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ver()
整理人: simonshium(1999-08-08 18:25:54), 站内信件
|
--------------------------------------------------------------------------------
无名氏 之 拉萨印象 (一)
8月9-10日 格尔木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因为它是青藏、青新、敦格公路与青藏铁路 的交汇点,因此这些年发展迅猛,据说人口近二十万,在青海省是仅次于西 宁的第二大城市。 起床后首先到楼下汽车站购买去拉萨的车票,陈光曾介绍说有格尔木至 拉萨的卧铺车,不过一打听,根本没这么回事。下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买一件 厚一点的衣服,格尔木海拔2800米,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就有凉意,逛了一 家又一家商店后,我选了一件毛衣,傅文波选了一件夹克。 格尔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街道宽敞、干净,路上行人稀少,城市绿 化得很好,街头到处都是花坛与花丛,有点象北京。汽车不多,街上来来回 回的都是人力三轮车,特别是汽车站对面的火车站广场,空空荡荡,经常是 空无一人,这在内地是见不到的。 我与傅文波都爱甜食,因此在选择车上的食物时,巧克力便是一种首选 ,但从青海至新疆,大多数商店出售的是天津产的巧克力,又甜又腻,没有 什么巧克力味,在格尔木,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上海产的巧克力,于是一下买 了两斤,据说从格尔木到拉萨要30个小时左右,中间停车次数有限,于是 又买了一斤蛋糕。 在逛街时,又碰上昨天车上的那对美国人,相对一笑。 该买的都买了,我们便在街头的棋摊坐下,租棋挺便宜的,一角钱一盘 ,我们杀了三盘象棋,我是全输了。 中午准备上车前,在车站商店发现了有小氧气瓶出售,一瓶可吸大约 30分钟,价格为28元,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买,我想,还是听天由命吧。 上车后,发现车很差,国产车,叫什么驼铃牌,座位间空间狭小,我们 的座号刚好是两人一排的座位,我俩竟无法将腿放下,与旁边的人换了三人 的排位,才勉强让脚板触着地面。 格尔木至拉萨公路是青藏公路的一部分,全长1100公里,全程平均海 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路面明显要 好于昨日的敦格公路,它要跨过通天河,越过十数座大山,一路上景色异常 雄伟。 车出格尔木一个小时后,我们开始见到左右有冰雪封顶的雪峰,汽车越 过的第一个山口是昆仑山口,海拔4700米,有人已经高原反应,开始呕吐 起来,昆仑山口处雪线一直拖到公路边,说明我们已经到了雪线以上。在中 国文化与传说中,昆仑山是万山之源,雄伟而纯洁,巍峨而神圣。 刚开始行车,我们精神好极了,我开始教傅文波唱英文歌,唱了两个小 时后,我俩都有点累,便停止唱歌,歇了一会。过了昆仑山口后,我们开始 唱起中文的流行歌曲,没想到竟会一呼百应,车上汉族的年轻人都随我们唱 起来,竟变成了一首又一首的小合唱。 天色暗下来前,我们又翻越了风火山口(海拔5100米),天气不断地 冷下来,又碰巧下起雨来,这车实在是很差,车顶多处地方漏着水,大家各 施其法,用各种物品如纸与布去堵,有位藏民干脆就脱下帽子去接水。车上 有三扇车窗关不严,车一颠簸,车窗就掉下来,寒风贯入,坐在旁边的人倒 霉了。暖气管开始传热,暖气管恰好从我们座位底下穿过,因为传热慢,在 暖气管旁热得发烫,旁边的座位却很冷。傅文波不怕冷怕热,一趟又趟地走 到门口去“避暑”,本来座位就很狭,勉勉强强才坐得下,进进出出非常不 方便,加上我将摄影袋与食品袋都挂在前面座位的背面,进进出出都要踢到 这些物品,结果一个晚上大家都没睡好,蛋糕被踢成粉末,巧克力被踢到暖 气管上,融成一大块,连摄影袋的背带都被踢断了,只能找一个塑料袋暂时 穿着。
--------------------------------------------------------------------------------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90.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