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集邮入门>>邮票辩伪>>邮票辩伪的要素(四)印版

主题:邮票辩伪的要素(四)印版
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01 11:22:15), 站内信件
印版

  邮票是邮资凭证,方寸之地,既美观又要防伪,因此世界各国都精心设计,以提高它的水平。

  目前我国发行的邮票一般都采用雕刻、影雕、影写三种制版形式进行印制。雕刻版是经过雕刻者在钢板上的艺术加工刻出原版后制版,采用凹版印刷。其特点是墨色厚实,线条清晰,可以显出不同的层次。它的印制效果艺术性强,最能防止伪造,是印制有价证券的理想的工艺手段。

  采用雕刻、影雕印刷的邮票,其印刷效果无法用平版印刷表现出来。例如,特57“黄山风景”和T.46“庚申年(猴)”这两套邮票都是采用影雕版印刷,图案上的线条非常清晰,用手摸能够感觉得出来。而前几年出现 的这两套票的伪造票,都是用平版印制的,票面一片平滑,有经验的集邮者几乎一望便知是伪造品。

  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九江等地的邮市上,甚至出现了以彩色复印机复印伪造的“黄山风景”、“金鱼”、“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及“牡丹”小型张等高档紧俏邮品。这些假货的欺骗对象,主要是初集邮者。

  由于影写版、印刷技术操作简便、印刷质量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我国的邮票以影写版居多,但是这种邮票以及用胶版印刷的邮票容易被伪造团伙仿造出极逼真的赝品。再加上彩色复印机的出现,又多了一个仿造的途径。尽管邮电部门为防止仿造,在设计印制邮票时加了暗记,但这些暗记是保密的,广大集邮者仍无法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集邮者们曾不断呼吁,多采用雕刻版印刷邮票才是防伪的上策。

  一种新发行的邮票,一旦印完规定的发行量,即停止印制,并且从此不再印刷。这是邮票区别于其他有价证券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国家的邮政当局也会把当年发行的邮票印版取出来翻印新邮票。例如,1864年英国邮政当局就曾再版过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邮票。发行“再版”邮票在国际上不常见,由于受到国际集邮界的强烈反对,因此,一般情况下现在很少有哪个国家敢冒此种风险。

  1955年1月10日,邮电部决定将1949至1952年发行的24套纪念和特种邮票重新制版印刷发行。这些再版邮票每枚印量多达250万枚,是原版票印量的六七倍。由于引起国内外集邮界的种种猜测和误解,我国以后再也没有再版纪特邮票。必须指出,新中国所以要再版大批的纪念和特种邮票,完全是为了促进集邮活动的发展。解放初期,国内邮政业务不是很多,后来集邮活动也渐渐地发展起来,到了1955年1月筹备成立集邮公司时,已没有多少可供出售的储备邮品,正是为了解决新出现的集邮者收集新中国邮票的困难,邮电部作出了再版邮票的决定。为了便于邮政业务人员及集邮者区别原版和再版票的种种差异,邮电部还发布了有关文件。

  再版邮票,对缺乏经验的集邮者是很大的危险,如果辨别不出原版 、再版,就会遭受经济损失。以再版票冒充原版票也是一种赝品欺诈的行为。因此,掌握再版票的特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辨伪研究。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欢迎光临 笑流集邮之家来吹吹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