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海外风光(游记/功略)>>亚洲>>“古董”马六甲

主题:“古董”马六甲
发信人: zuojiangly()
整理人: dannylu(2000-09-14 18:25:40), 站内信件
我才发现,安排上云顶作为旅行团的行程是不大妥当的。我们头天傍晚六点多到
达山顶,第二天一早七点不到便要下山了。在这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
要吃晚餐、早饭、睡一夜、冲凉、参观赌场,还能做别的?有嗜赌者便抱怨赢的
钱太少,或是还没赢回来。并且,都没有谁能享用那一大堆的“高级”娱乐设施
----前两天的“高强度行军”都把大家给累趴下了,有时间不多睡点儿觉,那些
东西家里也不是没有! 

  云顶其实招牌厉害,知名度甚高。皆因马来西亚是个回教国家,教规是严禁
赌搏的。开赌场的是个华裔,他跟当地苏丹的关系非常了得。为剌激当地旅游、
经济,“让荒山变成宝”,便特别恩准了这位先生在山顶经营“禁业”,严令只
此一家,别无分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云顶作为大马唯一的一家赌场,吸引了大
批游客,“猪笼入水”(形容财源滚滚)。现在这位先生在马来西亚的资产排在第
一位了。 

  云顶在马来西亚是一座有数的高山,海拔近两千米。我们上山是乘坐缆车,
在山下吱吱的吊了十几分钟上到山顶的。加上旅途疲累,高山的感觉不太多,只
是温度低了点儿,云雾多了点儿。翌日早起,匆匆用过马来特色的自助早餐,爬
上旅游大巴便下山了。这回,眼睛眯睡不起来了,因为一出山门,眼前耸立着一
块巨石,让你“啊!”的一惊,再不敢怠慢,唯恐错过这良“晨”美景。不过,
您再左右张望,可以看到的景物不多了。路两旁的树木之外,除了云海,还是云
海,都七点多了,还不见太阳公公的脸影。汽车慢慢地左拐右拐,沿之字型的公
路下山。两旁的玻璃窗上渐渐积满了水珠子,过了一会儿,这车简直就象是从天
上云里掉下来一样,窗上的水珠子长大成了水珠爷爷,一个劲儿往下淌了。直到
了平地,水朦朦的窗上才透进了点儿阳光。车上的人早“蒙”了起来,呼呼睡去
。五个多小时后,我们被“蒙”到了马六甲。 

  马六甲其实才是值得大游特游,大写特写的地方。因为它不是一件“古董”
,而是一群“古董”。 

  人们公认,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的起点。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从印尼那边
逃过来一位落难的王子开辟了马六甲,并给它起了马六甲(Melaka)这个名字,后来
成立了古代的马六甲王朝。 

  公元1405年(中国的明朝时期),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大批中国人追随郑
和来到马六甲谋生。郑和七下西洋,两朝“交情”很深,明朝的一位公主也嫁给
了马六甲苏丹。至今,马六甲城边仍有一口公主井和三保井为证。据传,公主井
是当时的苏丹为讨好明朝公主而专门开掘了这口井给公主专用。后来,此井在与
荷兰人的战争中被荷兰人投毒,再不能使用而被封了起来。三保井则是郑和屯驻
的遗迹,郑和是“三保太监”。三保井现在仍在使用,我们去参观的时候,一位
华人老妇在井边洗菜,周围没有任何关于井的标记、说明,看起来不象个史迹。
于是,便上前向这位婶婶探问。她头也不回,扔过来一句:“没错!这就是‘三
保井’!”那模样,仿佛我的发问很无聊。 

  如今,马六甲的人口中竟有八成是华裔!于是,这里便是槟城之外的另一个
华人当州长的州。城内有许多的华人寺庙,有的还很具规模,香火鼎盛。最让人
称奇的是,在一处有很久历史的庙内,竟有一对英国人书写的对联挂在大门两边
,字体苍劲有力、圆润厚实,没有一点儿“鬼”味。 

  马六甲的中国味确实很浓很浓,这里的州政府明令,城里必须保留中国传统
习俗。于是,逢年过节,大街小巷便张灯结彩,大灯笼小灯笼串满街,鞭炮焰火
、灯会庙会一应俱全。中国有的,这里准有。有好些在中国已经失传了的,在这
里也可以找到、看到。据称,马六甲城外还有一个中国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华人
墓地。这大概印证着中国人在马六甲悠长的历史吧。 

  中国人在马六甲的地位固然重要,不过它只是马六甲历史的一部分。如果没
有西方的殖民者,马六甲也许不会是马来西亚的起点。1957年,马来亚独立的宣
言便是在马六甲城中的一块草坪上宣告的,就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
天安门城楼宣告一样。于是,这块草坪便围作史迹,名为“独立草场”。在草场
的周围,还有独立纪念博物馆,有破败的旧城门、旧教堂;附近,有著名传教士
的雕像,有古代马六甲王朝的苏丹王宫;城中,有“洋鬼子”的红屋区,有荷兰
风车,有“大笨钟”,有大教堂,教堂顶上有传奇的铁公鸡,街上拐角处赫然停
了一条洋人遗留下来的红色木制大战船;---哎呀,太多了,列不下了! 

  还是写点历史故事吧,那堆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呀? 

  十五世纪,马六甲已发展成为一个名闻遐迩的富庶之邦,加上地处马六甲海
峡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511年,葡萄牙人首先占据马六甲。1641年,荷兰
人战胜葡国人,成了马六甲的霸主。据载,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激战空前,打烂
了的破城门、破教堂、破枪、破炮、破石头都成了文物。1795年,英国人已从槟
城扩张至全马来亚半岛,唯独马六甲仍在荷兰人手中。为免战火,英国人和荷兰
人谈判妥当,将在印尼的一块“属地”与之交换,使马六甲纳入自己管治之内,
“和平”统一了马来亚半岛的天下。 

  站在破城门边那个破教堂的小山上,可以远眺马六甲海峡。离岸不远处,有
一小岛,是为“回教岛”。传说,吃过猪肉的人不能上此岛。若必要上的话,必
船沉人亡无疑。 

  城内荷兰风车的附近,有个完好的红砖大教堂。教堂顶上当然会有个十字架
,但十字架的铁杆上却挂有一只铁公鸡,怪乎?相传,早年荷兰人占据的时候,
先后来了几个总督。这些总督上任不出三年,必死在马六甲,而且死因并不太正
常。到了这位,看看自己年岁也不算小了,但一想到那“不出三年”心里就发怵
,决意要打破那“不出三年”的神话。用了巫术、星相均不得其要领,失望之下
找了位中国相士。相士左看看,右转转,拿了个罗盘算了算,说此地有蜈蚣妖魔
作怪,只需如此如此。总督觉得相士有理,便照其吩咐,在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杆
做了只铁公鸡。这一招果然治住了妖魔,这位总督安然度过了“三年之劫数”。
 

  走了一圈,看了看表,下午两点多,众人忙收拾停当,“雄赳赳,气昂昂”
地往新加坡进发了。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7.153.22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