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精 彩 转 载 〗>>【文教類】>>主題:新加坡九大宗教訪問中國之行  >>主题:專題訪問:幸福、快樂、安定的泉源  (第三卷)(2)  

主题:主题:專題訪問:幸福、快樂、安定的泉源  (第三卷)(2)  
发信人: zhaozhi4(宏歌翼然)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02 14:59:16), 站内信件
主持人:不僅在今天的訪談,在上一次法師也一直在強調,當很多的真心誠意流於形式、流於迷信的時候,事實上一點意義都沒有。我今天也才真的總算懂了,為什麼要有早課跟晚課,其實它真的就是早上告誡自己一次,晚上反省自己一次。所以每天在喃喃自語,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早課跟晚課的朋友們,真的不要流於形式,法師剛剛告訴我們,開示我們這個部分,每天這樣做,您會是一個偉大的佛教徒,因為您影響身邊很多人的言行舉止。 

我們再問到一個問題,就是說在佛教裡面當然也有很多的規矩、約束,人畢竟還是有很多壞毛病的。講到不殺生這件事情,在我們歷史裡面也讀到,蘇東坡最好的朋友佛印和尚,他也吃魚,特別喜歡吃鮮魚。對於佛教徒應該要去遵守的,是不是他吃素與不吃素之間,其實沒有太大的界限?還是說你只要信,吃素與不吃素無所謂,到底他真正要依歸的是什麼?有人吃方便齋,吃肉邊素。 

淨空法師:這個飲食,素食是中國梁武帝提倡的,蘇東坡距離那個時候實在講並不太遠。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不殺生,沒有教不吃肉,因為他們那個時候的生活方式是出去托缽,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不能夠特別要求。特別要求給你預備素食,你就去麻煩別人,所以佛家講「慈悲為本」,找人家的麻煩,你就不慈悲,你就不方便。所以佛家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教學好,一切都隨緣,不要攀緣,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所以戒律裡面只講肉食必須要「三淨肉」,你沒有看到殺,你沒有聽到殺的聲音,不是為我殺的,這個肉都許可吃,這叫三淨肉。 

不吃肉,實實在在講,我學佛,我大概是在不到半年,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了。因為我沒有學佛之前,我在回教裡頭有一年,在基督教裡頭有兩年,反而我對佛教是最排斥的,認為它是迷信。那麼有一點基礎。伊斯蘭教的飲食有選擇,他雖然吃肉,但是很多肉食他不吃。他什麼理由?衛性。所以我們一般人懂得衛生,保護生理,懂得衛生;但是怎麼樣保護自己善良的性情,就不懂得。伊斯蘭教考慮到這一點,性情不好的這些動物他都不吃,牛羊很溫馴,所以他有選擇。我從這裡頭得到啟示,佛教的素食不但衛性,保衛慈悲心,那樣講它是最完整,衛生、衛性、衛心。我體會到這個,我就接受素食。所以我學佛大概半年,我就吃長素,我就不再吃肉。 

而且素食是非常健康的,我自己一生對這個衛生並不是很重視,不重視營養,不重視保護自己身體。大概是四年前,有一個朋友介紹,新加坡一個很有名的牙醫,就給我洗牙齒。洗牙齒,這個牙醫說,「法師,您是吃素,所以你這麼大的年歲,你的牙齒保持得這麼好」。他說如果是肉食的話,他說是很不可能的。他就告訴我:「保持牙齒,牙齒健康很重要,關係你整個腸胃消化系統。」牙齒保養應該怎麼樣?吃過東西之後,就要刷乾淨,這是他告訴我的。特別是牙齦這個部分,不要有細菌,牙縫的地方都要刷乾淨。只要吃了東西,就要漱口,就要刷牙,不一定要用牙膏,牙膏一天早晚用就可以,平常漱口的時候用清水就行,一定要洗刷乾淨。從前偶爾還有零食的時候,但已經很少吃,現在零食不吃了,為什麼?吃了就要刷牙,懶得刷牙,所有東西都戒絕了,所以一點東西都不吃,只喝開水。我才懂得,從前不曉得,從前如果曉得這種方法的話,我的牙齒一定跟年輕人一樣,現在牙齒還是很好。 

這些常識我們應當要多知道一些,在過去我們對於這個完全疏忽了。可是我對於飲食,我覺得我吃得很少,吃得很簡單。最重要的心地清淨,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執著,心理健康,生理所需要的不多。而且這個飲食,大家都知道是能量的補充,身體是個機器,它消耗能量是從飲食補充。能量到底消耗到哪裡去?百分之九十以上,應該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那個消耗量最大。實際上你勞心勞力,你所消耗的不過百分之五而已,所以每天很少的補充,你精神體力就非常旺盛。 

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親近他十年,他一天吃一餐,每一餐小饅頭,這麼一點點大,兩個。在人家來說,菜一點點,再來是絕對不可能。他的工作量差不多是五個人的工作量,他精神旺盛,九十七歲都還不要人照顧,他往生前兩個星期還上台講經。我是親眼看到的,從那個地方證實的。我跟他學,我也一天吃一餐,但是我吃的比他多。他一天兩塊錢,我一天要三塊錢。他問我,我是吃了八個月,我才告訴他。他說:「怎麼樣?你感覺得怎麼樣?」我說感覺得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遠這樣下去,一生是不求人」,人到無求品自高!我一天生活費用只要三塊錢,那個時候美金兌換台幣,好像三十多將近四十,你一天只要多少錢?美金一毛錢,所以生活很容易,又過得歡喜、又過得快樂、又過得幸福,我求人幹什麼!什麼人最自在?不求人最自在。今天選舉還要到處拉票求人,不自在!那個事情叫我去,我決定不幹。 

主持人:我們藉由法師幽默的言談裡面,真的是從中學習到很多,怎麼樣讓自己活得更自在、更開心。尤其是,其實學佛法沒有這麼困難,在生活的方便禪學裡面,很容易就可以學到了,存乎己心。我們也知道,事實上沒有規定如果你不吃素就不是一個良善的佛教徒,並沒有這樣子。再講到說,很多的寺廟會鼓勵信眾們放生。可是放生,第一個到底放生有什麼意義?第二個放生被一些不肖的商人,或一些不肖的神職人員給利用,會拿來很大量的,買了放,抓了回來再放。可不可以請師父跟我們開示,放生這件事情的意義本身,以及這些違背放生的人,他們是不是也要跟著下阿鼻地獄? 

淨空法師:對!你講得沒錯。放生,佛勸導一切眾生放生是愛護眾生的生命,眾生有急難的時候,生命遭到極大傷害的時候,我們幫助他,我們救他,「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好事情。所以一切眾生他都有生命,都貪生怕死。佛教我們放生,應該怎麼做?不是刻意去做,刻意去做就被人利用了。現在寺廟法會放生這被人利用了,你不放生,他不去抓;你一去放,他曉得今天有銷路,特別去抓,這不是放生,叫害生,意義完全錯誤了。 

放生是什麼?你平常到市場裡面去買菜,看到有活的這些動物,你去觀察,牠確實能夠活得下去,你才買了放生。你要是看到,看樣子牠已經活不下去,就不必買。不是叫你特定什麼時候去做,這個錯了;是在平常隨緣,隨時隨地遇到,這是培養你真正慈悲心。那種大法會大批去做的時候,不是慈悲心,那叫變態的心理,那不是一個善意。好像藉著這個我今天做多少好事,其實你仔細去觀察,今天做了多少壞事,不是做多少好事。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不要被別人欺騙了,不要被別人利用了,不要曲解了佛陀對我們的教誨。 

主持人:的確,我想很多朋友,其實你如果仔細的觀察,你去參加法會放生的時候,這些刻意被抓來的生物,有的是翅膀折損,然後腿也摔壞,皮膚也割傷了。可能你在放牠的時候,牠也活不成了,反而就像法師說的:「這是害生,這是殺生!」這一點大家可以好好的做一個思考。 

再來我就要用比較年輕人的角度,來請教法師。在從前我們的舊社會裡面,其實在十九世紀的西方也都一樣,男女的地位一直都很不平等,就是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可是現在時代一直在變遷,我不知道我聽到的是不是對的,我曾經聽過年紀比較長的人說:「在這個人的世界裡面,男女不平等,這是天生自然的,女生就是不如男人,這就是你投胎的時候為什麼會做女人,就是因為你已經不如人,所以你會做女人。」男女有別這一件事情,以及現代社會裡面提倡的男女平等,它會不會牴觸我們的佛法? 

淨空法師:如果一切講平等,平等的定義先要搞清楚,如果不搞清楚,裡頭的矛盾衝突永遠沒辦法解決。什麼叫平等?現在誰懂得平等?真正平等,不要說男女,總統跟人民平不平等?市長跟市民平不平等?它不平等!伸手五個指頭不平等,一定把它砍掉,那才平等!人長得個子不一樣高,那全部是高的統統把腳也砍掉,頭也去掉,平等!樹木花草長得都不一樣齊,統統把它削了,平等!要平等就要把整個世界毀滅掉就平等;不毀滅掉,絕對不平等。為什不平等?他造的因不平等。 

這個世間是有錢跟貧窮人不平等,怎麼辦?說共產,共產還是不平等,共不了,這不是解決問題。所以要懂得平等真正的意義:分工,個人在自己崗位上做到,做得很圓滿就是平等。譬如像你的公司,你的董事長是所有世界你們同行董事長的模範,第一董事長。你們的經理,是所有行業經理裡面第一,第一就平等了。你們的員工甚至於清潔洗手間的,他也做得很稱職,搞得乾乾淨淨的,他清理廁所第一,第一就平等。我也第一,你董事長也第一,總經理也第一,這叫平等。所以把你自己的身分地位、你的工作,做到盡心盡力,做到最圓滿,這就平等。總統稱職,他把總統這個職位做得最圓滿,全世界各個國家總統他第一。我們做人民的,我們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我也做得都第一,各個都第一,人人都第一,這叫平等。 

男子跟女子也是一樣。印光大師《文鈔》裡頭,對這個事情說得很多,今天提倡男女平等,簡直叫胡說八道!為什麼?天下大亂的根源從這兒發生。實際上,世界和平、社會安定這個權操在哪個手上?印光大師講得很好,「女人手上」。女人的工作是什麼?專門培養賢德的人才,她在家教子弟,家有好子弟,國家就有好的人才。自己一定要出去跟別人去爭,兒女不管,是的,你能夠爭一代,你的底下一代完了。女人,你去作個總統,為什麼不叫你兒子去作總統?為什麼不叫你孫子去作總統?為什麼自己一定要去作?多想想,聖人講的有大道理在,女人有女人的職權,男人有男人的職權,個人分工不一樣。如果你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你這一生作女人,你不想作女人,你來生可以投生作男人,男人也可以投生作女人。女人不是生生世世都作女人,男人也不是生生世世都作男人,很平等! 

主持人:可是就現在來講,如果說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現在畢竟還是一個經濟活動非常旺盛的年代,有些人就開始提倡,如果一個男人本身的工作能力真的不好,可是他娶的老婆本身工作能力很強,這兩個人是不是可以交換工作?於是就有現代奶爸,在家裡奶孩子,媽媽出去上班,一般能夠做奶爸的男人也都能接受。這樣的情形會不會又違背了? 

淨空法師:這是補救。這確實是違背,但是未嘗不是一個好事情。可以!父親在家裡能夠教養小孩,也能做小孩的好榜樣,這樣也行,這是你們兩個人自己協調的事情。總而言之,教育底下一代比什麼都重要。我講經的時候也常常說,我們中國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就是說,你底下有沒有繼承人繼承你的事業,如果你的事業做得再好、再輝煌、再偉大,底下沒有接班人,沒有繼承人,你的事業成績等於零。為什麼?你死了就沒有了,就消失了。這個重要! 

我也常常鼓勵出家人,出家人一定要有好的接班人。如果你不注意培育接班人,你也完了,你什麼功德都稱不上。你看看古時候帝王,帝王一接位那一天,頭一樁大事,立太子,你就曉得這個意義大了。為什麼?一接位馬上就要培養接班人。現在大家把這個疏忽掉,自己一定要做到一生,做到老死,死了之後,後面大亂,沒有人來接替。為什麼平常不注意培養?家庭也是如此,換句話說,小孩一生下來,你就要曉得這是家庭的接班人。希望小孩將來他的成就在我之上,你成功了。如果你的小孩疏忽掉,你沒有去教育他,你自己做得怎麼輝煌,怎麼偉大,明眼人看在眼睛裡等於零。這個道理現在明瞭的人不多,任何一個行業都要留意培養底下一代,這是真實無量的功德。 

主持人:法師您剛剛提到,就是不只家庭有事業上的接續,包括有下一代延續香火,對這個家庭來講也是有繼承的意義。 

淨空法師:對,不錯!事業上要繼承。 

主持人:對於很多家庭有他們實質上的困難,比方說這個父親家裡開米店,可是唯一的兒子興趣不在這裡,而且他的天分呈現出來他可能是畫家。像這樣的情形,兒子可能就沒有辦法克紹箕裘,這要怎麼辦? 

淨空法師:這沒法子。這是有辦法,他可以找學生,可以找他的徒弟,由徒弟來繼承;他的兒子喜歡畫家,他就繼承另一個畫家。絕對要把這個人才代代向上提升,那社會就會興旺。所以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愛惜人才、幫助人才、成就人才。決定不可以嫉妒,嫉妒、破壞是無量無邊的罪業,因為他不是破壞一個人,他是破壞社會,破壞許許多多人的福利。所以佛家結罪不是對個人結罪,對他的影響整體面,他從這個地方來結罪。所以不可以嫉妒! 

主持人:不可以有私心的意思。 

淨空法師:不可以。對!對! 

主持人:中國人講一句話,就是做為中國的師傅,我現在講的不是在佛門這個部分。當師傅、當老師的人,經常在收徒弟的時候,習慣留一手,像這樣子的事例,好像也必須要設計留的那一手,才能夠學到真髓。剛剛法師開示的部分是說,不但不能嫉妒,同時不能有私心。 

淨空法師:佛經裡面講得很多,自己要是留一手,來生得愚痴果報。 

主持人:變笨了。 

淨空法師:吝法!怎樣才自己聰明?全盤付出去,你那個智慧天天增長;你想留一手,你的智慧完了,不但到這兒為止,會倒退。 

主持人:是不是在心態上也是為師者因為他留一手有私心,就變成回到法師剛剛講的,一個人一天的能量,大部分就用在那個妄想上面「我要怎麼樣防範」,結果把自己就變笨了,身體也變壞了。 

淨空法師:對!對!不錯。絕對不要保留。 

主持人:我們這一階段的訪談,聽到很多生活哲學、生活的佛法。法師非常的幽默,而且也講得非常淺顯。在下一個階段,我們還要繼續追尋的,佛教裡面很多真知灼見跟它的真理。我們稍微休息一下,馬上就回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