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U众说纷纭>>有感而发>>陈染小说中的男性话语

主题:陈染小说中的男性话语
发信人: bbbbwa(窥视者)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1-17 12:37:06), 站内信件
从陈染小说《私人生活》中,看到这样一段关于性的描写“他让以往的事物在她身上迅速的死亡,他的姿势是一道闪电,使她吃惊,使她疼痛,使她发现自己身体上还有着另外一个她不知道的嘴唇在呼吸和呻吟。缓慢的纠缠是他的朋友,他征服了时间。他冲进了她的身体内部的虚无之中,打断了她模糊的沉睡,他把她丢进了生命的沟底。摩擦使他看见了太阳的光,摩擦使却使她闻见了死亡的气味。”不可否认那些细节描写得很美,从这一小段文字可以清楚的看出陈染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如何立于一个被动而等待的状态,类似这样的文字在陈染小说中比比皆是,从《以往事干杯》中肖蒙所遇上的中年男医生,尼姑庵中如同宗教般深沉的男人。《无处告别》中的黛二小姐和那个温情而关怀倍至的气功师。《私人生活》中的倪拗拗遇上的T先生。似乎书中的女主人公总是希望在一个理想的父亲样的男人那儿获得某种救赎,形形色色的中年男人形象,洞察世事,深沉且充满了温情和悲悯,不停的在陈染的小说中出现,如同陈染自己所说:“我热爱父亲般拥有足够的思想和能力覆盖我的男人,这几乎是到目前为止我生命中一个最致命的残缺。我就是想要一个我爱恋的父亲!他拥有与我共通的关于人类普遍事物的思考,我只是他主体上的不同延伸,在他性别停止的地方,我继续思考。”如果仅仅从上面的文字所呈现的表象来看,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无疑可以看成是陈染小说的叙述依据,也可以简单的把上述文本中的女主人公对于理想之父的迷恋归结成一个简单的女子恋父情结,然而这并不是如此简单。

陈染用笔墨勾勒出这无数理想之父的轮廓,并一次次的让自己文中的女主人公去接受这些父亲般男人的诱惑,无论是肖蒙之于中年医生,黛二小姐于气功师,倪拗拗于T先生。其结局总是无可逃避的失望和绝望,理想之父的形象并没有能够给陈染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一种救赎。这样陈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必然得到的就只是一种失望,最过于明显的文字表述在《无处告别》这篇小说之中,黛二小姐在接受了气功师的诱惑后,成为了一次实验的实验品之后,内心的失望和对这个男人不可遏止的愤恨。

“黛二小姐楞住了,然后她的脸红涨起来,她坐在沙发里面一动不动,半天没出声,然后,她慢慢站了起来,走过去,走到气功师面前:“这么说,我该祝贺你了?”黛二小姐的眼中射出冷冷的光芒。她很想在他脸上来一个耳光,说一句:“请接受我的祝贺。”然后离开,但那张脸上对她充满了温情和愧疚,她从未见过这样一张打动她的脸,黛二望着他,她无法抵抗他的魅力,黛二转身从房门走去。”

由于理想之父形象的破灭,黛二小姐产生了自杀的想象,一个常年依赖的精神支柱的轰然倒塌,必然引起的就只能是失望,甚至是绝望和死亡。因此上女性情谊和母女之爱开始出现在陈染的文本之中,正如同佛洛伊德所说:“女同性爱似乎有一特点,即与父亲为爱的对象历若干天,因而与恋母情结的情景发生联系。但是她们的父亲不可避免的要使得她们失望。因而重返于早期的男性情结。这个体格因素的重要性是无法否认的。但是女同性爱的这两个发展阶段在同性爱的行为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她们彼此相对,不但常显然如夫妇,而且也有如母子。

这样的爱恋角色转换在《私人生活》这部小说中甚为明显,倪拗拗对于邻居禾寡妇的依恋和依赖,就是一个明显的对父亲角色的失望,而把救赎希望建立在女性身上的例子,正如同陈染自己所说:“我对男人所产生的的病态的恐惧心理,使得我把天性中的亲密感倾投于女人。”

但是同样的同性之间的爱恋仍然是不可把握和不可捉摸的,或者有时候会比理想的父亲那样的对象来得更加长久一点,陈染在这两个极端低吟徘徊,或者走向父亲般的男性,或者又走向楼下郁郁寡欢的寡妇,这或者也是陈染小说的魅力之一。


----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