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oad_star(军少·又买牧羊)
整理人: bb.1981(2003-04-15 14:01:36), 站内信件
|
心丝虫病
心丝虫病又名犬恶丝虫病,是由犬心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少见于胸腔、支气管内)引起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贫血等症状的一种丝虫病。除可感染犬外,猫及其他野生肉食兽也可被感染。本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北至沈阳、南至广州均有发现。
犬心丝虫(又名犬恶丝虫)呈黄白色细长粉丝状。雄虫长120-160mm,尾部呈螺旋状卷曲;雌虫长250-300mm,尾端直。胎生的幼虫叫做微丝蚴,寄生于血液内,体长307-322mm,无鞘。
犬心丝虫的微丝蚴随时可在病犬的外周血液中出现,周期性不明显,但以夜晚较多。微丝蚴被中间宿主-蚊吸入体内后,经过两次脱皮后变成感染性幼虫。中华按蚊、朝鲜伊蚊、淡色库蚊等多种蚊子均可作为其中间宿主。除蚊外,其微丝蚴还能在蚤、锥椿、蜱体内发育。当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蚊叮咬犬类动物吸血时,幼虫从咀逸出钻入终宿主的皮内,经淋巴或血液而达到心脏及大血管,间或停留于皮下组织。虫体发育到成熟需8-9个月,在宿主体内能存活数年。
症状:——
根据病史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应于夜晚采外周血液镜
检,发现微丝蚴即可确诊。
治疗:——
除对症治疗外,应按下列程序进行驱虫治疗,即驱除已存在的成虫,再驱除微丝
蚴,最后应用预防药以防再感染。
驱杀成虫--应用硫乙胂铵钠2.2mg / kg 体重静脉注射,一日2次,应缓缓注入,
药液不可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组织发炎及坏死。该药是一种肝毒和肾毒药物,
因此用药前肝、肾功能必须正常。中毒表现为持续性呕吐、黄疸和橙色尿,此时
应停止疗程,可应用二硫基丙醇解毒,也可应用盐酸二氯苯砷驱杀成虫,剂量为
2.5 mg / kg 体重静脉注射,每隔4-5天1次。
驱杀微丝蚴--驱杀成虫和微丝蚴之间相隔6周时间。可应用碘化噻唑青胺4.2 mg
/ kg 体重拌在饲料中喂给,每天1次,连用7天,如微丝蚴检查仍为阳性,可加大
剂量为13.2 - 15.4 mg / kg 体重,直到微丝蚴检查转为阴性为止。也可应用左米
唑,剂量为10 mg / kg 体重口服,连用15天;治疗第6天检查血液,当血中检不出
微丝蚴时,停止治疗。也可应用伊维菌素0.05-0.1 mg / kg 体重一次皮下注射。
药物预防--可应用乙胺嗪按6.0 mg / kg 体重混于饲料中给药,在蚊虫活跃季节,
连续用药。对微丝蚴阳性犬,严禁使用乙胺嗪,避免发生过敏反应引起死亡,必须
先用药杀死成虫和微丝蚴后再进行预防。
预防:——
搞好环境及犬体卫生;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