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glbr()
整理人: dannylu(2001-01-24 00:31:29), 站内信件
|
画眉深浅(八)
古城人物
任点
第一个说任点好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尽管必然也是坛子上的常客,因为来的晚,又少发帖子,说起的
也就少些。有关任点的传说在新浪坛子上已经流传了很久。J 刚
上驴坛的时候就听见这个或者那个念叨任点,然后就常常看见点
兄热情洋溢地跳出来解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如猪猪所言,侠骨柔
肠。看过任点的帖子,知道什么叫土著,写出来的思路和渊源与
驴们的毕竟不同,窃以为很有参考价值。不过同样打动大家的或
许是字里行间透出来对于丽江的眷眷之情,热爱他生活的这片神
奇土地。走前火狐狸嘱咐我到了丽江一定要找任点,"很热情的"
说是她上次去的时候没有见到,实在可惜,留了一个任点单位的
电话给我。
打印了一堆他的帖子上路,偏偏忘了把他的地址打下来,到了丽
江发现,找一家烙画店是天方夜谈,必然也没回传呼(刚知道是
不交费的关系)。跑去坛子上求救,兔子出来说:"到现文巷大喊
任点!"呵呵,没敢。
不知道任点留的电话是哪里的单位,在昆明出发前打就永远没有
人接,待到了大理,终于有人来接,说"小杨这两天请假。"然
后很严肃地问我有什么事情,弄的我一阵心虚,连连说没事。后
来到了丽江也是。我误会了的一点是以为任点的单位就是现文街
的店,所以很想不通那里为什么一到饭点就没人。一直到任点的
店门口,给他打电话(呵呵,想试试是不是就是那个IC卡电话),
才发现店里根本没响动。
任点和我后来都说过那些天他正好搬家。在丽江的第二和第三
天,我会时不时的转到现文巷里来,看看任点有没有出现,反正
现文巷里的工艺品店和书店都很好看。一家书店的对面有位老伯
伯卖油炸的小食,搞不清是什么东西,有点我们这里油饨儿的意
思,面糊做的,里面有菜和小虾。好象蛮好吃,但我怀疑不是本
地的特色。第一次拜访任点的时候,我就咬着这个油炸面团,满
街打听"古城烙艺"。没人知道。一转身就看见了那个IC卡电话
还有任点的小木牌,不由一阵亲切。问对街店里阿妈:"知不知
道小杨?""当然知道。怎么会不知道!""没来开店?""这些天
搬家,早上还在的,你要买东西?"阿妈高兴地说。"不不不不,
找人。"阿妈看我好象很奇怪的样子。难怪,在昆明住酒店的时
候,帮一位小姐按电梯,她居然对我说THANK YOU。都怪任点,
说丽江好冷,害的我全副武装地来,人家看着是象老外。阿妈告
诉我隔天早上再来看看,也许会在。想了一下,撕了张便签给点
兄写个留言,塞进门缝。结果次日一早,任点还是没来,我的收
获是在店后的小河边发现一丛怒放的马蹄莲,开的美极了,我坐
在围墙上看了半天,别人一定当我是白痴。三访任点,不遇之下
去爬狮子山,路上与一只幼儿园级别的小狗狗斗殴(丽江城里有
养狗的风气,小叭狗满街都有,考虑到这里是不少名犬的发源地,
也算是西南特色)遗失镜头盖一只,得到大砚镇全景若干。有赔
有赚。回来居然还是不见任点,向隔壁啊东打听,答曰不知家中
电话,终于放弃。
没见到任点和必然是丽江之行的一点遗憾,好象他们也成景点
了。不过也算为日后留个念头,免得下次完全地"故地重游"。
猪猪后来拿此事开玩笑,编排了一个故事,结果"惊起一滩鸥鸬",
大家纷纷诙谐地肯定任点的表现。既然现在有间茶房要开,以后
就会少有这类的小遗憾吧。
啊东
猜我对啊东印象最深是什么?是他的名字!我总觉得应该是阿
东。可是你们都知道,如果真是阿东,也就不会那么令人印象深
刻了。
第一次找任点的时候,在他的店口徘徊几步,视线就被隔壁的木
雕吸引过去了,那时他坐在门口刻木头。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绿
色的面具。丽江的工艺品有很多,很多东西都很好看,但是我知
道那只是旅游纪念品。比如木盘和面具,一路从古城入口到四方
街,到处都有,色彩艳丽的,有东巴文字的,看的我喜欢的要命,
不过我后来只买了一块画着傣族少女的树皮(明知道和丽江没关
系),这就是因为看见过了很好的木盘与面具。
我自己不太懂那些抽象的艺术,所以我最喜欢的摄影风格是F64
小组的那种。但这不妨碍我觉得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很漂亮。在啊
东的店门口就是这种感觉。不象其他的木刻店,啊东的店门面非
常的小,没怎么装修,墙上也只是挂着几件木刻,走进去可以看
见柱子上有啊东的个人介绍,(这有点西化)。可是这几件木刻一
下就抓住了我。我径直走到那个绿色的面具前,这片小木头,凝
重的色彩,似乎隐含着神秘意味的图案和花纹,让我没有办法形
容它的魅力。旁边一对四川的恋人也从街上直奔这面具而来,细
细地打量。啊东只是抬头看了我们一眼,接着刻他手中的木头。
那对恋人忍不住打听价格。啊东淡淡地报了400元。我们都吸了
一口凉气。这是我们的不对,因为如果这是在城市的精品店里,
谁都不会觉得不好。可是在古城里,大家想要的是纪念品而已,
所以颇有来捡便宜的心态。啊东很在乎他自己的作品,他看着我
们的神色,没有丝毫急于出售要讲价的意思。其实他也完全有资
格这么做,因为我以为他的木刻绝对已经称的上艺术品了。不过
我也实在是没有钱来买这些艺术品,所以只能让目光依依不舍地
在那些木刻上流连。
为了找任点,在现文巷里来来回回地走。看见啊东就那么坐在门
槛上面默默地刻他的木头。有个小男孩不知是他的什么人,在他
的身边又跑又跳,啊东就会有时停下来笑嘻嘻地逗他说话。啊东
自己看起来是个很年轻的男孩子,脸上有一点害羞的表情,并且
不太会笑(起码是对客人)。后来再去找任点的时候,看见他已
经不在门口,他坐的地方搁着没有完工的一个面具,门槛上的阳
光里是一只在打呼噜的不知哪里来的猫,很动人的画面。举起相
机来拍照,啊东忙从里面跑出来,礼貌但是坚定地说:"不能拍
照!"这偏远地方的年轻人会有这样的版权意识,我有点惊讶。
收起相机,问他任点,啊东才放松地笑了。"不知道他在哪里,"
他说。我记得他的笑容,就象我记得他的那个绿色面具。
看过昨天任点的帖子,我担心的是这样一点:啊东不象是一个很
会做生意的人。他的才气或者无法帮助到他的小店象一个小店那
样的运行呢!我比较愿意把那叫做作坊。
黄伯
黄伯是黄家花园客栈的主人。当然不会是每个客人都管他叫黄
伯,我的这个叫法是从那位深圳大哥那里学来的,但看起来黄伯
听的很高兴。
黄伯和黄婶两个人管着这间小小的客栈,没有客人的时候,他们
也要在侍弄花草打扫卫生上花去半天的工夫。我想他们不会依赖
客栈生活。所以黄伯会挑客人,老外和看起来不正气的客人是没
有办法住进黄家来的,尽管我住的那两天就有几拨老外来问价
钱。
黄伯的三个孩子都已经成人,散居在古城之中。只有小孙女婷婷
常常地赖在爷爷这里不肯回家,这让黄伯很骄傲。"昨天,她妈
妈把婷婷接到她姥姥家去了,不过婷婷说只在那里住两天,然后
就要回来住。"黄伯对我们说,皱纹里都看的出他的快乐。这是
一户典型的纳西人家,黄伯黄婶都是。每天的早上,黄婶就燃起
一盆炭火,傍晚再燃一盆。其实我觉得丽江一点不冷(用杭州的
标准衡量)。但是天黑下来以后,四个人连猫带狗的围着炭火盆,
看着电视,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鼻子里嗅到炭的味道,感觉
很好的。我看的出黄伯腰板笔直,但是没有想到他是个老军人,
也就是因为他是少数民族,尽管我原本就奇怪这户老人怎么会订
《参考消息》。在14军里干了30多年,那是解放大西南时候的
兵,应该是老干部了。这点素质在晚上看澳门回归的时候展示无
疑。黄伯看着驻澳部队的报道觉的很振奋,向我们回忆他在西藏
的30年军旅生涯。"党叫去哪就去哪!一点想法也没有。但是真
的觉得很值得,不后悔。"我刚才还在和深圳大哥讨论生活方式
的问题,听见黄伯的说话,都忍不住的羡慕-------一个人老的时
候可以有这样的回忆,原是值得羡慕的事情。说完了过去,还是
看不出黄伯的叱咤年代。早上看他牵着猫,在门口修剪茶花,一
边修一边解释给我:"不可以让猫咪乱跑,要吃到死老鼠的。"太
阳升上去的时候,我们搬一张藤椅,坐在阳光里看报纸。婶就在
院子里和邻居打麻将。黄伯的小狗很没有原则,自从被我打过嘴
巴,反而跟着我不放,动不动就翻倒在地,露出肚皮让我抓痒。
日子过得象梦一样。
黄伯听我们谈着中甸的时候,突然插了一句嘴:"明年春天,我
骑车到中甸去玩。"深圳大哥马上说:"放心,我陪您去没事的。"
黄伯停着笑咪咪。真是个有想法的老头啊!
深圳大哥
黄家花园的另一位房客来自深圳,黄伯告诉我那位客人已经在这
里住了两个星期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多留心一下了。因为不知道
姓名,就管他叫深圳大哥。
深圳大哥大约30出头的光景,戴副眼镜,看起来就是个很随和
的人,和黄家已经非常熟了。我来打听价格的时候,还以为他和
黄伯是一家人。深圳大哥住的很超脱,不象我这样往远里跑,每
天日上三竿到大石桥去泡一下午的酒吧,然后晚上在客厅里和黄
伯他们聊天,滋润的很。在丽江之前,他已经在泸沽湖住了一个
多月了呢! 这种生活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怎么可以
空闲成这个样子呢?深圳大哥就觉得完全应该。"我30多岁了,
仔细想一下,这之前就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天,现在休息一下为自
己活着有什么不可以?"这是非常想的通的人。放下事业,放下
家庭,跑到中国的这个犄角上来找自己的生活,都可以说的上浪
漫吧!
深圳大哥都不知道自己要休息多久,下一站他打算再去西藏住几
个月。羡慕之余,我也委婉地指出,这需要经济条件作为后盾,
虽然在这里的生活开支比大城市要小的多,也架不住坐吃山空。
钱,赚到一点够花就可以了,大哥说。说这种话的人多半都不会
面对金钱上的危机。果然,他家是在深圳开VCD机心厂的,所
以,不工作的时候也还是有着收入。但这点也不能使他的想法变
得理所当然。能抛开苦心经营多年的厂子和同一屋檐下的发妻,
在丽江吃这米线和粑粑,我想我到时未必可以作到。大哥满怀钦
佩地谈起他的一位个朋友,一个大学里的副教授和夫人到丽江
之,马上就决定在此定居,在丽江的一个小学校里当老师,目前
的日子过的悠哉游哉。他的话给我带来了一些心灵上的冲击,但
作为中国人,我还是认为这样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贯以"自
私"的帽子。毕竟不是很单纯的很独立的活着,要抛开束缚,也
要抛开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可以吗?更多的约束是自己加上去
的,也是这个人群的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地球离了谁不是一
样转?"我们常说。但我们都知道,对于我们的亲人,爱人和朋
友们,毕竟会转的有所不同。
深圳大哥是个有经验的独行侠,他告诉我已经去过了整个中国值
得去的地方。根据他的经验,"虎跳峡和古城是丽江最大的魅力。
但是虎跳峡一定要用走的。"所以我取消了虎跳峡的行程---时间
不够。"泸沽湖的风景一般,但是人情太好了"俺放不开,俺没
时间,也不去了。"中甸是个大杂烩,不值一行。"所以我决定下
次走小中甸。"西藏是唯一留住我的灵魂的地方!"哇!我7月份
就去!!!!!最后把在丽江的第三天象深圳大哥那样的花销,真的
是轻松愉快。
阿夏大嫂
我住进阿夏客房的时候,想的是每天晚上藏族MM和GG的锅庄。
结果得知,"现在暂时没有了。"我看着门口挖的一塌糊涂的道
路,问大嫂:"为什么?因为挖路吗?"
挖路是因为三线入地,取消电线杆子(这点很能反映丽江政府和
人民发展旅游的决心,你可以想象在周庄那么做吗?),和锅庄
没有大关系。为什么没有??看着冷清的客房,我也知道不必再
问。我要承认有一点失望,这点被大嫂看的清楚。大嫂长的很端
正,皮肤有点黑,30出头,但是一直保持很甜的笑容(天哪!为
什么我们的总台MM们就是做不到),她试图解决我所发现的一
切问题。
阿夏的设施非常简陋。大嫂带给我看遥远的水龙头和更加遥远的
洗手间。还有声控的走道灯。明明是不怎么样的环境似乎就变的
温暖宜人起来了。其实我要说大嫂的工作非常PROFESSIONAL,
明明是有问题的,她可以用言语化解掉,但是绝对不让客人觉得
不舒服。我8点半起床的时候,古城的大半还在睡梦里。走过门
口的服务台,大嫂才刚起来,马上到门口很关切地嘘寒问暖,真
有点感动!晚上很疲劳地往回逛,却看见大嫂着急地站在第一湾
的门口。见了我就急忙叫住"不是想跳锅庄吗?今天四方街有,
每个周六一次的。"应了一声就往四方街赶,连谢谢都忘了说。
四方街上已经人山人海了,大红横幅上写着"呜里挖拉扑隆通
(?)篝火晚会"。中间是几个纳西MM领着百余名游客跳锅庄。
百来人,没受过训练跳锅庄,混乱程度可想而知,连移动起来都
很困难,可是每个人都很兴奋啊!大喊着"嘿嘿!"把脚踢出去。
简单的舞步一再重复。我也高高兴兴地加入进去"嘿嘿"。跳了
一身的汗,直到腰间的手机"啪"在地上摔成两半。拿着破手机
往回走,忍不住问自己"是因为快乐而舞蹈呢?还是因为舞蹈而
快乐?"
锅庄的情形我记忆深刻,不管这是不是对与游客的一个节目,都
让我感受到了跳锅庄的理由。所以也特别感激阿夏大嫂的留心关
照。搬到黄家花园,我觉得很对不起阿夏大嫂似的。走路都要绕
开那边,怕遇见她呢!。
累了!就那么多吧。最多再写三篇。坚决没了。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尤及清明可到家。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64.234]
|
|