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临时存放>>佛教共有多少宗派?(转)

主题:佛教共有多少宗派?(转)
发信人: jinyushaoye(万世流浪)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38:38), 站内信件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佛法虽只有一味,由于接受者的程
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
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佛经中说∶「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
类各得解」,就是指的这一层意思,站在佛的立场看佛法,法法可通涅盘
城,站在佛弟子的立场,那就各有各的专长的法门了,比如最有名的十三
位弟子,他们各有一种第一的特殊的性格,也各有他们的伴侣(杂阿含一
六.四四七)。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
  佛陀涅盘后的四五百年间,单是印度境内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个
部派之多,他们往往仅是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的争执,动辄就结成一团,
分成一派。

  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统一教化的依准力量之际,马鸣龙
树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内应运而兴。

  到了佛陀涅盘后约一千年之间,由于无着世亲以至清辨护法的唯识有
的思想抬头,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由密宗
的兴起,又将大乘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

  这是印度佛教的大致情形。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事业的
逐渐鼎盛,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
宗派的出现。

  中国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东晋时代鸠摩罗什译介的三论或
四论宗,这是印度空宗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同时依据小乘的成
实论而有成实宗;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俱舍宗。依据涅盘经而成涅
盘宗;依据十地论而成地论宗;依据摄大乘论而成摄论宗;由达摩西来,
传佛心印,而成禅宗;由唐代道宣专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据
法华经的综合与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
唯识论而成法相宗;依华严经的综合开发,至贤首大师而成华严宗;自慧
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唐代开元
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
密宗。

  这样算下来,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
宗属于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盘宗归入天台
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现在且把大小乘各宗与空有
的关系,列表如下∶

         ┌─成实宗─────────空宗
         │
    ┌─小乘─┤
    │    │
    │    └─俱舍宗─────────有宗
    │
    │
    │    ┌─三论宗(涅盘)─────空宗
 佛教─┤    │
    │    │ 天台宗(摄论)─────空宗
    │    │
    │    │ 唯识宗(地论)─────空宗
    │    │
    │    │ 华严宗─────────有宗
    └─大乘─┤
         │ 南山宗─────────空宗.有宗
         │
         │ 净土宗─────────有宗
         │
         │ 禅宗──────────空宗
         │
         └─密宗──────────空宗.有宗


  从以上所介绍的宗派看来,可谓洋洋大观,但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
教,小乘不受重视,三论、唯识,已无人研究,密宗在中国只是昙花一
现,唐武宗会昌五年的法难之后,密宗在中国消失,倒是流去了日本。
中国的地理及社会背景,无法严格地要求戒律的遵行,所以律宗也是若
存若殁地茍延残喘而已;最盛的是禅宗,以致禅宗的六祖惠能之下,又
分出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临济及曹洞二派发展得最盛最久,今日的
中国僧尼,几乎全部是出于这两家的法脉而来。至于讲说教理方面,仅
有天台与华严勉强维持而已。到了宋明之际,中国出了几位主张禅净双
修的高僧如永明延寿(唐哀帝天佑二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所以
晚近的中国佛教,除了念佛与参禅,
几乎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注一一)

  自清末民初以来,由于流落在日本的许多典籍,陆续地请回了中国,
三论、唯识、律宗、密宗等,在中国已有了复活的现象,只可惜中国佛
教近数百年没教育,不培植人才,这一复活的机运,能否开发出来,尚
待努力之中!

  除了中国,佛教在今日的世界各地,也都有着许多宗派。

  南传上座部的泰国佛教,分有大宗派及法宗派。

  西藏的密教区,分为黄教、红教、白教、黑教等。

  日本的佛教,大致上与中国相似,而以净土真宗及日莲宗为日本佛
教的特色。近人印顺法师对日本佛教曾作如此评语∶「日本式的佛教,
不是佛教化的家庭,是家庭化的佛教。不是在家佛教,而是变了质的出
家佛教。」(海潮音三四卷七月号「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这就是日
本佛教的特色。

  最后,我要总结一句∶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属于支节的分门别类,
而不是根本思想的左右出入。正因如此,不久的将来,当可见到统一的
佛教,在世界上出现。

注一一:禅宗的五家七宗的派别,不是理论的,乃就吾人所禀自然之理
解,对禅所发挥之态度而言耳。故性质温和者其言和,性质烈者其言峻,
因其发言之和峻,禅风因之而变,其禅风之相异,即禅之派别相异。故
禅宗之派别在教理的区别上不若华严天台之明皙也。 
 



----
万里无云 骄阳似火 
世事变迁 岁月蹉跎 
流水有情 落花无意 
浪迹天涯 纵情放歌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