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历史/常识/综合介绍/流派>>摇滚历史>>后摇滚运动  (转)

主题:后摇滚运动  (转)
发信人: blackapple()
整理人: KGB(2000-11-19 20:43:28), 站内信件



     摇滚乐从本世纪中叶发展至今,想想也快近半个世纪了,然而摇滚乐到底
是什么?或许到目前谁都还无法用任何的描述做一完整的定论;因为有人认为摇
滚乐就是从当初的爵士、蓝调、民谣逐渐演化融合而成的混和乐种;然而也有人
认为摇滚乐当初就是一种叛逆精神、生活态度或是一个观念而已。但不论如何,
“摇滚音乐”在经过四十余年各种类型流派的萌芽与发展,才使得摇滚乐在今日
得以呈现出这么多样的风格与类型。 

  一般而言,摇滚乐在进入90年代以后,可说是继承了80年代的面貌而更加茁
壮,许多新衍生的音乐类型或名词接连地出现并具体描绘出属于90年代的音乐新
世代。甚至我们可以说,摇滚乐进入90年代之后,到处充满了未知的潜力与无法
预期的新势力。 

  Post-Rock名词的出现与争论 大约在1995年,美国村声杂志“The Village
 Voice”刊载了一篇由英国乐评家Simon Reynolds写的文章,而文中,这位西蒙
先生主要是想描绘出,在90年代中期,一群以“Drag City”、“ Tnill Jockey
”、“ Too Pure”这几个厂牌为主的地下乐队的音乐,而他们不管是在乐风或观
念上,主要是以冷爵士(Cool Jazz)、自由爵士(Free Jazz)、氛围(Ambien
t)、Dub再加上70年代的前卫摇该(Progressive Rock)和Kraut-Rock等多重风
格来作为他们在音乐创作实验的基本要素。而在此一大范畴下,恰好当时的芝加
哥市、英美两国及欧洲各地,均有一堆当地的地下乐队符合西蒙一一词,暂时统
称这些勇于突破现有摇滚乐定义的前卫团体。没想到,过没多久,一些音乐杂志
便以“Post-Rock”来正式称呼这群致力于摇滚乐新美学的新生代乐团,不过后
摇(Post-Rock)虽然已经先有了一个较为正式的称呼,但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许
多音乐杂志对这一群人所玩的音乐基本上都还是无法做一定论。像是滚石杂志当
初在介绍这些团体时,还只是用“Instrument Rock”一词来称呼他们,其原因主
要是这些团体大部分都较偏向纯乐器演奏而且也没有主唱。但有的刊物又因针对
其乐风或渊源,于是有人又称之为“Drone”、“Rock”、pace Rock“Out Rock
”、“Neo-shoegazer-Rock”、或“Kraut-Rock”等各种名词。然而,“后摇滚
”这个名称被正式采用,则还是后来英国Wire音乐杂志持续有系统地用“Post-R
ock”一词做大幅度的介绍报导后,整个所谓的“后摇滚运动”才慢慢地传开来。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仍有许多乐评人或被贴上后摇滚乐队标签的团体都仍非常讨
厌或否认“后摇滚”这一名词。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名词标志根本都不足以形容他
们自己所玩的音乐风格;甚至被视为现今“后摇滚”大本营之一的芝加哥,在当
初的时候,当地的另类音乐刊物或乐评也几乎不提“后摇滚”这个名词来形容当
时刚崛起的代表团体Tortoise或The Sea And Cake。更甚者,许多乐评家还认为
所谓“后摇滚”这个观念根本早在70年代就已出现,只是这些观念还只是蕴含在
各种非主流的乐派及几个关键性团体中,而且那时出现的还都只是零散的创作概
念构想,而现在只不过经由西蒙先生的一番论述介绍,才这样体的运作,严然成
为新一代的音乐种类。

  Post-Rock的基本概念 那么到底当初西蒙先生的定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
所谓的“后摇滚”到底又是什么?它和所谓一般的“摇滚乐”又有何区别?如果
说“后摇滚”音乐便如同“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反动;那么它主
要便是企图颠覆摇滚乐的基本概念与传统架构,或是甚至针对整个所谓法乐工业
的运作做一消极的反抗。譬如说同样是玩电吉他、鼓及贝斯的摇滚团体,但换到
玩“后摇滚”的乐手中,却可能完全转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创作观念。简略地
说,所谓“后摇滚”其实就是一种由概念或理论去颠覆传统摇滚音乐创作的模式
(如主旋律一桥段一主旋律一桥段)。而如果你听过一些“后摇滚”的音乐的话
,你或许就会发现,他们所引用的理论则大都是援用所谓“解构主义”或西方文
学理论里的“后现代主义”或者“后结构主义”的观念。也因此,就像十年前南
辕北辙的“解构主义”作品一样,现在你若去找寻所有的“后摇滚”乐团,那你
可能会发觉他们听起来没有一个乐团是相近或相类似的风格,或许在他们的脑中
,风格平已被打破或不存在了。 

  所以,当初西蒙先生心里所想的定义应该是很广泛的,因为当1994年芝加哥
团体Tortoise和The Sea And Cake发表同名专辑时,这两张专辑便已呈现出两种
颇为不同的风格; Tortoise深受70年代前卫摇滚团体Can及电子乐实验团体Kraf
twerk的理念影响,但有的作品又直承现代音乐、简约主义(如 Philip Glass)
或是 Fine Jazz大师Miles Davis、Omette Coleman与Sun Ra的影响;至于The S
ea And Cake,则反而专注于营造漂浮低调的情感;甚至在“后摇滚”领域较为知
名的Stereolab则是大量运用流行音乐的基调,然后再重组为另一种风貌的。

  实验运动失败的例子 然而就在几年论述交替纷纭的时候,一些情势跟着改变
,Grunge或另类音乐逐渐面临衰落,而电子乐则逐渐兴起。那时候西蒙先生视为
新的音乐创作手法的概念,如今却已经变成时下电子音乐的基本技巧与常识:从
新世代青年代言人Beck到电子乐新宠Massive Attack、 Prodigy 或Chemical Br
others等,或多或少都应该受到这些“后摇滚”团体的启发与影响。结果,后摇
滚运动及当初被西蒙先生所涉及的乐团,不得不朝着更艰涩前卫的方向走去,甚
至导致有人已将这个运动视为一个实验运动失败的例子。 

  但尽管在这样严厉的各方误解与争论下,Tortoise、 Gastr Del Sol及Tran
s AM等芝加哥团体却仍还是陆续发表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以宣告“后摇滚”时
代的来临。除了从1994年开始从芝加哥独立厂牌发行的专辑外,Tortoise在96年
发表的《Millions Now Living Will Never Die)后来被Alternative Press视为
90年代跨世纪的经典;而冷峻精准的《Camoufleur》则被评为“后摇滚”新的里
程碑;甚至其他较不知名的欧美团体如Dirty Three、Labradford、Oval、Ui、S
hellac、flying Saucer At-tack、 Spiritualized、 Mogwai、U、N、K、L、E
、 Cul de Sac、Spectrum、Third Eye Won等等也都不断有着让人激赏的佳作。
如果你稍微注意的话,甚至连在去年推出新专辑、美国最具影响力的R 、E、M、
乐团也转而开始向这些后摇滚团体学习。而其他鼻子较为灵敏的主流团体当然也
是同样嗅到这样的新趋势,并看看是否能用在下一张专辑里面。当然,于是有的
媒体使预测,下一波新的潮流应该就会轮到后摇滚音乐。而这些“后摇滚”乐团
也将会慢慢地浮出水面。只是,这样逐渐的被主流拉拢,对于一些坚持理想,追
求前卫新观念的人来讲,他们则又再度提出质疑与反对,认为当初这些“后摇滚
”团体所实验出的方法,如今已被使用的太频繁了,也失去了当初追求革新的意
义。 

  1998年一位Paul Dickow先生曾为文提出,现今已没有任何新的后摇滚作品足
以让他感到兴奋,也目前没有新的创作者来挑战这些后摇l滚团体,这让他感到忧
心。于是他接着提出三个值得思考的概念,以供未来的创作者去努力。 (一)将
主旋律去中心化;(二)开始采用非丰富表情的乐器来表现;(三)以最便宜的
数位化机奖器公做为每个人创作的基本。 

  最后跨世纪的革命 不过,撇开那些极端份子不谈,话说回来,诚如当初“后
摇滚”的“Pod”所揭示的,许多传统摇滚乐或其音乐工业所产生的现象,在“后
摇滚”的乐团里却是经常被颠覆的:例如没有令乐迷崇拜的吉他英雄、吉他乐器
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新被定位或削减、没有歌词或是根本没有主唱、常常缺
少完美的三到四分钟歌曲幅度;甚至传统唱片工业或某些创作者最终的实质目的
;一首首永恒经典胜炙人口的单曲,对这些“后摇滚”团体来讲都是兴趣缺缺。
几乎所有传统唱片工业所积极运作操控的模式,或是在这意识形态下的创作者态
度与动机,可说是通通被逐一地打破、颠覆及解构。 

  如果说,所谓“后摇滚运动”真的是相对于旧有传统摇滚乐起了某种程度上
的颠覆,那么当初西蒙先生所勾勒的末来音乐世界,基实是针对目前所谓“另类
摇滚”时代的窘态而寻找或敞开另外一个新的大门;如同一个回力镖沿着它的回
转轨迹。在对摇滚乐发展已经到某个极限时所做的一种历史反刍。换句话说,当
乐队们逐渐玩光吉他或四至六人编制的花样后,电子乐和“后摇滚”的先后酝酿
兴起,似乎便可以看成对摇滚乐发展起源的另一次大规模移转与承起。当然,若
是还要寻根的话,1991年由美国地下乐团Stint所发行(Spiderland)是一个很好
的乐起点,若是再往前回推的话,除了前面曾提过的乐种外,80年代的“后朋克
”与1977年的纽约“No Wave运动”也都脱不了关系。然而,如同这两年的电子乐
,早年受到现代音乐与简约主义洗礼的诸多电子与噪音实验乐团,如今又重新藉
着这些后辈新秀得以翻身,而被视为当今所有新乐种的滥觞。另外,当年被许多
乐评认为四不像的“前卫摇滚”或“艺术摇滚”也趁此混入许多欧洲崛起的“后
摇滚”团体当中。 

  新的创作观念与录音技术不断带入专辑作品中,乐手与乐团之间互通有无,
类型与次类型不断地开分芽,新的摇滚美学再度重新被定义。如果,再按照 Sim
on Reynolds所说的,“后摇滚”简而言之就是将摇滚乐器做非摇滚目的的使用。
那么回首四十年来的发展,摇滚乐不也向来就是一种革命的音乐?不管是对当年
的猫王,还是现在最前卫最先进的地下音乐,对于当时的社会及他们每个世代而
言,这些勇于突破的人就都是相对于当时最革命的音乐了。甚至我们可以说,即
使摇滚乐跨入了后摇滚时代,摇滚乐的实践哲学的本质其实是依然不变的,而只
要一天坚持现场表演的真实与物质性,那么摇滚乐依旧是摇滚乐。而革命的种籽
也继续在各角落独自发芽。 

  看看四十年前草莽的火爆浪子,再看看现在的数字化与电子资讯时代,当年
勇往直前活泼乱跳的小鬼们依希可辨,他们开创摇滚向前阔步迈进的精神仍未熄
灭,只不过空心钢弦木吉他早已换成闪亮酷炫的电子设备与乐器,后现代社会早
已来临,或许这些刚开始成长的音乐,才恰好可以反映与迎接这跨世纪的时代与
精神吧。 

--
如果我娶了一個好女人,那麽……我將是一個垃圾桶。
如果我娶了一個壞女人,那麽……我將是一位哲學家。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195.38.80.5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