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lovesun()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9 01:00:47), 站内信件
|
出发前的准备:野外旅行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由于它比一般的旅游有一定的 风险性,故对于每位参与者及集体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统一的活动原 则及相应的组织纪律。这些原则及纪律不论是正规的组织需要有,一般的结友户 外活动同样需要。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口头协商的意见。行动前除了选出 一人当队长外,就要明确活动的纪律及一些注意事项,纪律及原则可以明确为: 民主协商、一人指挥、集体服从、团结友爱、大公无私、相互尊重、文明旅行、 集体行动;要勇于探索,又要量力而行,科学行事;要合理利用自然,又要保护 自然等等。这些纪律及原则应当是我们每一位现代文明人的基本行为准则。行动 前应当提出来并在行动中切实的遵守,这是保障活动按计划及安全的进行的重要 前提。在出发前,队长还应当统一的检查每位队员的准备情况及平衡重量,检查 主要对物品携带是否合乎要求,摆放位置是否正确等,平衡重量是使每位队员的 背带物资的重量应基本相等,且与每位队员的自身条件相适应,并且在以后的行 动中还要不时的进行调整。
步行原则:户外旅行主要靠的就是双脚,用自己的双脚步行平路、登攀山岭、过 桥涉水等等。虽说步行是孩提时代的课,但在我们户外活动中同样有不少科学的 东西需要学习。首先起步宜缓,往往外出旅行先要乘一段汽车,才下车步行,如 果是长途乘车,下车起步登山时一定要步缓慢一些,以使自己的身体逐步适应运 动状况。否则会出现心慌、头晕及无力等问题。其二大步健行,所谓大步健行就 是在平路及登缓坡时尽量用大步,即比平常的步幅大些,这是科学的步行方法, 因为这样在等距离里减少了双脚的摆动,其用功就相对减少而达到节省体力的作 用,开始是有些不习惯,坚持就会适应。其三精力集中,朋友们一同外出旅行, 总喜欢在旅行中嬉戏,别忘了,说话及唱歌等不仅消耗体能,同时还会分散注意 力,甚至在一些比较危险的路段、过桥、上下坡等情况时,连眼睛都不能分散注 意,如果一边下坡还同时陶醉在自然美景中,不出事才怪。因此,欣赏景色、交 流问题、小娱乐等都必须在休息停步时进行。其四抵抗疲劳,当步行达到一定的 路程时(视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人们就会出现双腿及身体的疲劳现象,以至 会出现停步不前的打算,其实,这是到了体力的临界点,坚持下去,过了这个临 界点,肌体就适应了大运动量的步行活动,疲劳感就会渐渐变弱。当然这要视具 体情况而定,总之不能到了极限疲劳才休息。最后是注意保持距离,一个队伍在 行进中必须保持一个商定的间距,一般在2~3米,前后人员都 要相互照应,并且 不应拉开距离,要保证队伍的整体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应当注意这点。
休息的方法:在外旅行途中的休息同样要讲究方法,而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这是一个科学的休息原则。中途休息一般应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长短结合, 即短时间的休息同长时间的休息应保持一个合理的度。短休息:是途中临时的短 暂休息,一般时间短(控制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站着休息 为主。这种休息可以多一些,但时间短。长时间的休息在平路旅行一般2小时一次 ,一次可在20分钟以内,休息时应卸下所有的负重,先站一会后才能坐下休息, 不要马上坐在地上。休息期间,可以自己或者相互按摩一下腿部(尤其是小腿) 、肩部、颈部等部位的肌肉。同时可以活动一下四肢。休息是积极的,而不是躺 倒休息。
饮水原则:人体的新陈代谢离不开水,在运动中由于出汗蒸发,人体的需水量比 平常多,及时的补充水分是必要的。但同样要掌握一个度,出现口渴时,应适当 的忍耐一下,不要一渴就喝,每次喝水最多一两口就足够了,不要猛喝,过量的 水只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科学的饮水应当是适量到人体基本需求即可。水源可以 是自带的饮水,如白开水、茶水、运动饮料等,途中一般不要喝啤酒、含糖份多 的饮品。暑天可以预备一些消暑饮料,如酸梅汤、橄榄汤、酸角汤等,它们即解 渴,又达到消暑作 用,但这些饮料的浓度要低一些。
饮用天然水源:首先要察明水质状况,死水(无进出口的湖泊、水塘、水库)应 当特别注意,如果水域面积大,并有水生动植物生长,且水质清,无污染,就可 以饮用。流水并非都可以饮用,有些河流、溪流由于遭受上游的工业或生活污染 ,水质已经变差。如果无净化措施就不要直接饮用。另外,有少数林里的溪流, 表面看上去是清澈的,但它们可能包含有一些动植物腐烂生成的细菌、病毒等。 有些泉流同样可能包含有一些不适合人体吸收的矿物质及化学成分。在饮用前可 以通过眼观(纯净)、鼻嗅(无味)口尝(无异味),即可饮用。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197.1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