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dynew(昔我往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16:27:01), 站内信件
|
这篇文章我已经存盘、打印,只是没有时间看(我已经打印了一堆文章没看了)。
前天斑主提起,我就抽空仔细看了一遍,胜读十年书。奥修把人的思想境界分
为五个档次,我想把其与“人生五境界”和“需求五层次”相比较一下:
◆人生五境界:
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三、不知道自己知道
四、知道自己知道
五、无知道、无不知道。
◆需求五层次(只记了大概,请指正):
一、基本生存需求
二、生存安全需求
三、社会认同需求
四、荣誉需求
五、自我实现需求
◆再来看看奥修的思想境界五档次:
◇一档:预思想。思想处于混沌状态,是优雅、智慧的,也是不深思、不理
智、无规矩的。一档对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二档:集体思想。思想有了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牺牲精神,以集体
为中心。思想状态是父权制的,只要顺服、认命,不用思考与焦虑。
可这个“集体”对不同个人而言,有大有小的,如:修身-->齐家-->安邦
-->治国-->平天下。所以,单单二档就大有可为的。只不过有的人固步自
封,有的人平步青云,有的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二档中追求也可以穷其
一生的。二档对应“社会认同需求”和“荣誉需求”。
◇三档:个人思想。追求自我、个性、创造、独立。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了
父权的上帝,没有了信仰、权威,产生了紧张、思考与焦虑。三档对应了
“自我实现需求”。不能自我实现者,要么“疯狂”,要么“超脱”。
孔子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意思就是说女人别那么多事,就在二档好好
呆着,免得“掉进疯狂”或者“出家为尼”。
◇四档:宇宙思想。思想升华为“天人合一”,升华为“爱”。这时的宗教
才是真正的宗教----充满觉悟、除去无明,上帝(智慧)流遍你全身,你是
上帝唇边的长笛,你心中口中流露的只是歌颂、赞美和爱。四档对应“知
道自己知道”。
◇五档:基督思想、佛陀思想。它是终极的、智慧的、极乐的,脱离思想的。
五档对应“无知道、无不知道”。
从婴儿的没有思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佛基督的脱离思想(无知道无不知
道),人生是走了一个大园,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在园的任何其他点上,人
都会有“回归”的渴望。
我觉得,每个人按照他理性的程度,所走出的园大小也是不一的,有的人追求
社会承认与荣誉、或张扬自己的个性可以去到很远很远,那他回归的路途也就
漫长。有的人抛弃浮华、静心思考,那他可以走个小园很快就回归了。这样,
我们就不能小看了老太婆们的智慧,她们依着她们自己的理性和直觉,走个很
小的园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所以,圣经说,你们若不变成孩子的样式就不
能进天国;财主进天国,比骆驼钻针孔还难,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多谢斑竹,介绍了这么好的文章给我们,让我们清楚地看见了自己思想的规迹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可人生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我决定沿着基督指给我的路走了,基督应许的那
远方终极处,有盛开的百合与玫瑰,有清澈的泉水,有牛奶与蜜,有平安与喜
乐,有公义与真理,这就够了。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一发笑,人类就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