良多。 

  美国的后摇滚以Tortoise、Jim O'Rourke和Cul de Sac为中心。他们由于受
到传统摇滚乐 的影响更为巨大些,所以在听觉上还继续保留有摇滚乐的影子。T
ortoise热衷拼贴手法的 运用,但却很少运用电子音色,显得干净而又韵味十足
。Jim O'Rourke则擅长将各种风格 融会贯通,民谣、即兴甚至是具象音乐。而 
Cul de Sac则根本上一支即兴色彩很浓的乐队, 大块大块漫无边际的吉他音色,
如催眠般诱惑你。 

  英国则似乎更丰富些,Stereolab的流行风;FLying Saucer Attack的噪音风
;EAR和Seefeel 的电子风都能在这里找到。本来英国就是个没什么布鲁斯根基的
地方,要实验开去什么都 搞得成。 

  德国是这三地中,电子味道最足的地方。Mouse On Mars、Techno Animal和
Oval是一组,他们 几乎就是Artificial Intelligent音乐的德国翻版。To Roco
co Rot和Tarwater又是一组,他们 似乎更靠近Tortoise些,但他们从不隐藏自己
音乐中的电子音效,同样以气氛见长。 

  另外,后摇滚音乐虽说风格驳杂,但主心骨还都是那些人。Tortoise的John
 McEntire和Jim O'Rock 经常在三地频繁与当地音乐家合作,为他们制作唱片或
帮助混音。EAR也曾与大西洋对岸的Jessamine 有过即兴合作。更不用说,许多后
摇滚乐队都是那些中坚分子相互临时结合的副业。Tarwar便是 由To Rococo Rot
的Ronald Lippok挑的大梁。

  城中之城,重中之重 

  专门经营后摇滚音乐的厂牌大多集中在美国。Drag City、Thill Jockey和K
ranky是后摇滚音乐的重镇名厂。 

  Drag City是其中的巨无霸,旗下有Gastr Del Sol、Flying Saucer Attack
、Ghost等乐队,风格 多变,海纳百川。许多新冒出来的乐队也都由Drag City发
片; 

  Thrill Jochey则是Tortoise的大本营,Oval、Trans Am、The Sea and Cak
e、Freakwater都是后摇滚 中最重技术的团体; 

  Kranky则吸纳了Jessamine、Labradford、Low和Magnog这样讲究Lo-Fi、Slo
wcore的异类乐队。 

  另外,英国的Too Pure也值得关注,因为Mouse On Mars、Stereolab和Seef
feel大多数 唱片均在此家发售。专门经营地下音乐的Thirsty Ear也有一些重要
的后摇滚乐队,比如 Cul de Sac。德国的Kitty-Yo、则是To Rococo Rot和Tarw
ater的支持者。现在Warp也 正在往后摇滚方向进军,Plone和Broadcast的出现就
是明证。守住这几家,好的后摇滚乐队 基本就能一网打尽了。 



--
如果我娶了一個好女人,那麽……我將是一個垃圾桶。
如果我娶了一個壞女人,那麽……我將是一位哲學家。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195.38.80.5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