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zdyc(梵栀子)
整理人: kinnyyang(2003-09-14 16:07:46), 站内信件
|
水仙花是石蒜科水仙属植物的统称,世界上有800余种,但观赏价值高的仅有10余种。 它们原分布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经有关专家调查研究,认为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变种,在1300多年前就传入中国。
水仙又称水仙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广泛栽培的名花。水仙鳞茎球经过之后,一般用清水养植于盆中30余天就可开花。水仙花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纯结、高尚的象征“岁朝清供”之佳品(图一)。尤其是暮冬岁首,百花凋谢、群芳俱寂,而水仙却缃衣缥裙、冰肌玉骨亭玉立、清香四溢、风姿婆娑,给人们带来一片春意。所以,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诗歌、神话、传颂水仙。若将水仙鳞茎球经过艺术加工,把人们的情感、水仙的自然美和造型美融为一体,变成生动的高品位艺术品,将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给节日增添乐趣。
水仙的栽培史:
我国人民栽培水仙历史悠久,据明朝文震亨所著《长物志》记载:“水仙,六朝人呼为蒜。”由此可见在六朝时期(公元420年至581年)中国已经栽培水仙。据《花史》记载:“唐玄宗赐虢国夫人红水仙十二盆,盆皆金玉七宝所造。”红水仙,《本草纲目》中也曾提到,但无详细记载。到了宋朝,水仙栽培得到了发展,宋人以水仙花被六瓣、紧合如盏、花朵黄白相间、轻巧玲珑,于是单瓣者称为“金盏银台”,复瓣者称为“玉玲珑”。宋朝时很多诗人留有赞颂水仙的诗篇,如刘邦直咏水仙有诗曰: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篸一枝。
元、明、清三朝水仙栽培进一步得到普及,从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直到民间。这一时期不仅有赞颂水仙的画(图二),也有大量的诗涌现,如元朝王冕(字元章)有赞颂水仙诗曰:
寒风萧萧月入户,渺渺云飞水仙府。
仙人一去不知所,池馆荒凉似无主。
中国水仙产地:
中国水仙分布于福建、浙江、上海、湖北、湖南等省市。据宋代《南阳诗注》记载,水仙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武当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武当山在洞庭湖北,湖北省境内,是巴山的北 脉,为古代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属楚国,所以在古代有关水仙的诗词中,常把水仙和湘、楚、荆州联系在一起。汉朝刘邦有诗曰:“钱塘昔闻水仙庙,荆州今见水仙花。”在宋、元、明时期,湖北、湖南两省是产水仙花的盛地。
近代中国水仙的主要产地在福建漳州地区,据记载早在唐朝时漳州就栽培水仙了。漳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合水仙生长。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经劳动人民精心研究改进,培育出花头大、花箭多、味香色美的优良水仙品种。明朝中后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福建省漳州市水仙鳞茎球成为对外输出的商品。到清朝康熙年间,漳州水仙鳞茎球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和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水仙鳞茎球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水仙已成为致富花和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友谊花。
---- 我是一只信鸽,你会是那等候我的绿柳吗?
我是一阙古词,你会是我生命里的那曲吗?
我是一块顽石,你会是那充满恒心和爱心的雕刻家吗?
我把自己种在泥土里,请你开垦.
离别的时候,我把我的手掌伸给你,也把一份永远的心情给你.
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在你望风叹月的时候,在你的荆棘路寸步难行时,
请记起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