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西南篇(渝、滇、黔、川、藏)>>西藏>>赵仲贵之雪域万里行系列>>赵仲贵之雪域万里行系列(15)

主题:赵仲贵之雪域万里行系列(15)
发信人: lover()
整理人: maylance(1999-08-09 00:44:55), 站内信件

--------------------------------------------------------------------------------


九、藏文化的源头——山南 


?山南有六县,地区行署所在的是乃东县泽当镇。吐蕃王朝当年即 
从此发迹,现在琼结县内有保存较完好的藏王墓。 
?从拉萨到泽当仅190多公里,由于正在铺柏油路,几乎都得走便 
道,翻山进沟,有的地方简直无路可走,路况是进藏以来最差的。 
?车至札囊,终于陷在桥下泥潭之中,车轴断裂。大家便埋怨司机 
技术不过关,明明过不去,生冲硬拐,以致如今惨状。修理换新,一 

时半会儿是弄不好的,为争取时间,尽早到达桑耶寺,我们决定步 
行,边走边搭车。 
?哪想到这一走就是十多公里,车子也不好拦。累了,就歇一会 
儿,渴了,就喝口水,肩上的背带把肩头勒出两道血痕,两腿如灌了 

铅。 
?一路风景不错,青山绿水,牛羊散布其间,和平而安宁。到一有 
湖有羊处小憩,脱了衣服,晒晒太阳,躺在草上,舒服之至,忽见远 

处驶来一吉普,慌忙跑上路去,边挥动着手中的两张大团结……车子 

终于停下,一阵风地把我们收走。好象是发送邮件的车,到一驻军营 

地门口,早已等在那里的一群远离家乡的士兵们一拥而上,争看信封 

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一路颠簸到了松嘎渡口,早有一帮去桑耶朝拜的藏民和游客在此 
等候。船夫在往船上搬运水泥。看看远处的天边,说那边有雨,现在 

还不能走,上次有一拨人不信,坚持出发,结果到河道中间,正赶上 

大雨,浇得狼狈不堪,也有苦难言,只能怪自己不听劝。 
?船开行时,天色已晚。因中午只泡了一碗“康师傅”,又经过一 
路跋涉,体力消耗很大,此时的我已饥饿不堪。正好和我们同船的藏 

族妇女正要用她们随身带的面来做糌粑,见我们显露饥饿之状,示意 

让吃她们的糌粑,于是,就一缸黄黄的江水,进藏后的第二顿糌粑便 

这样下肚了。回想起来,真的十分感激那两名素不相识的妇女。 
?雅鲁藏布江水急而浑,有的地方还很浅,不似想象中的宏阔宁 
静。船夫满脸风霜,脸色赤红,腰系长刀,估计从小就在此摆渡,对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风一雨都了如指掌。我们也立于船头,乘风破浪。 

一小时又十分钟后,安全抵达对岸,两架手扶拖拉机把一行人送到了 

桑耶寺内的住所。 

?桑耶寺,藏文意为“无边寺”、“存想寺”,始建于公元八世纪 
中叶赤松德赞时期。据说乃莲花生亲自主持设计,被认为是西藏的第 

一座寺庙。 
?桑耶的布局是根据佛教世界之构成设计的:中间是宇宙的中心须 
弥山,周围有五大洲及日月两殿,周围是圆形的铁围山。代表须弥山 

的乌策大殿殿高三层,各层风格不一:底层为藏式,二层为汉式,顶 

层是印度式,三者结合天衣无缝,独一无二。 
?在寺内的藏饭馆吃晚饭,要了一个青椒炒肉丝,两碗面。膻气怪 
味太重,无法下咽,只拣了几丝青椒,剩下全部倒掉。无奈从小卖部 

买了几袋饼干充饥(第二天天亮后发现饼干早已过期,生了霉斑)。 

在藏的饭食一直艰苦,我俩每顿一般只点一道菜,米饭多要一些。行 

程艰远,事事都得精打细算。小馆里人不少,狗更多,老外三五一伙 

的在墙角喝酒,昏昏的。 
?当晚就住在寺内南房二层的客舍内,微弱的灯光,一个青年搀扶 
一名老态龙钟的老头睡在对面,华黎在靠窗的位置,我的右边是两荷 

兰姑娘,早早就钻到了随身带的睡袋里。见我们进来,眨了眨眼。只 

听得对面屋里白人叽呀乱叫,在桑耶寺,不分男女,不论土洋,都住 

在一起。大家都是出门在外,也就管不了太多了。 
?伴着柴油发电机隆隆的响声,想着这些天发生的桩桩件件事情, 
进了梦乡…… 

?第二天鸡刚刚鸣过,我就醒来。天还黑,身旁的白人已不见踪 
影。昨晚和她们聊,说要步行至青朴,五个小时才能到。当时还不知 

青朴为何物,后来得知,世界有名的三大天葬台之一在青朴,青朴还 

有许多苦身修炼的高僧,成年地呆在没有光线的山洞中,专有小僧隔 

几天给他们送去饭。有这样的事,一高僧一天猛然见到已隔绝多年不 

见的太阳,顿时失去视力——阳光早不属于他的世界……,青朴山坡 

上还有可怕的藏尸洞。直后悔当时离那么近(虽然有五小时的山路) 

也没去看一下。外国人都有一本很厚的《TIBET》册子,对西藏每处 
的情况介绍极详尽,旅行的注意事项、路程安排、甚至晚上在哪里支 

帐篷比较安全都有具体指导,是专为探险者准备的。可我们自己的国 

土,自己的旅游资源,都没有一本类似的书籍。 
?走出屋门,乌策大殿、四座金刚宝座塔如剪影一般,在晨雾中巍 
然而立 。院子东北角有烟生起,晚上就住在牲畜棚里的藏民在生火 
煮酥油茶,火光映着他们的脸,跳动着红色。 
?乌策大殿四角不远,各有一塔,分别漆以红、白、绿、黑四色。 
塔身呈四方多角形,四面各有龛室三间,内有塑像。塔高三层,顶置 

相轮宝刹。四座塔刚修好不久,有的还搭着脚手架,工人们正在作收 

尾工作。 
?乌策大殿原有的二、三层早已毁掉,现状是1982年中央拨款维修 
复原的。寺内壁画多十分古老,许多漆皮已经脱落。主殿内的壁画重 

新刷过,颜色很鲜艳。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好多其它地方少见的“欢 

喜佛”题材的壁画。 

?中午时分,离开桑耶,和一帮意大利人搭车回到渡口。又遇到在 
寺里认识的法国姑娘,她是Ph.D.,单人独行,她说下一站去云南,然 
后回国。在西藏,遇到过好些这样的旅游者,他们可能也知道北京、 

西安、上海,但仅是为了Tibet,他们来到中国,或许,他们根本没见 
到真正的中国人是怎样,也不了解真正的中国人的生活,然而,他们 

觉得已经看到了真正的中国或是他们心中所想的中国。 
?由于是顺流,又顺风,半个小时便到了对岸。又搭了一辆装着油 
桶的卡车,经过两个多小时,到了泽当。 

?泽当镇是个新兴的城镇,市容看起来比日喀则还要繁华。街上穿 
藏族服装的人很少,也没有什么外国人,大概他们更对阿里神山圣湖 

那样的自然景观情有独衷吧。 
?下午没事的时候,我们沿市场遛达到东山,寻访“猴子洞”的遗 
迹。 
?相传,藏族人都是一只猴子的后代。在藏传壁画中,有很多关于 
藏民族起源的记载描述。最早猴子就住在雅砻河畔的山南,经世世代 

代繁衍生息,乃至今日的遍布整个西藏大地的几十万藏族人民。 
?到一处,一些人在一眼石间泉边祈圣水,饮用,洗濯。在大石上 
晒太阳休息的一家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过去喝茶。从谈话中得知,真正 

的“猴子洞”离此还远,而且也近荒废。这里只有一眼圣泉,怯病养 

身相当灵验。男主人当年从咸阳的民族政治学院毕业,现在在某机关 

任职。他给我们讲现在民族政治学院学风很不好,藏人挑选他们之中 

的优秀青年到内地深造学习,可那里已被称作是“爱情的摇篮,啤酒 

的海洋”。 
?在旅店,认识一个从温州来的小伙。年岁与我们相仿,却已在西 
藏折腾了三四年,专门承包工程,赚了不少钱。在饭馆,他强行要给 

我们加菜,完了又坚决自己付帐。站起来时,三个人都晕晕乎乎。 

?17日上午,搭手扶拖拉机赶往藏族的第一座房子——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相传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堡,位于泽当镇东南、 
雅砻河东岸公路旁的一座小山上,兴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文成公主进 

藏后,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冬天迁往昌珠寺,夏天就住在雍布拉 
康。 
?从山底下看雍布拉康,见其耸峙山头,似一指挥作战的堡垒,而 
且规模甚小。上到里面才知建筑虽小,但内部颇复杂,建造因山借 
势,巧夺地工,宛如长在山头。庙宇分前后两部分。前部是三层楼 
房,包括门厅、佛堂、天井及小院;后部是可缘梯而上的指挥台。佛 

堂中供有历代赞普,文成、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造型浑厚朴素,甚 

为传神。墙上壁画更具历史价值。 
?从山上往下看,雅砻河流域水草充足,人民安居乐业,小村房屋 
布局极有韵味,象是大师笔下的构成作品。 
?看到一幢白塔上的月牙宝珠顶,不禁想起了在西藏的这些日日夜 
夜,想起了这些天来西藏文化对我心灵产生的巨大撞击。高原壮美的 

河山上孕育了纯朴而善美的人民,他们给我留下了不灭的印象……我 

不禁端起相机,拍下这幅《月牙宝珠山河图》。 
?看守雍布拉康的是一个老僧携一名小孩,虽年龄相差悬殊,两人 
还是一唱一和地交流,那小孩此后的一生,是不是就要苦守在这尊山 

头上呢? 

?雍布拉康回来的路上,顺便到昌珠寺一看。 
?昌珠寺始建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代,文成公主在这儿住过较长 
时间。殿中措钦拉康较有特点,半开敞明堂式布局,庭内有很多经 
垫,殿中所供塑像造型都很可怖。朱巴拉康内保藏着一件珍珠唐卡, 

少女半躺半卧,姿势优美,女像用各式小珍珠镶嵌而成,纹理清晰, 

闪闪夺目,实为稀世之宝。 
?本打算去琼结。大中午的,举着写有“琼结”字样的纸板,在泽 
当路口搭车一个半小时未果。藏王墓也没有去成。 

?18日,乘车回到了拉萨。 





--------------------------------------------------------------------------------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90.12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