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言网语>>信仰论辩>>意怠免患-读雨虹所想到的一些寓言(二)

主题:意怠免患-读雨虹所想到的一些寓言(二)
发信人: yanboguang(闫伯光)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41:47), 站内信件
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囗囗(左“羽”右“分
”)囗囗(左“羽”右“失”),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
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
,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
                                         -庄子《外篇·山木》

    东海有一种鸟,名叫意怠。这种鸟与其他羽族相比,行动迟缓,显得很无能。他跟随同伴而飞,挤在一起栖息。进不敢飞在前面,退不敢落在后面。吃东西不敢先吃,要遵守固定次序。所以内部不互相排斥,秩序井然。而外族也不能加害于它们。因此免于祸患而长久存活下来。

    庄子在这篇寓言中,颇有深意地将这种鸟名为“意怠”,“意怠”者,无意识精神者,其意已怠,其心已死。丧失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基本思考能力和生存意志。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意怠种群,却正是由于每个个体都不思考,而是机械地遵守既有规范(“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因此作为整体反而得以留存而不被外力消灭。
    我记得在雨虹的文章里曾经提到过“上帝给人以意志,乃是对人最大的恩赐”。然而在其为文为人中,我又怀疑它是否好好利用了上帝给他的“意志”。之所以强调“意志”,是因为它不同于简单的“意识”,它不是指生理上的知觉意识,而是更强调人,作为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所应具有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愿望。
    每个人都有意志,因此每个人也就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相信有人会在经过自己的实践和思索后归向基督,因为那是本属于他的精神家园,他在经过寻找后找到了自己的家。但同样,我相信也会有人对基督教的教义以及《圣经》存疑,并最终放弃原有的信仰而再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想问雨虹及罗七兄各位,各位从接触《圣经》的第一天起,就从未对他有过任何疑问吗,就从来相信《圣经》上所开示的一切都是天赐真理吗?我想,正常的信仰情况应该是从信到怀疑,再经过思索和实践归向信的过程。倘若这一过程缺失,我怀疑上帝所赐予人的意志是否被得到了使用。倘若如此,那如此信仰上帝的人们,与庄子笔下的“意怠”又有什么区别?
    “意怠”作为一个种群,它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成为“免患”的榜样。然而作为个体,它却是严重丧失个性和思考能力的行尸走肉。单从雨虹的狂热,甚至是有点偏执的信仰状况,我担心她也在走上“意怠”的老路。没有自己的思考,凡事以《圣经》为最高准则,这是极其悲哀的。此外,我不大了解现在中国的基督教牧师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道,但我希望他们不是之用神迹,见证这些东西去唬人,这样的方法只会把人变成“意怠”,却不能使人们真正建立健康的信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家园。
    我最喜欢的乐队Pink Floid在他们著名的“The Wall”专辑中曾唱道:
    “安静下来孩子别哭 
    妈妈会使你所有的噩梦成真 
    妈妈会让你感受到他所有的恐惧  
    妈妈会让你躲在他的翅膀底下  
    她不会让你飞,但她也许会让你唱  
    妈妈会让孩子感到舒适与温暖 哦孩子 当然妈妈会帮你筑墙”
  
    他在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失去丈夫的母亲如何用自己畸形的爱去关照自己的独子。我也真的希望我们基督教的传福音者能够给人们以独立思考的自由,而不是用类似地狱、火湖去吓人,用天堂、得永生来诱惑人,从而使人们放弃自己的意志,而盲目地跪与上帝的脚下。倘若上帝是全能而仁慈的,他也一定知道人们信他的理由,他也一定不会希望归于它名下的都是人形的“意怠”。



----
 我静静地站在他/她/它的面前
   淡淡地笑了一下
     说:“其实你也没有什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